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乙醇胺产业发展受制于原料供应
2013年34期 发行日期:2013-08-30
作者:zhoukan2012

 

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408
 
乙醇胺产业发展受制于原料供应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颜庆宁高富赓
  乙醇胺是以环氧乙烷为主要原料生产出的下游产品,其中包括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3个同系产品。
 
产能高速增长
  2001年全球乙醇胺产能为127万吨,2011年全球乙醇胺产能为220万吨,10年间增加了93万吨,年均增长率为5.7%,在化工行业中属于高增长行业。
  近10年来,各国或地区乙醇胺产能均在增加,无一减少,见表1。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亚洲,年均增长率为15.4%,在亚洲中增长最快的是中国年均增长率为25%。此外中东地区异军突起,2011年开始有新建乙醇胺装置,新增产能3万吨,2012年达到13万吨。北美、西欧和日本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2%。
  从消费量来看,美国2001年消费乙醇胺40万吨,2006年消费乙醇胺48万吨,2011年消费乙醇胺52万吨;西欧2001年消费乙醇胺31万吨,2006年消费乙醇胺39万吨,2011年消费乙醇胺40万吨;10年间美国年均增长率2.7%,西欧年均增长率2.6%, 中国年均增长率为14.1%;但日本基本没有变化,见表2。
  2006年之前我国乙醇胺生产能力一直在4万多吨,产量在3万多吨;2008年达到12万吨;2009年达到17万吨,产量接近10万吨;2010年我国乙醇胺产能呈现爆炸式的增长,猛增到41万吨,比2009年增长了240%;2012年产能达到56万吨,产量近24万吨。但乙醇胺行业开工率严重不足,2008年之后在40%~50%之间徘徊。2012年我国主要乙醇胺企业及产统计见表3。
    1 2001~2011年世界乙醇胺产能变化     万吨
地区        国家     生产能力        2001~2011年
                   2001     2011     年均增长率/%
北美、南美 美国    61      73         1.8
            其他    7      15         7.9
西欧                34      43         2.2
中欧和东欧          5       6         1.8
中东                0       3          -
亚洲        中国    5      48          25
            日本    7       8         1.3
            其他    7      24         13.1
合计               127      220         5.6
 
     2 2001~2011年世界乙醇胺消费情况    万吨
国家或地区         消费量         2001~2011年
              2001 2006年 2011年   年均增长率/%
美国            40      48      52          2.7
西欧            31      39      40          2.6
日本            4      4      4           0
中国            8      14      30          14.1
 
    3 2012年我国乙醇胺主要企业产能统计 万吨
公司名称                     产能(万吨)        产品
抚顺北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3.0        MEA、DEA、TEA
辽宁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5.0        MEA、DEA、TEA
抚顺佳化化工有限公司            2.0        TEA
上海抚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4.0        TEA
吉林众鑫化工有限公司            6.0        TEA
吉林市北方荟丰化工有限公司      2.0        TEA
湖石化学(嘉兴)有限公司          5.0        MEA、DEA、TEA
阿克苏诺贝尔乙烯胺宁波有限公司 10.0        MEA
嘉兴金燕化工有限公司            10.0        MEA、DEA、TEA
亚东石化(扬州)有限公司        4.0        MEA、DEA、TEA
石家庄海森化工有限公司          0.6        TEA
邢台蓝星助剂厂                  0.5        TEA
湖北仙粼化工有限公司            4.0        MEA、DEA、TEA
茂名石化实华股份有限公司        0.6        MEA、DEA、TEA
南京扬子-巴斯夫有限公司         7.6        MEA
 
原料供应制约产业发展
  分析乙醇胺行业开工率严重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原料供应制约。生产乙醇胺的重要原料是环氧乙烷。目前我国65%的环氧乙烷用来生产乙二醇,其余约35%的商品环氧乙烷主要用作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乙二醇醚、聚醚多元醇、医药等。
  由于环氧乙烷常压下沸点较低(为10.7℃),易燃易爆,因而不宜长途运输,所以商品环氧乙烷进口量很少。环氧乙烷在国内属于少数企业垄断的产品,定价权掌握在大型石化配套的环氧乙烷生产企业手中。近年来,随着国内下游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环氧乙烷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由于环氧乙烷产品本身的特点及对储运的限制,使得产品必须及时销售,可调配的市场存量很小,从而推动价格不断创出新高。
  从2009~2012年我国乙醇胺价格、进口价格及原料环氧乙烷价格走势对比中可以看出进口乙醇胺的价格低于原料国产环氧乙烷价格,使得乙醇胺进口量在反倾销的情况下仍然强势不减,国产乙醇胺由于原料价格偏高而开工不足(见图1)。
 
下游发展活跃
  乙醇胺主要用来生产表面活性剂、医药、农药、聚氨酯制品、纺织助剂、气体净化剂和橡胶加工助剂等,其中,一乙醇胺主要用来生产医药制品、纺织助剂、造纸助剂、表面活性剂等;二乙醇胺主要用来生产表面活性剂、农药、医药制品、冷冻液、净洗剂、石油脱硫剂等;三乙醇胺主要用来生产水泥助磨剂、化妆品、橡胶和金属加工助剂、化学武器等。
  表面活性剂 
  乙醇胺主要用来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不仅可以直接做表面活性剂(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还可以与多种酸类合成重要的常用表面活性剂,如二乙醇胺和脂肪酸(如月桂酸、椰油酸)反应生成烷醇酰胺,三乙醇胺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反应生成十二烷基苯磺酰三乙醇胺。
  农药行业 
  二乙醇胺主要用于除草剂草甘膦的生产,生产草甘膦有两种工艺路线,甘氨酸法和二乙醇胺法,二乙醇胺法草甘膦比甘氨酸法具有技术上的优势。但由于二乙醇胺价格偏高,所以用二乙醇胺生产的草甘膦主要用于出口。
  医药行业 
  以乙醇胺为原料生产的医药品种主要有抗感染类药物呋喃唑酮、吗啉双胍、酮康唑,营养强化剂牛磺酸,抗寄生虫类药物四咪唑及心血管系统用药潘生丁等。
  聚氨酯制品 
  乙醇胺(主要是三乙醇胺)在聚氨酯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作催化剂和交联剂。浇注型硬泡常采用活性较低的三乙醇胺作催化剂;在半硬泡和高回弹硬泡中,三乙醇胺或二乙醇胺可以作为交联剂;另外,在聚氨酯弹性体制品中,三乙醇胺也可以作为交联剂使用。
  气体净化 
  乙醇胺在气体净化中主要用作脱硫剂,是国外常用的高效脱硫剂。目前国内多家石油炼制和大中型合成氨装置使用乙醇胺脱硫工艺。
  橡胶助剂 
  三乙醇胺是重要的橡胶加工助剂之一,在橡胶加工中多用作非炭黑补强胶料的硫化活性剂,也可起到分散剂和防水剂的作用,在白炭黑等延迟硫化的填料做补强剂时,三乙醇胺更是不可缺少的助剂。
  纺织工业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合成纤维生产国,每年需要大量的纺织助剂。乙醇胺在纺织行业中主要用作织物整理剂、柔软剂和乳化剂。
  生产荧光增白剂 
  乙醇胺用于生产荧光增白剂。乙醇胺可以用来生产纺织用荧光增白剂VBL,VBL是荧光增白剂的老品种,国内产量较大,并有大量出口;乙醇胺还用于生产造纸用液体荧光增白剂BBU,液体荧光增白剂BBU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金属清洗与加工 
  由于乙醇胺有优良的乳化性和较小的腐蚀性,使得乙醇胺在金属清洗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乙醇胺也可用于金属加工液配方中。
  生产聚乙烯吡咯烷酮 
  一乙醇胺在聚乙烯吡咯烷酮方面的消费值得关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医药、食品、啤酒生产中。目前国内已建成一批聚乙烯吡咯烷酮装置。
  水泥助磨剂及混凝土外加剂 
  三乙醇胺是水泥助磨剂的主要原料,约占助磨剂配方总量的 75% 左右。加入助磨剂可以增加水泥产量 10%-20% 。三乙醇胺可直接加入水泥熟料(比例约为万分之一),混合后球磨,不但可增加水泥产量,而且增加细度提高质量标号,降低能耗,此方法已在众多水泥厂家应用。
  三乙醇胺也是混凝土减水剂、早强剂的主要原料。
  生产乙撑胺 
  乙撑胺是指乙二胺的无环多聚体类产品,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五乙烯六胺等和环状胺类如哌嗪、氨乙基哌嗪、羟乙基哌嗪等。
  乙撑胺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乙撑胺在有机合成、医药、染料、农药、化学助剂、橡胶塑料助剂、有机溶剂和环氧树脂固化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90% 以上依赖进口,成为中国亟待发展的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之一。
  按原料路线分乙撑胺生产路线主要有2条:即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乙醇胺法生产的乙撑胺,占乙撑胺总生产能力的50%左右。
  其他
  此外,乙醇胺用于生产汽车防冻剂,汽车防冻剂中加入三乙醇胺,加入量为0.4%; 乙醇胺用于涂料生产,生产涂料主要是用一乙醇胺和二乙醇胺;乙醇胺用于生产皮革助剂,生产皮革助剂主要是用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在化妆品行业,生产乳液、乳化型粉底霜、发乳等乳化型化妆品时需要加入三乙醇胺;除医药外,兽药喹乙醇和呋喃唑酮也是乙醇胺的重要用户。
  2004年~2012年我国乙醇胺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增长较大的领域是聚氨酯制品、水泥助磨剂及混凝土外加剂,见图2。
  随着乙醇胺消费结构的变化,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的消费量也随之发生变化见表4。
4 2004~2012年我国乙醇胺系列产品消费占比统计 %
年份      一乙醇胺    二乙醇胺    三乙醇胺
2004        24          59          17
2009        22          53          25
2012        26          29          45
 
进口产品占领市场局势难有改观
  从供给方面来看,我国乙醇胺产能已达到40多万吨,本应能满足众多下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原料来源及价格高企等问题,长期处于开工率低下的状态。而境外生产的乙二醇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进口产品继续占有国内市场相当份额的局面恐难一时改观,这对国内乙醇胺生产形成巨大压力的态势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当前我国发展新型煤化工的热情仍然很高。煤制烯烃及煤制乙二醇的产业化进程已取得很大进展,乙二醇生产新方法的成功可能缓解国内乙二醇严重短缺的压力,从而有可能改善环氧乙烷的供应量甚或降低价格,这对乙醇胺生产发展将有相当利好的作用。对此行业内应予以密切关注,但也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环氧乙烷供应困难的局面。
  当务之急是乙醇胺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努力降低原料消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努力开拓和环氧乙烷生产企业的协作关系争取优惠价格和扩大供应量,以提高开工率。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