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碳排放交易相继开市
本刊讯 近日,上海、北京碳排放交易相继开市。至此,国家确定的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中,已有深圳、上海、北京三地修成正果,此外天津和广东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也有望于今年底上线。
专家表示,碳排放交易市场密集开市,让我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交易市场,这给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户的石油石化企业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巨大的成长机遇。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11月28日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正式开市当日,碳排放权交易量4.08万吨,成交额204.1万元。先期参与北京碳排放交易的企业达到490多家,其中涉及燕山石化公司、东方石化公司和燕山石化资产公司等当地主要石化企业。
据了解,北京碳交易主要包括排放数据报告、第三方核查、配额分配、买卖交易和履约五个环节。在试点期间,北京实行的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下的配额交易机制,主要交易标的为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包括重点排放单位、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其他报告单位、符合条件的其他单位。允许参与主体通过项目交易获取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一定比例配额。京津冀晋鲁内蒙古6省区市已签订碳排放合作协议,区域联动治理大气污染,利用“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