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丙酮是“缺” 还是“不缺”
2014年4期 发行日期:2014-02-14
作者:zhoukan2012

 

丙酮是“缺”   还是“不缺”
 宋吉伟
  丙酮(acetone,CAS:67-64-1)也称作二甲基酮,是饱和脂肪酮系列中最简单、最重要的酮。目前几乎全世界的丙酮都是通过异丙基苯过氧化反应生产而来,同时联产苯酚。
  丙酮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主要用作溶剂以及制造各种合成材料。丙酮与氢氰酸反应所得的丙酮氰醇(ACH)是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MMA)的原料;丙酮也是制备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的中间体双酚A的主要原料之一;近年来以丙酮为原料生产异丙醇、甲基异丁基酮、脂肪族减水剂等产品也有了快速发展;在医药、农药方面,丙酮除作为维生素C的原料外,还可用作各种微生物与激素的萃取剂;除此以外,丙酮还可用作石油炼制的脱蜡溶剂、塑料溶剂以及涂料溶剂等。
自给率逐年增高
  建国初期,我国当时采用发酵法生产丙酮,后来随着异丙苯法工艺的引进,才实现大规模的合成丙酮生产,发酵法工艺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多年来,我国丙酮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对外依存度一度超过60%,这种状况随着最近几年国内大型酚酮装置的快速上马才发生根本转变。丙酮的净进口量由2010年最高峰时的75.1万吨降至2013年的48.9万吨。
  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9家丙酮生产企业,总生产能力已达到99万吨,全部采用异丙苯法生产工艺,产量达到73万吨。具体生产企业见表1。
应用领域广泛
  全球范围来说,丙酮最重要的下游应用包括直接用作溶剂、ACH法生产MMA、用于生产双酚A,分别占到总消费量的27%、24%和23%。在我国,丙酮的应用在最近几年显得更加广泛和多样,除了消费量最大溶剂之外,在MMA/ACH、双酚A、甲基异丁基酮、异丙醇/异丙胺、脂肪族减水剂、二丙酮醇等领域均有一定的消费占比,具体消费结构见图1。
市场逆势走强
  与苯酚连续下跌的走势不同,丙酮价格近年来持续逆势走强。其原因一方面是受益于近年来丙酮下游应用的百花齐放,使丙酮的全球需求保持平稳增长;同时另一方面是由于全球苯酚需求的低迷,酚酮装置开工率下降,使丙酮供应紧张导致的。2011~2013年我国丙酮价格走势见图2。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丙酮价格的牛市为挣扎中的酚酮生产企业带来了喘息的机会,但风险也在不断积累。近年来,以异丙醇/异丙胺、双酚A、ACH法MMA、甲基异丁基酮、二丙酮醇为代表的丙酮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以往丙酮原料价格的低廉,而这一前提已经彻底改变。
  更重要的是,丙酮下游产业中绝大多数都有多种竞争性的工艺路线,丙酮价格过高会使丙酮法路线失去竞争力,其它原料的技术路线就会取而代之,从而导致丙酮下游需求减少。
  2013年,丙酮法的异丙醇装置开工率进一步下降,总体开工率不足三成;丙酮法甲基异丁基酮开工率不足5成,ACH法的MMA装置开工率也只有六成左右。丙酮价格的持续攀升,使需求增长动力的减弱,丙酮能为酚酮企业带来的增值空间也将越来越小,甚至可能会引起需求的负增长,这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前景可期
  尽管如此,我们对丙酮的发展仍持有乐观的态度。因为随着未来中国大量新建产能的上马,预计丙酮供应紧张的局面将得到缓解,价格也将随着供应的增多而逐步下降。而这将使丙酮路线重新具有竞争力,从而带动丙酮需求的恢复和增长。因而我们预计,未来丙酮的价格不会因为供给的增多而出现长期持续下跌的局面,而会在一定的区间内保持波动的概率更大。
1   2013年我国苯酚生产企业产能及分布情况   万吨
            公司名称                区域    产能
中石化上海高桥石化                  华东    15.0
中沙(天津)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华北    13.0
中石化北京燕山石化                  华北    10.0
惠州忠信化工有限公司                中南    7.5
中石油吉林石化                      东北    6.0
蓝星化工新材料哈尔滨分公司          东北    4.5
山东利华益维远化工有限公司          华东    13.0
建滔化工集团实友化工(扬州)有限公司 华东    12.0
台湾长春化工(江苏)有限公司        华东    18.0
合计                                        99.0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