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势而为 探享创新无限
——记陶氏化学创新之领先实践
□ 记者 薛洁
12月5月,陶氏化学公司(Dow)在上海陶氏中心成功举办了以“燃情创新,筑梦中国”为主题的第五届陶氏创新日活动。作为连接陶氏和合作伙伴的一个重要平台,陶氏创新日自2009年起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每一年的创新日上,陶氏员工与战略客户、商业伙伴、学术专家汇聚一堂,进行思想的碰撞、灵感的启迪,共同探讨、寻求创新解决方案。正如陶氏化学大中华区总裁黄祝龄(Peter Wong)先生所言:“在陶氏,我们坚信创新绝不仅是通过内部努力产生新的想法,还要通过与政府、企业和专家的外部合作来寻找更多潜在创新的可能。我们必须利用各种资源、技术专长以及结合多方合作伙伴的不同视角,将业务成果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从清洁的饮用水到新鲜的食物,从安全的道路和交通工具到节能建筑,陶氏,一家百年老店,始终以世界级的研发实力提供解决方案,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陶氏化学全球研发总监兼亚太区首席技术官姚维广博士如是称,“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渐匮乏、人口迅速膨胀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各方努力。汇聚各方智慧,凝聚创新力量,才是把握市场机会,创造最大价值的最有效方法。”
联合创新 开启创新全新模式
对陶氏而言,创新意味着合作。在公司内部,陶氏将技术实力、市场洞察和商业专长相结合,通过内部协作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公司外部,陶氏大力推行联合创新:与行业领军人物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更好地了解并预测他们的需求;与当地政府合作,以了解他们的首要任务,在满足当地人民群众不断增长需求的同时帮助政府更好地完成发展目标;与顶尖高校/研发机构合作,开发新方式来解决全球挑战。
说起“联合创新”,海尔即将推向市场的“省水洗衣机”不得不提。作为陶氏与海尔联合创新的最新成果,该产品最初的设想就是来自于2010年一次联合创新日中产生的创意火花。为满足洗衣机用户越来越注重省水功能的需求,陶氏科学家对材料配方和应用进行了成千上万次的筛选和改进。在材料配方以及应用方案基础之上,海尔的工程师们又根据材料的性质特点针对洗衣机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相应的结构设计和调整。历经三年多的时间,双方终于成功研发出了一款节水超过50%、除菌率超过90%的革命性的洗衣机产品。这款“省水洗衣机”充分发挥了陶氏在材料研发领域的专长,以及海尔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创新意识和设计开发能力,大幅缩短了产业链,加速了创新进程,凸显了“1+1>2”的效果。
陶氏还与各地政府积极开展市政用水领域的合作,以缓解可利用水资源匮乏的现状。2011年11月,由陶氏提供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一期投资2.7亿元建设日供10万吨中心城市供水项目的配套工程。水厂使用陶氏超滤膜元件及纳滤膜元件,净化当地含有微量污染物的地下原水资源,为鄂尔多斯市中心城区百万人口提供主要饮用水,同时还将市政和工业废水处理后作为生产用水加以使用。同期,深圳水务集团也正式启动沙头角地区市政水处理系统升级项目,采用陶氏的超滤膜技术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2012年3月,陶氏与深圳水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称双方将在水处理工程技术、工程设备及运营管理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
此外,陶氏还常跨出现有的领域,与世界顶级的人才和专家进行合作,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极具前景的新兴终端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和开创突破性解决方案的能力,如陶氏与复旦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资助合作研发项目并为教职人员、学生和学术技术设施提供支持。2012年,陶氏设立“陶氏-复旦联合材料研究中心”,以更好地把握新兴科技并将其应用于公司的战略领域。
体制护航 搭建完整创新框架
理念应先行,体制当跟上。陶氏不仅坚定践行创新,开拓创新新模式,更是构建了多种体制,为创新的实现保驾护航。据姚维广博士介绍,陶氏历来致力于贯彻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方式,主要依靠三个原则来确保创新是客户所需要的:第一,创新必须对客户有经济价值;第二,创新必须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第三,创新必须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为了把握亚太区宝贵的机遇,满足当地客户日新月异的喜好和需求,陶氏始终聚焦终端用户市场,并以市场价值链为基础来搭建平台,帮助解决现有的挑战。
回首陶氏在华的发展历程,就是其秉持“紧跟市场,服务客户”原则的生动写照。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陶氏就开始通过贸易代理机构在华开展业务。1979年,陶氏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首家办事处落户广州。1980年,陶氏上海办事处正式成立。2004年,上海成为陶氏大中华区总部所在地。2005年,陶氏宣布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世界一流的研发中心。作为美国以外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陶氏上海中心2009年3月开始运营,由一个现代化的研发中心及其他服务和辅助设施共同组成,占地10万平方米,拥有1800名员工和独立合同工。中心内共有80多个配备先进设备与技术的实验室,以及500名隶属于不同业务部门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与开发人员,涵盖核心研究、产品开发和技术支持等不同领域。在现如今唱响“中国梦”的新时代,陶氏又依照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所列的优先任务,把能源、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锁定为战略领域,将积极把握建筑围护结构、智能电网、非传统天然气、水资源基础设施和土壤修复等领域中所涌现出的高增长机遇。
此外,陶氏还采用相应的标准和创新管理系统,包括执行项目组合管理、人才管理等,来确保有效的项目执行和创新管道的实际产出,以及有效的投资回报等。
携手可持续发展 应对区域重大挑战
浓浓雾霾挥散不去,食品安全警钟频敲……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这两大问题对公众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根本上来说,解决这两个问题除了需要政府的投入、监督,行业标准和从业者道德水平的提高,公众意识的提升,更需要创新的力量和科技的突破。“我们在中国的创新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就是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致力于和客户以及产业链上的其他合作伙伴一起,为解决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方面”,谈及此处,姚维广博士充满感慨。
今年,陶氏带来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关于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新突破。METHOCELTM(美多秀TM)泡沫稳定剂47149是一款主要以纤维素为基础制成的食品配料,不含任何动物蛋白质,蛋白质含量仅为0.2%甚至更低,不仅能满足更多特殊人群的饮食需要,而且能在不影响口味与质地的同时,将脂肪含量减至12%。此外,与现有同类产品相比,该产品的打发率高出350%~400%,可以使生产过程更高效、更简便。围绕“高价值、高能效、好生态”的主题,陶氏今年推出了一系列水处理用的新产品,如IntegraFloTM超滤膜组件、FILMTECTM ECO系列反渗透膜元件、新型FILMTECTM反渗透家庭饮用水膜元件以及TEQUATICTM精密颗粒过滤器等,这些产品可用于提供更安全、更洁净的水资源,同时还可有效减少浪费并提高能源利用率,在节能减排和改善人类生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