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国际原油走势出现分化,布伦特先跌后涨,WTI则弱势震荡后走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力增强明显支撑布伦特,利比亚及伊朗问题使得供需面空好博弈,而高企的美国原油库存限制了WTI走高。截至11月28日收盘,WTI区间92.3~94.09美元/桶,布伦特区间110.86~111.31美元/桶。
影响因素:
供需面
全球石油供应: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10月份欧佩克和非欧佩克非计划停工将继续减少。预计2013年和2014年非欧佩克原油产量日均增长分别为160万桶和150万桶,其中北美2013年和2014年日均产量分别增长150万桶和110万桶。预计2013年欧佩克液体燃料日产量3590万桶,比2012年日均减少80万桶,而2014年日均供应量接近该水平。全球石油需求: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2013年全球石油需求日均9025万桶,比2012年日均增加110万桶,增幅1.2%。预计2014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9140万桶,比2013年日均增加110万桶,增幅1.3%。预计发展中国家2014年原油日均需求4575万桶,比2013年增加3%。由于日本和欧洲消耗量减少,预计经合组织2013年和2014年石油需求日均分别减少10万桶和20万桶。
库存方面
截至11月22日,美国原油和汽油库存增加,馏分油库存减少。美国原油库存量3.91416亿桶,比前一周增长295万桶;美国汽油库存总量2.10604亿桶,比前一周增长175万桶;馏分油库存量为1.10875亿桶,比前一周下降167万桶。原油库存同比高4.6%;汽油库存同比高3.1%;馏份油库存同比下降1%。原油库存远高于五年同期平均范围上限;汽油库存高于五年同期平均范围上限;馏分油库存低于五年同期平均范围下界。美国商业石油库存总量下降164万桶。炼油厂开工率89.4%,比前一周增加0.8个百分点。美国原油进口量平均每天771.8万桶,比前一周下降14.5万桶,成品油日均进口量177.8桶,比前一周增长19.9万桶。
后市分析
技术面来看,美国期油价格跌破盘整区间,日内继续走弱,有望进一步跌破长期上行趋势线。短期下行趋势非常强劲。
目前来看,供需面需要关注地缘政治因素,利比亚动荡的国内政局有可能再度威胁到油田生产和出口,同时伊朗在达成缓和协议后的表现也值得关注。另一方面随着冬季需求旺季逐渐到来,高企的美国原油库存或开始下降,对油价施加的下行压力也有逐渐减轻的趋势。经济面来看,中欧美数据齐齐稳健,良好的经济环境是拉动石油需求的保障,因此油价底部支撑较为稳固。
12月预计供需面和政策面是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供需面的焦点在于冬季需求提升及圣诞节假期带动的用油旺季,另外利比亚及伊朗局势也是不安定因素,而政策面主要是围绕美联储是否会缩减QE,我们认为暂不缩减概率偏大。当前美国原油库存依旧处于较高水平,在冬季需求尚未全面展开前仍会产生利空压制,12月上旬WTI可能会维持弱势盘整姿态,继续与布伦特保持宽价差。若12月美联储提前缩减QE,将产生重大利空;而若美联储继续维持QE现状,随着季节性需求的提升,12月中下旬油价存偏好预期,表现或相对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