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PP市场整体震荡后走高,部分厂家资源偏紧炒作成推动行情上涨主要因素,但高价出货压力亦拖累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11月初市场窄幅整理为主,下游工厂部分经过上月末本月初的阶段性备货,月初采购意向不高。且上游原料高价连涨,下游利润空间挤压严重,高价抵触情绪表现严重。上旬开始,随着部分石化控制放货,生产厂家如福联、中原石化仍停车检修,市场货源供应仍显紧张等因素,各地报盘均持续走高。但另一方面,但随着价格高处不胜寒,塑料制品加工商多表示:原料成本上涨过快过大,很难在短期内将涨幅顺利转嫁到终端用户身上,从而利润严重缩水资金链断流,故一旦PP价格进一步上探,多数中小型加工厂将减产甚至停车。
截至12月11日,PP拉丝级(华东市场,下同)主流成交12050~12300元/吨,外盘报价1525~1550美元/吨(CFR中国,下同);PP低熔共聚主流成交12500~12550元/吨,外盘报价1540~1580美元/吨。
后市分析
长期来看,进入冬季塑料厂年末资金压力较大,无心采购高价料,故实盘表现较弱。
综合来看,短期内在丙烯高成本及部分货紧下,PP价格将维持高位坚挺走高,但随着需求偏弱,12月上旬后PP价格或逐渐趋软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