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化工市场将呈震荡走势
□ 中国石化生产经营管理部 周立伟
近期国内化工市场情况
进入2013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原油价格等因素影响,化工行业整体景气度继续呈低迷态势,产品价格维持低位盘整。从3月份数据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化学原料市场总体弱势未改。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价格总水平同比降幅4.9%。在监测的80种主要有机化学原料中,同比上涨的有29种,较2月明显减少,占比36.3%。二是合成材料市场继续震荡。合成材料制造业价格总水平同比跌幅5.5%,较1月提高0.9个百分点,但一季度价格总体呈震荡下行走势。合成树脂市场价格小幅震荡、合成橡胶震荡走低、天然橡胶跌幅扩大、合成纤维单体震荡调整。
从近期化工市场情况来看,化工行业运行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行业转型、升级步伐相对较慢,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一些行业的过剩仍在加剧。据统计,目前国内磷肥、烧碱、甲醇、电石、PVC等诸多行业产能已过剩,但仍有很多项目在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此外,产品结构老化、档次不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产品通用化、低端化的格局没有大的改变。二是需求增长总体乏力。今年以来,主要化学品消费增幅只有5%左右,创下近年新低。预计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长放缓将是长期趋势,放缓的幅度可能要超过此前预期;大宗化工产品市场容量将相对稳定,扩张难度不断加大,而专用化学品、特种化学品、精细化学品等将成为未来消费增长的主力。三是出口产品结构低,整体竞争力弱。多年来,我国化工出口产品主要以橡胶制品为主,国际竞争力较强,占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但从整体上看,石化产品出口竞争力趋弱。数据显示,201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为8.5%,比2008年下跌了3.1个百分点,呈下滑趋势。今年一季度出口占比为8.1%,比2012年下降0.4个百分点。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世界经济复苏趋缓 从近期世界经济情况来看,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反复冲击市场信心及美国处于重大财政调整期情况下,全球经济在年初乐观开局之后,又出现了增长动能迅速消退,增长趋势不确定性较大的局面,进入所谓的“软复苏”状态。摩根大通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5,虽然连续第四个月实现扩张,但明显低于3月的51.1,仅略高于50荣枯分水岭,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正在放慢。
鉴于当前全球经济境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4月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3.5%调降至3.3%,仅略高于2012年3.2%的增速。IMF表示,尽管年初全球经济略有改善,但复苏之路仍不平坦,呈现“三速复苏”格局: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美国、瑞士和瑞典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和家庭资产负债表正在修复,属于经济“中速”增长区域;面临银行业风险和高政府债务等中长期难题的欧元区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则属于经济“低速”增长区域。
国内经济运行平稳,增速趋缓 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在2013年第一季度末进一步显现,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由前两个月的9.9%降至8.9%,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1~2月的17.2%大幅回落至5.3%,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12.6%,1~3月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由1~2月的21.2%降至20.9%。中国整个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幅度由去年第四季度的7.9%降至7.7%,反映出在全球经济依然低迷情况下中国经济复苏正以快于预期的速度减缓。受全球需求疲软及与消费相关的轻工业生产增速下滑等因素影响,4月中国制造业PMI由3月的50.9降至50.6,虽然仍处于扩张区间,但也印证了中国经济的弱势复苏,经济增长动力还需增强。
国际油价宽幅震荡 2013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呈过山车走势,首月国际原油市场以牛市亮相,因布伦特原油输油管道的关闭、中东紧张的政治局势以及中国强劲的进口数据等众多因素推动油价于2月上旬升至九个月高点118.90美元/桶,随后北海原油供应的恢复以及欧元区债务危机担忧导致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逾10美元/桶。3月末,塞浦路斯与国际债权人达成的协议消除了油价的上行阻力,启动了另一轮的上升趋势。疲软的供需基准面促使油价4月中旬跌至年内低点,WTI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跌破8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跌破98美元/桶,随后投机资金的逢低吸纳现象、西非原油的不可抗力消息以及美国汽油需求的好转等综合因素又促使原油价格反弹,但月底原油价格并未收高。
后市展望
根据当前市场和宏观经济趋势判断,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继续相对疲软,世界经济回升的不确定性增加,国内市场持续快速增长难度加大,加之大量新增产能的投放和国外产品的冲击,对石化市场价格将形成强大压力。因此,近期化工行业市场总体可能出现震荡走势。
由于目前多数石化产品社会库存有所下降,固定资产投资有望恢复,加上3季度市场进入传统需求旺季,预计后期国内多数石化产品消费将逐步恢复,大部分石化产品价格将上涨,毛利将相对平稳或略有提高。分品种看,预计聚烯烃需求同比增长,价格将呈现震荡上行的走势,毛利与前期相比持平或略高,LDPE可能摆脱亏损;纺服出口增速放缓、下游仍存在去库存化过程、棉花资源偏紧将共同作用,合纤需求增速低稳,增幅远逊于上年,受供应快速增长的抑制及需求较弱的影响,合纤价格将保持低稳之后微涨,毛利仍较差;合纤原料供应继续增长,下游聚合及抽丝能力增长,但对原料消耗增速将放缓。PX价格低稳,毛利仍保持相对稳定较好的水平,其它原料价格先跌后涨,除CPL外,其它毛利逐季好转;合成橡胶新增能力较多,同时库存较高,但受丁二烯及天然橡胶价格启稳影响,合成橡胶价格也将止跌回稳,但升幅有限,毛利不会有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