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二酸需求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将十分激烈
□ 崔小明
己二酸是脂肪族二元羧酸中最有应用价值的二元酸之一,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6树脂和尼龙66纤维、聚氨酯鞋底用树脂、聚氨酯合成革用树脂、聚氨酯胶粘剂、热塑性聚氨酯(TPU)、聚氨酯橡胶和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此外,己二酸还可用于生产增塑剂、合成润滑剂、医药中间体、香料香精控制剂、新型单晶材料、涂料、杀虫剂、食品和饮料的酸化剂、粘合剂以及染料等,用途十分广泛。近几年,我国己二酸生产发展迅速,产能已经出现过剩,市场竞争激烈。
生产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聚氨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己二酸消费量的稳步增加,尤其是2009年11月,我国对进口己二酸进行反倾销调查,导致己二酸市场价格节节攀升,利润空间进一步加大。同时,由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国内己二酸的生产技术获得突破,天辰设计院、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和辽阳石化公司都掌握了己二酸生产的关键技术。加上国内有大量的硝酸原料以及新增产的环己酮,为生产己二酸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资源条件和物质基础,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资新建或者扩建己二酸生产装置,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截止到2013年11月底,我国己二酸产能达到152.0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己二酸生产国。其中山东博汇集团海力化工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己二酸生产厂家,产能为37.5万吨,约占总产能的24.67%。其次是山东洪业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能为30.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19.74%。除了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己二酸装置采用环己烯为原料之外,其余装置均采用环己烷为原料进行生产。2013年我国己二酸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
表1 2013年我国己二酸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 万吨
生产厂家名称 产能
中石油辽阳石油化工公司 14.0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5.0
山东博汇集团海力化工有限公司 37.5
山东洪业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0.0
新疆独山子天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7.5
山东华鲁恒升集团公司 16.0
山西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0
华峰集团重庆福祥化工有限公司 16.0
浙江曙阳化工有限公司 8.0
其他厂家 1.0
合计 152.0
新、扩建计划众多
2013~2017年,我国仍将有河北开滦煤化集团唐山中浩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博汇集团海力化工有限公司、华峰集团重庆福祥化工有限公司、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工公司等多家企业新建或者扩建己二酸生产装置,另外还有中国石化巴陵石油化工公司以及江苏永鹏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等一些企业也有新建计划,如果已经动工建设的装置能够按照计划实施,预计到2017年我国己二酸的总产能将超过250.0万吨。2013~2017年我国己二酸装置新建或扩建情况见表2。
表2 2013~2017年我国己二酸装置新建或扩建情况 万吨
生产厂家名称 产能 备注
山东博汇集团海力化工有限公司 15.0 计划2013年投产
华峰集团重庆福祥化工有限公司 16.0 计划2014年投产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5.0 计划2015年投产
唐山中浩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15.0 计划2013年投产
山西阳煤集团清徐化工新材料公司 14.0 计划2014年投产
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工公司 16.0 计划2015年投产
晟达化学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17.5 规划中
天脊集团天脊水泥公司 7.0 规划中
河北邢台旭阳煤化工有限公司 14.0 规划中
陕西延长石油兴化化工有限公司 7.0 规划中
广西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园 10.0 规划中
四川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 规划中
新疆天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7.5 规划中
山西太原化工厂 5.0 规划中
中国石化巴陵石油化工公司 20.0 规划中
江苏永鹏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0 规划中
需求持续增长
近年来,随着聚氨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己二酸的消费量稳步增加。2005年我国己二酸的表观消费量只有33.54万吨,2007年增加到49.04万吨,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表观消费量下降到42.98万吨,同比下降约12.36%。2012年的表观消费量为74.81万吨,同比增长约2.82%,2007~2012年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8.81%。与此相对应,产品自给率也不断增加。2005年为58.44%,2010年为94.65%,2012年达到 101.59%。近年来我国己二酸的供需平衡情况见表3。
2012年,我国己二酸的消费结构为:聚氨酯行业对己二酸的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64.0%,尼龙66约占23.0%,用于增塑剂等其他方面的消费量约占13.0%。
今后几年,随着我国汽车、家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公路、桥梁、机场、铁路、城市道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将有力促进我国聚氨酯行业的发展,进而拉动对己二酸需求的增长。预计2017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对己二酸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5.0万吨。
在汽车领域,由于汽车轻量化及减少油耗的要求,使尼龙树脂替代过去使用的金属部件及热固性材料成为趋势,这一概念已经开始渗透到世界汽车市场。同时,汽车发动机小型化也为尼龙66材料扩大使用领域范围提供了商机,持续增加的安全气囊配置需要大量的尼龙材料。在电子、电气领域,尼龙66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优异的电性能和高韧性、抗冲击性能,REACH、RoHS、IEC等新法规和条例的实施使其应用空间进一步增大,更好地解决了电动马达、高低压电器、连接器、插头、电线电缆等得品质及安全问题。尼龙66在建筑行业电器中的运用,可达到节能、绝缘、保温和无味等效果,使建筑环保、安全。这些领域都为尼龙66的需求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预计2017年我国尼龙66行业对己二酸的需求量将达到约25.0万吨。
在其他方面,己二酸酯类增塑剂是塑料加工的一类重要助剂,如己二酸二辛酯,这类增塑剂具有耐寒、耐油、耐水及耐久的特点,有永久性增塑剂之称,应用前景较好;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中也需要少量己二酸;此外,己二酸还可生产用于电子工业中(电容器生产)的己二酸铵、己二酸单酯等产品。由于酯类增塑剂产品种类很多,因此,该领域对己二酸的需求增长不会太大,预计2017年对己二酸的需求量将达到约10.0万吨。
预计2017年我国对己二酸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100.0万吨,其中聚氨酯行业仍将是推动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尼龙66行业是今后发展的潜在动力。而届时己二酸产能将超过250.0万吨,远远大于国内实际需求,加上2014年我国对进口己二酸临时反倾销措施将结束,国外进口己二酸也将对国内市场产生一定冲击。因此,今后几年我国己二酸市场竞争将十分激烈。
表3 近年来我国己二酸的供需平衡情况 万吨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自给率/%
2005 19.60 14.22 0.28 33.54 58.44
2006 20.00 18.23 0.24 37.99 52.64
2007 21.49 27.80 0.25 49.04 43.82
2008 27.00 16.23 0.25 42.98 62.82
2009 46.00 8.34 0.89 53.45 86.06
2010 66.00 6.84 3.11 69.73 94.65
2011 69.00 7.58 3.82 72.76 94.83
2012 76.00 3.38 4.57 74.81 101.59
新上项目需谨慎
1产能过剩,新建或者扩建装置应该慎重
随着聚氨酯等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己二酸的需求量仍将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但由于前几年己二酸价格快速上涨,高额利润的刺激使国内企业扩建和新建己二酸装置的热情高涨,新建产能不断增加,导致国内己二酸供大于求的局面正在逐渐形成,企业的盈利空间将大大压缩,市场竞争激烈。因此,除目前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外,不宜再继续盲目新上项目,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发展清洁生产工艺,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己二酸的生产主要采用硝酸氧化法,尽管该方法比较成熟,但该方法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污染物。随着节能减排措施的进一步实施和人们对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己二酸生产企业将面临节能减排方面的挑战。因此,应加大技术研究和开发力度,积极研究发展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己二酸生产过程中含酸废水和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中以30%的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氧化环己烯制备己二酸,条件比较温和,易于控制,收率也较高,对环境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另外,采用生物技术合成己二酸技术利用可再生的生物代替石油,是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有关企业应该加快这些技术的研发,尽快缩短我国已二酸与国际生产水平的差距,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3改变消费结构,增加尼龙领域的消费量
目前,聚氨酯行业是我国己二酸的主要消费领域,约占总消费量的64%,尼龙66所占比例只有约23%;而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己二酸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6,其中美国占比高达80%,日本也超过了70%。尼龙66作为高附加值的消费领域,未来将是推动己二酸市场发展的潜在动力。据统计,2012年我国仅尼龙66切片进口量就高达24.0万吨,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算上高强力纱、弹力丝、帘子布以及其他尼龙制品的进口,数量更大。己二酸、己二胺作为生产尼龙66的两大原料,当前发展相对失衡。己二酸大量过剩,己二胺却供应不足,由于己二胺原料——己二腈的技术长期难以突破,目前仍需大量依赖进口,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尼龙66的发展。未来己二酸行业在控制产能过快增长的同时,要逐渐改变产品消费结构,提高己二酸在尼龙66方面的消费比例。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尼龙用己二酸的消费,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可以适应国际潮流,有利于扩大己二酸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
4加快形成上下游装置一体化模式,延长产业链条
目前,我国己二酸行业除了河南神马尼龙、山东洪业、华峰集团等少数企业配套建有下游产业链条之外,其他生产企业存在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发展后劲不足的劣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获得丰厚的回报,因此最好配套建设下游生产装置,通过疏通上下游产业链、探寻新的消费增长点,来化解自身产能过剩。形成上游产品规模化、集约化与下游产品多元化、系列化和精细化的有效产业链,从而提高装置整体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5加快相关标准建设,为相关质量监督提供统一标准
虽然近年来我国己二酸行业不断壮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质量控制指标不完善,现有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己二酸产品的质量特性。比如,与国外巴斯夫、东丽、以色列等国家或者企业质量标准有较大差距,缺少熔程、UV透过率、可氧化物、熔融色度等指标;优等品控制值中灰分、铁、硝酸根等行业标准普遍比国外高;分析方法存在漏洞。比如,纯度分析时以样品中-COOH官能团的含量来表示己二酸的含量,无法区别戊二酸及丁二酸的含量;又比如,灰分分析时样品灼烧后的残留物含有铁、铜、钒等其他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都有可能在下游行业聚酯多元醇的生产中影响产品颜色,但现有行业标准中也未制订此类分析指标。这样不仅不利于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而且还不利于产品的出口。因此,加快国家标准的建设势在必行。
6加快高端下游产品的开发,增加企业盈利能力
目前,我国己二酸市场已经出现差异化细分,高端市场仍被国外企业垄断,虽然国内己二酸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相继投产,但是研发力量明显不足,核心技术仍旧掌握在英威达、罗地亚、巴斯夫、旭化成等国际巨头之中,在国内市场严重饱和的激烈竞争下,部分高端市场仍旧以进口为主。虽然高端市场只有3%~5%的市场份额,但是在恶性竞争的大环境下,发展高端产品仍是一种增加盈利能力的良策。
7积极扩大出口
我国己二酸产能过剩已成定局,今后除了增加国内消费之外,还应该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扩大出口,以缓解国内供需矛盾,促进整个行业健康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