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产能过剩趋势明显 我国硝酸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2013年40期 发行日期:2013-10-17
作者:zhoukan2012

 

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413
 
产能过剩趋势明显 我国硝酸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 中海油山东化学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唐文骞
硝酸产业高速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硝酸正处于世界性产业大转移时期,发达国家注意环境保护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我国硝酸工业的快速发展,历年硝酸产能见表1。
  我国硝酸工业从常压法开始,20世纪50年代发展了综合法,70年代发展了中压法,80年代发展了高压法,90年代至今发展双加压法,由于双加压法主机“四合一”机组成功实现国产化,加快了双加压法的发展,压缩了其他生产方法的市场份额,2006~2015年间硝酸各种工艺技术、产能情况见表2。
 表1 我国历年来硝酸生产能力统计      万吨
年份                      产能        
1970                    210.2
1975                    223.8
1980                    273.5
1990                    370.6
1995                    397.7
2000                    430.0
2005                    544.7
2011                    1101.0
2012                    1200.0
2015(E)               2084.0
 
  表2 2006~2015年硝酸工艺技术及其产能统计 万吨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11    2012    2015(E)
常压法      118     118     83      83     83     34
综合法      122     122     102      58     58     39
中压法      105     113     116     127    127    103
高压法      86     96     101     125    140     88
双加压法    236     256     318     708    792    1820
合计        667     705     715     1101   1200    2084
 
下游产能利用率呈下降趋势
    硝酸下游产品有浓硝酸、硝酸铵(含工业硝铵和硝基复合肥等)、己二酸(一般为自用酸)等,还有硝基氯苯和稀有金属提取等外售酸,近年来这些产品的产能都呈上升趋势,但开工率均有所降低。
   1.浓硝酸
   浓硝酸主要用于军工、民爆、染料、农药、硝酸盐、冶金、医药、TDI等领域。据统计,到2011年底,我国浓硝酸生产企业有26家,产能336万吨,产量228.3万吨,产能利用率为68%。2012年上半年投产的有烟台巨力10万吨装置,正在建设中的共125万吨(均采用硝酸镁法),见表3。预计到2013~2014年我国浓硝酸生产能力可达471万吨,2015年达500万吨,产量以年增7%计,2015年产量为300万吨,产能利用率将降为60%。
  2.硝酸铵及硝基复合肥
  2011年底,我国共有硝酸铵生产企业35家,总产能610万吨,产量482万吨,产能利用率79%。2012年硝酸铵总产能增至900万吨产量560万吨,产能利用率降至62.2%,至2015年在建工业硝酸铵产能237万吨,见表4。2011年我国硝基复合肥产能为308万吨,2012年贵州开磷、山东金正大,新疆胡杨等企业硝基复合肥投运,产能增至448万吨。到2015年正在建设硝基复合肥企业见表5,生产能力1236万吨,配用硝酸铵280万吨,则硝酸铵总产能为1441万吨。
  2011年工业硝酸铵用量325万吨,加工出口量39万吨,共计364万吨,按年增长7%计,到2015年工业硝酸铵用量为477万吨。按照国家农业部“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到2015年我国硝基复合肥需求量为1500万吨,按化肥成份15-15-15计,每吨复合肥用硝酸铵为0.331吨,硝酸铵需求量为497万吨,则硝酸铵总量需求量为974万吨,产能利用率为67.6%,耗用硝酸量约779万吨。
  3.自用酸及外售酸
  硝酸是化学工业基本原料之一,生产己二酸、MDI、硝基氯苯以及稀有金属的提取等工业都使用硝酸,其使用企业见表6。
   3 国内在建浓硝酸生产企业产能一览表 万吨
企业名称                                产能
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
山东晋煤日月化工有限公司                10
江苏淮河化工有限公司                     6
福州耀隆化工有限公司                    10
甘肃刘化(集团)有限公司                15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5
宁夏润夏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15
山东临沂鲁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5
安徽华尔泰化工有限公司                  15
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                    15
合计                                    125
 
4 国内在建的工业硝酸铵生产企业产能一览表万吨
企业名称                                    产品        产能
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多孔硝酸铵      2×20
陕西兴化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多孔硝酸铵      20
中煤平朔山西平安化肥有限公司            硝酸铵          20
内蒙乌海神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多孔硝酸铵      20
湖南邵阳宝兴科肥有限公司                硝酸铵          20
湖南金宏泰化工有限公司                  硝酸铵          15
内蒙古大唐鼎旺化工有限公司              硝酸铵          20
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                    硝酸铵          20
四川美丰实业有限公司                    硝酸铵          27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多孔硝酸铵      20
山东晋煤日月化工有限公司                多孔硝酸铵      15
合计                                                    237
 
   5 国内在建硝基复合肥生产企业年产能一览表万吨
企业名称                                产能         备注
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0     硝铵列入表3
洛阳骏马化工有限公司                    40     配硝铵15万吨
四川金圣赛瑞化工有限公司                60     配硝铵20万吨
湖北新都化工有限公司                    60     配硝铵20万吨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75     配硝铵25万吨
广西河池化工有限公司                    42     配硝铵15万吨
内蒙古大唐鼎旺化工有限公司              42     配硝铵15万吨
河南永昌硝基肥有限公司                  40     配硝铵15万吨
山西华鑫煤焦化实业有限公司              42     配硝铵15万吨
河南省煤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义乌气化厂    60 配硝铵20万吨
河北冀衡赛瑞化工有限公司                25     硝铵已投运
湖南省邵阳宝兴科肥有限公司              25     硝铵列入表3
湖南金宏泰肥业有限公司                  18     硝铵列入表3
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0     硝铵列入表3
神华乌海能源有限公司                    25     -
甘肃刘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5     -
永安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2     硝铵已投运
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5     硝铵已投运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有限公司                60     硝铵列入表3
山西省交城红星化工有限公司              60     硝铵20万吨
北京利达丰华科技有限公司                60     硝铵20万吨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公司                    60     硝铵20万吨
金昌金雅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60     硝铵20万吨
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60     硝铵20万吨
山东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     硝铵20万吨
共计                                    1236    配280万吨
 
6 自用稀硝酸企业和外售酸产能一览表(折100%酸计)      万吨
企业名称                           产能         备注
山东德州华鲁恒升化工有限公司    15.0       用于己二酸生产
山东海力化工有限公司            27.0+10.0   用于己二酸生产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公司        10.0       用于己二酸生产
重庆HGA项目                    15.0       -
青海盐湖元通钾肥化工有限公司    15.0           用于硝酸钾生产
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7.0           用于巴斯夫MDI
                                           一体化项目配套
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            15.0       己二酸用
烟台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          15.0+27.0   用于MDI一体化
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          27.0       用于MDI一体化
新疆天力高新化工有限公司        10.5       用于己二酸生产
阳煤集团太原新材料有限公司      27.0       用于己二酸生产
辽宁辽阳石化有限公司            16.0       用于己二酸生产
山东博汇化工有限公司            22.5  
重庆华峰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15.0       用于己二酸生产
青海盐湖集团钾肥有限公司        10.0       用于硝酸钾生产
吉林康乃尔化工有限公司          27.0       用于苯胺生产
外售酸(硝基氯苯17万吨,       30.0       用于稀有金属提取等
                                             其他用酸约13万吨)
合计                            361.0     -
 
产能面临严重过剩
  预计到2015年,我国硝酸总产能2084万吨,其中浓硝酸需求量为300万吨;工业硝酸铵和硝基复合肥用的硝酸铵总量为974万吨,折合硝酸用量为779万吨;自用酸和外售酸产能为361万吨,产能利用率按85%计,则硝酸产量为307万吨;合计硝酸总需求量为1386万吨,硝酸产能利用率为66.5%。
  欧美等国家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的正常值应该在79%~83%之间,低于79%则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于一些装置大型化、规模效益明显、进行连续化生产的行业,产能利用率在85%以下即算产能过剩;但对一些装置较小,不存在明显的规模效益,进行间歇分批生产的行业,产能利用率则可适当降低。由此,我国硝酸系列产品是属于大型化、规模化生产,产能利用率的正常值应在85%以上,但从表7可见,到2015年我国浓硝酸、硝酸铵、硝酸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0%、67.6%和66.5%,属于严重的产能过剩态势,这一现象,应引起业内人士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多方应对产能过剩
  1.控制总量—提升优化产业结构
  为防止产能过剩局面持续恶化,到2015年,我国硝酸产能应控制在2048万吨之内。其中装置大型化是控制产能过剩、提升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
    以工业园区为中心,建设大型(或特大型)硝酸装置由表2可见,今后2~3年内可压缩其他生产方法的产能144万吨,这部分产能容量,应在工业园区内建设大型或特大型硝酸装置,产品辐射园区产业以及周边地区,建设规模可在36万吨、45万吨、60万吨为宜,以建设两套15万吨与一套30万吨硝酸装置为例,大型化可节省投资36%,年节省检查费和运行费780万元,年增加经济效益351万元,可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浓硝酸应改进生产方法按三步走实现大型化,与国际接轨现有浓硝酸生产采用Φ1.0m,Φ1.2m高硅铸铁塔,单套产能为2.0万吨、2.5万吨。若要建设10万吨装置,以Φ1.0m高硅铸铁塔系列为例,需要5个系列。而国外10万吨浓硝酸装置是采用一套Φ1.6m H27m的搪玻璃塔,管理运行都很方便。结合国外经验和国内设备制造能力,我国浓硝酸生产应改变使用高硅铸铁塔的传统,改用搪玻璃塔系列,先建设Φ1.2m、单套生产能力5万吨的示范装置,后继建设Φ1.6m、Φ2.0m的单套搪玻璃塔,生产能力可分别达10万吨、15万吨。只有实现大型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有浓硝酸装置建设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停车次数多、吨酸制造成本高的局面,淘汰落后的产能。
    建议发展多元肥料 我国地域辽阔,植物种类繁多,耕作方法也有很大不同,使用的化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硝基复合肥是NPK优质颗粒固体化肥,主要适用于北方旱地。根据2010年北美氮肥消费品种来看,液体肥料占50%,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UAN(尿素-硝酸铵溶液),其含氮量30%左右,约含45%硝酸铵、35%尿素、20%的水,以增加水溶液氮肥产量,拉动硝酸铵的产能利用率。
    2.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 我国硝酸工业生产方法参差不齐,生产规模也有多种,从1万吨至27万吨等,各种生产方法消耗指标、原料与资源消耗量和能源值见表7。
    从表7可见,双加压法生产不但不需从外界输入能源,还可以输出能源,其他生产方法则需要输入能源,其中常压法需要输入的能源较其他生产方法多。以14.8万吨装置为例,常压法全年需要0.27万吨标煤,若改为双加压法全年可外输能源相当于0.3078万吨标煤。与其他方法相比,双加压法节能效果十分可观。所以说,淘汰生产能力在10万吨以下的其他生产方法(除企业有特殊工艺要求者外),是硝酸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硝酸工业竞争力有效步骤。
    3.制定硝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和硝酸行业准入条件 我国硝酸生产方法有常压法、综合法、中压法、高压法和双加压法等五种。常压法和综合法国家已列入限制类,让其自然淘汰,不必制定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中压法、高压法和双加压法在我国仍将长时间并存,故制定这三种生产方法的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促进这三种生产方法的技术进步,有助于评价企业清洁文明生产的程度。
    我国硝酸工业2000年产能430万吨,到2012年产能达到1200万吨,年增长率8.9%,与GDP的增长率基本同步,属于调整发展期。到2015年硝酸产能可达2084万吨,其在2012~2015年间年增长率达20%,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而硝酸下游产品,如工业硝酸铵、己二酸、MDI、TDI等受到的宏观调控的影响,产能增长率将低于硝酸的增长率,这样势必造成硝酸产能过剩的现象,所以今后有意进入硝酸行业的企业需要谨慎。因此,为了行业有序发展建议制定硝酸行业准入门槛,准入条件应包括生产方法、建设规模、产品能耗、环境保护和产业布局等五个方面的内容:①生产方法,不宜选用中压法和高压法,应选用技术先进的双加压法生产工艺;②建设规模,除了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和有特殊工艺要求者以外,硝酸建设规模应大型化,年生产能力应在30万吨以上,选用36万吨、45万吨或60万吨为宜;③产品能耗应符合行业未来制定的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要求;④环境保护方面,硝酸生产排出的废气和废水,应符合《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1-2010)的要求;⑤产业布局,我国硝酸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西南和华南等地。东北和西北数量较少,今后应有意规划调整产业布局,适当增加东北、西北的硝酸生产能力。
     4.强化行业协会作用,加强投资管理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强化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为了弥补投融资本体系改革后,国家对投资项目管理的弱化,避免低水平无序建设,可借鉴金融行业财务审计意见的做法,在企业项目申请、审批、银行信贷时应纳入全国性协会的意见,行业协会可从专业角度予以指导,防止重复建设,提高行业发展水平。
     5.多渠道扩大出口 扩大出口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途径之一。但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扩大出口难度较大,只有大力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以最优的质量和价格优势提供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7 各种硝酸生产方法能源量值统计
生产方法     企业    生产规模               蒸汽     酸度(%)     能源值    比能源值2
                      (万吨) (KWH/t酸)   (t/t酸)1   (质量分数)   (标煤/t酸)
常压法     企业A      14.8        200       -1.10     38~40      0.0182      1.875
综合法     企业B       8.8      241.5       -0.76         45      0.010      1.480
中压法     企业C       3.0         70       -0.01         53      0.0073      1.350
高压法     企业D       5.0        377       -0.51         55      0.002      1.090
双加压法    企业F      10.0         19       -0.18     60~63      -0.0208     1.000
注:1“-”符号表示装置向外输送蒸汽。
  2比能源值=
 
结束语
    当下,我国遇到硝酸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其实过剩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市场经济本来就是竞争经济、过剩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经济。过剩是推动企业竞争发展的动力,也是行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提升的好时机,是我国从硝酸生产大国迈向硝酸生产强国必经之路。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