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国际原油市场明显呈现出涨跌互现的态势,WTI一路走强,布伦特震荡下行,两者价差不断缩小。截至28日收盘,WTI区间为90.12~97.23美元/桶,布伦特区间为107.45~111.61美元/桶。
主要影响因素:
供应方面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报告显示,2月份欧佩克原油产量降低至201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2月份欧佩克成员国原油产量为3001万桶/日,而1月份产量经修正后为3003万桶/日,初值为3008万桶/日。这是欧佩克原油产量连续第6个月下跌,主要原因是沙特阿拉伯将产量削减至2011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的900万桶/日。而沙特阿拉伯是欧佩克最大产油国。欧佩克2月份整体石油产能由1月的3273万桶/日增至3281万桶/日。而预计2014年非欧佩克石油日产量增长140万桶,超出了全球石油日均增长量,其中来自加拿大和美国的北美石油产量增长占非欧佩克供应增长的四分之三。
需求方面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液体燃料日均消耗量8920万桶,比2011年增加90万桶/日,预计2013年将保持相同的增长速度,而在2014年由于全球经济增长适度复苏,因而增加液体燃料消耗量增幅。预计2013年和2014年全球液体燃料消耗量分别达到9010万桶和9150万桶。
欧佩克估计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80万桶/日,报告将2013年全球市场日需求增幅维持在80万桶不变,但经合组织预计2013年石油日需求将减少30万桶,而中国以外的非经合组织地区石油日需求则增加70万桶。
利好因素 ①美国2月非农就业人数大增23.6万,失业率降至四年低点;②美国2月工业产出月率+0.7%,预期+0.4%,前值从-0.1%修正为持平;③美国2月零售销售创下自2012年9月以来的最大环比增幅;④美国2月单户新屋开工户数为2008年7月以来最高。美国2月成屋销售年化总数为498万户,为三年来最高水平;
⑤汇丰中国3月制造业PMI初值为两个月来最高51.7,也高于预期的50.8;
利空因素 ①欧洲3月综合PMI恶化:德国年内最低,法国四年低点;②德国3月商业信心意外从10个月高点回落,结束了此前4个月的连续上扬;③3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意外大幅下挫;④欧盟统计局称,欧元区第四季度经季节调整后的就业人数较前一季减少0.3%,至1.457亿人,这是2006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⑤英国1月工业产出意外下跌,英镑兑美元下跌0.4%,至2010年6月以来低点。
后市分析
美国经济已经有明显复苏的态势,各项经济指标走强,股市连创新高,市场情绪乐观。欧洲的复苏显出疲软态势,最大经济体德国的数据乏力,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继续萎缩,投资者开始对欧洲的复苏前景产生怀疑。亚洲市场的复苏也不明显,让市场对原油需求产生忧虑。但美国炼厂的检修季已经基本结束,亚洲炼厂的集中检修也会逐步结束,这会提升全球原油的需求,利好油价。另有消息表明沙特将在第二季度提高产量,以平衡原油需求季节性上升的状况,但增产的时间、速度以及数量都未明确。随着5月的临近,美国两党围绕财政上限的谈判会逐渐升温,可能会重演财政悬崖之前的谈判僵局,每一条相关消息都可能引起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