3月国内TDI市场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下跌行情,累积下跌幅度日益逼近3000元/吨,并且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直至临近月底,工厂挂结牌出炉,不出意外的实行了高挂结的措施,主要原因仍然是4月国内供应有意减量,达到控货报价的目的。这种方法从2012年开始就已不断实施,并且效果显著。不过这次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多数业内人士并不看好。
进入4月以后,TDI行情低迷中仍在进一步走跌,低价不断被刷新。不过相较于之前的走低幅度,4月上旬行情下滑明显放缓。虽然场内国产货源较多,挂牌价及结算价高企提振市场的可能性有限,然业内人士意向持稳,无意继续低价出货,因为稳住市场的可能性较大,后市多关注下游利好及国产工厂挂牌价消息。
截至4月8日,华东地区TDI市场商谈弱势,上海巴斯夫/拜耳货源稀少,主流商谈21800~22300元/吨,大单可商谈;国产货源相对较足,市场商谈成交在21500~21600元/吨。华南TDI市场国产不含税主流在20600~21000元/吨,上海货不含税商谈价在21200~21500元/吨。华北及山东市场TDI市场呈现有价无市局面,国产货源主流报价22000~22500元/吨,大单可谈;上海货商谈在23000~23300元/吨。
后市分析
原料市场:两苯市场进入4月仍显疲软态势,贸易商多观望为主,高端走货不易,短期预计仍有走跌空间,对TDI市场难以形成有力支撑。
供应市场:上海两大工厂供应平稳,负荷一般;内资工厂普遍开工正常,供应较足。
需求市场:下游海绵厂开工偏低,需求始终不佳,从而预计短期TDI市场库存消化缓慢。
综上所述,短期国内TDI市场行情难见利好,福建湄洲湾氯碱新建10万吨TDI装置预计5月投产,后市供应预期良好。预计国内TDI行情仍将继续走弱,但是不排除后期厂家控货操作出现进而出现回调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