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双酚A产能大增 谨防投资过热
2013年20期 发行日期:2013-05-27
作者:□ 中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 张桂华

双酚A产能大增 谨防投资过热

□ 中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 张桂华

  双酚A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苯酚和丙酮的重要下游产品。双酚A质量等级分为能满足下游聚碳酸酯(包括光学介质级聚碳酸酯)生产的聚碳级双酚A (纯度≥99.9%)和可满足下游环氧树脂生产的环氧级双酚A (纯度≥99.6%)

  双酚A可用于生产多种高分子材料,如环氧树脂、聚碳酸酯、酚醛不饱和树脂、聚砜树脂、聚醚酰亚胺、改性酚醛树脂,还可用以生产PVC热稳定剂、橡胶防老剂、油漆和油墨抗氧剂和增塑剂等。以双酚A为原料的多种聚合物材料及多种制剂在化工、轻工、电子仪表、机电、交通运输、建筑、军事、航空航天工业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发展,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因此,双酚A产品对新型合成材料的制造、应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产能快速增长

  近年我国双酚A产能飞速提升。2005年仅为5万吨左右,2008年达到39.6万吨,2012年已增至63.6万吨,主要生产企业有拜耳(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中石化三菱化学聚碳酸酯(北京)有限公司和上海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等六家生产企业,国内主要双酚A生产企业情况见表1

  目前,上海成为我国双酚A生产中心,拜耳 (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和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双酚A产能占国内总产能的一半以上。纵观国内双酚A产业格局,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产能占国内总产能的四分之三,自有技术的装置产能仅占国内总产能的四分之一。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2010年用自有技术建成的9万吨双酚A装置是国内技术创新的典范,其整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质量稳定保持在世界前列。

  随着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下游产品市场的发展,双酚A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国内外企业看好其良好发展潜力,纷纷计划在国内新、扩建装置。2013~2015年国内主要新增双酚A产能见表2。如果表中所述项目都能按期投产,至2015年,国内将新增双酚A产能56.5万吨,届时国内双酚A总产能将达到120.1万吨。

        1  2012年我国双酚A主要生产企业情况      万吨

生产厂家                               产能                备注

拜耳(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              21.0        一期11万吨2006年投产,

    二期10万吨2007年投产

中石化三菱化学聚碳酸酯(北京)有限公司  15.0        2011年投产

上海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              12.0        2008年底投产

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9.0        2010年投产

蓝星新材料无锡树脂厂                    4.1   

惠州忠信化工有限公司(建滔广东子公司)   2.5        2007年投产

合计                                    63.6   

 

      2   2013~2015年国内主要新增双酚A产能     万吨

公司名称              装置建设地点     新增产能    投产时间

长春化工                江苏常熟        13.5       2013

台湾南亚塑胶            浙江宁波        13.0       2013

上海中石化三井          上海漕泾        15.0       2015

蓝星新材料无锡树脂厂    江苏无锡        15.0       2015

合计                                    56.5   

 

严重依赖进口

  随着国内双酚A产能的不断增加,产量也大幅度增长,自给率逐年上升。2006年国内双酚A产量仅4.5万吨,2009年增至15.7万吨,2010年达到29.2万吨,2011年约达40.0万吨,自给率由2006年的11.2%上升到2011年的41.0%。尽管如此,依然改变不了进口双酚A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国内双酚A供应远远满足不了由环氧树脂、聚碳酸酯等行业拉动的旺盛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双酚A产业始终保持着难以改观的依赖进口的局面,进口量逐年飙升,2008年进口量42万吨,2011年突破58万吨,在反倾销措施实行期间进口仍保持了高增长。2004~2011年国内双酚A进口量见图12004~2011年国内双酚A供需情况见表3

  从供求关系来看,目前国内双酚A生产企业大多有配套供应方向,外供数量不多。拜耳(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多数双酚A产品供其聚碳酸酯装置使用;中石化三菱化学聚碳酸酯(北京)有限公司产品除供应其6万吨聚碳酸酯装置,部分外供;上海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主要供应嘉兴帝人聚碳酸酯装置,部分外供。国内另两家双酚A生产企业部分产品供应自身环氧树脂装置。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的双酚A产品半数供应其环氧树脂装置;惠州忠信化工有限公司的双酚A产品主供其年产5万吨环氧树脂装置。

  从以上生产情况、进出口情况及消费需求情况分析,预计到2015年,即使国内计划新增的56.5万吨双酚A产能全部建成投产,仍无法满足国内市场对双酚A的需求,国内双酚A的进口量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速。

 

  3  2004~2011年国内双酚A供需情况   万吨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自给率/%

2004    4.2        18.3       1.2         21.3            19.7

2005    4.0        27.9       0.9         31.0            12.9

2006    4.5        36.0       0.4         40.1            11.2

2007    13.1        46.1       0.2         59.0            22.2

2008    10.4        42.0       0.1         52.3            19.9

2009    15.7        51.4       0.5         66.6            23.6

2010    29.2        43.9       0.7         72.4            40.3

2011    40.0        58.1       0.6         97.5            41.0

 

产业链优势初现

  国内双酚A主要消费领域是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二者对双酚A的消耗约占总消耗量的90%以上。其中30%用于聚碳酸酯、70%用环氧树脂。其他应用主要包括阻燃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丙烯酸酯、聚醚亚胺、聚砜树脂等。

  随着全球环氧树脂制造中心加快向中国转移,中国成为全球最大产销国,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来中国采购环氧树脂,这为中国双酚A产业带来了无限商机。近年来,中国环氧树脂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产能已突破150万吨、产量超过130万吨。过去我国环氧树脂发展滞缓,特别是高纯度产品难于突破,很大程度受制于原料双酚A。现在两者相得益彰、形成产业链优势,环氧树脂大量出口,满足了国内外制造高档应用产品,包括航天航空、电子产品的需求。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推动了聚碳酸酯消费市场迅猛发展,成为全球聚碳酸酯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国内外聚碳酸酯界一致认为我国市场潜力巨大且相对稳定。2010年我国聚碳酸酯进口达126万吨,2011年进口122万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丰厚的利润吸引了世界化工巨头纷纷前来我国投资建厂,国内也有多家公司随着技术的突破也在扩产或兴建新装置,我国聚碳酸酯生产投资进入了高峰期。预计今后几年中国聚碳酸酯的需求增长率约为9%。随着市场的发展,我国双酚A消费结构将会发生一定变化,聚碳酸酯所占比例将逐步提高。

 

谨防投资过热

  综上所述,由于双酚A下游应用产业发展迅速,尤其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新能源新材料开发等重点工程的相继启动,将会拉动国内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在建和拟建项目完成后,可望大大缓解国内双酚A供应不足的矛盾,并大幅度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尽管中国双酚A需求前景广阔,但受原料和下游产品配套、规模化和技术先进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同时,应谨防双酚A产业投资过热。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