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要“Q ”更要“Quality”
——关注台湾“毒淀粉”事件
□ 记者 薛洁
继2011年“塑化剂”风波后,近日,一个新名词——“顺丁烯二酸”再度为台湾民众所熟知。顺丁烯二酸,又称马来酸,是一种化学粘合剂原料,竟被台湾不肖商人添加到普通淀粉中,用于又Q(弹)又好吃的肉圆、粉圆、芋圆、地瓜圆、水晶饺等台湾美食。台湾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憾 台美食信誉一夕“破功”。
提及台湾,吸引游客的不仅是宝岛美丽的风景和别样的风土人情,更有其各种各样、新鲜奇特的美食。“不逛夜市等于没到过台湾”——无论是台北著名的士林夜市、热闹时尚的西门町或历史悠久的高雄六合夜市、台中的逢甲夜市,每个夜市都充斥着琳琅满目的特产与小吃美食,各有不同的特色与风味。而现如今,珍珠奶茶、芋圆、肉圆、鸡排等历来被认为是台湾美食的经典,正因“毒淀粉”事件的爆发而备受冷落。台湾民众,已然谈“Q”色变。
台湾“毒淀粉”(即被掺入了化合物顺丁烯二酸的淀粉)事件始于今年3月,嘉义县调查站接获检举称,食物中发现毒淀粉。随后,全台各地卫生局展开稽查,问题食品不断曝光。据悉,全台各县市卫生局6月1日展开问题淀粉大检查,共稽查8488家商户,合格7720家,合格率91%。据台食品药物管理局公布的数据,5月14日~5月31日晚,全台已封存近318吨问题淀粉。
伴随“毒淀粉”盖子被揭开,台湾美食形象遭受重创。同时,事件不断发酵,已延烧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5月26日,新加坡政府要求进口商回收11种自台湾进口的相关产品;5月27日,印度尼西亚政府表示要对台湾食品展开调查;隔日,马来西亚卫生部宣布禁止台湾11项含有顺丁烯二酸的产品进口,其中大多数为生产珍珠奶茶的粉圆和珍珠。
斥 食品业岂能利益挂帅?
众所周知,关东煮、珍珠奶茶、炸鸡排等食品需要添加一定的添加剂以增加食品组织间的黏性和弹性,可有助于改善食品口感(例如台湾人喜欢用“Q”来形容食物爽滑筋道)。目前能够达到这一效果的主要有植物胶、变性淀粉、顺丁烯二酸等添加剂,前两者可用于食品添加剂,而顺丁烯二酸却不能用于食品中。
顺丁烯二酸(HO2CCH=CHCO2H)是一种简单的不饱和二元羧酸,属于化学粘合剂原料,主要用在工业粘合剂中。在《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顺丁烯二酸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但是,由于顺丁烯二酸价格低廉,一般只有植物胶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因此不少不法商家为节约成本,采用顺丁烯二酸作为食品添加剂。
台湾素有“洗肾王国”的封号。据悉,台湾健保每年要支出新台币300多亿元用于支付洗肾费用。为此,2010年台湾当局曾要求严查地下电台,取缔伪药、劣药,打破“制药-卖药-洗肾”通过非法电台形成的循环关系。此次,“毒淀粉”事件爆发后,台湾部分肾脏科医师与毒物专家表示:“终于找到伤肾元凶。”原来,曾有动物实验表明,顺丁烯二酸对肾脏有损害。但目前看来,顺丁烯二酸对人体健康影响几何尚无定论,仍需更多科研证实。
一面是巨大的利益诱惑,一面是健康的潜在杀手,“民以食为天”,切莫让食品业在逐利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求 食品要Q更要Quality!
从“塑化剂”事件到“毒淀粉”风波,在监管乏力、问责缺失、道德滑坡、利益挂帅的社会背景下,化学品屡被错误地用到不该用的地方,一次又一次成为“健康杀手”。
目前,食品中添加有害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添加物属于食品添加剂,但过量添加或滥用;另一种是添加物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违法添加。显然,此次“毒淀粉”事件,顺丁烯二酸的添加属于后者——违法添加。
面对延烧不止的“毒淀粉”事件,台湾卫生署5月27日召开记者会表示将启动“0527食品安全项目计划”,即日起采取“坚壁清野”政策,将3天内清查全台所有淀粉厂,确定问题淀粉的来源、流向、回收情况。自6月1日起,卫生部门要求所有台湾淀粉类原料制造商或贩卖商需提供安全证明给下游厂商,并明显张贴在店家,供消费者检视确认。第一阶段以肉圆、粉圆、芋圆、地瓜圆等食品为主,若没有提供安全证明或伪造安全证明,或将受到新台币千万元重罚和刑责。台湾行政主管部门5月27日也召开跨部会会议,表示将以跨部会合作方式,加强化工原料源头管理及消费者权益保护。
对于这些措施,台湾民众并不满意。有台湾媒体刊文称,从“塑化剂”到“毒淀粉”,主管部门一直在补破网,难保不会有下一个食品安全未爆弹。也有民众称,如果只会亡羊补牢,没有痛定思痛,“毒食恐慌还会层出不穷”,呼吁主管部门“上紧发条”。台湾消费者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张智刚也表示,塑化剂风暴后,台湾的食品安全问题一再发生,追查黑心食品源头耗时费力,消费者也处于惴惴不安之中,因此,台湾应建立“食品履历”制度,强制厂商标示食材来源。
其实,顺丁烯二酸在大陆也存在一定的滥用。网络简单一搜,我们就能发现不少经销商正以食品添加剂的名义出售顺丁烯二酸。对此,上海质检部门表示,作为一种添加剂,在原来的标准中,顺丁烯二酸并不在检测的范围之内。鉴于台湾此次毒淀粉事件,上海市质监局正在考虑是否进一步扩大大陆的检测项目。目前,质监部门正在跟踪这方面的信息,也在做相关的监督、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