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石化热点看两会
2014年8期 发行日期:2014-03-07
作者:zhoukan2012

 

石化热点看两会
□ 本刊记者 李海娜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向会议作任内首份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提法,令人备感振奋。本刊记者采撷近两日的两会看点,与读者共同感受新一届政府为石油和化工行业规划的崭新发展轨道。
 
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任内首份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李克强指出。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这一全新表述,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政府工作报告》年年提及,但环境还是令人担忧。李总理没有回避矛盾,而且将其提升到与“脱贫”相当的地位,足见新一届政府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决心。
  节能环保行业位列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首,肩负着保增长和经济转型的双重重任。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节能服务总产值可突破3000亿元;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市场空间巨大;城镇污水垃圾、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超过8000亿元,环境服务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
  在去年8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文中也明确指出,资源环境制约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解决节能环保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意见》还提出,“十二五”期间国内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需达到15%以上,力争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值达到4.5万亿元的规模,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李克强提出,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重大水利、农业、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头作用。据了解,加大节能环保行业投资已经连续几年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随着政策的高度重视、监管进一步加强,节能环保及相关产业已经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
  就在两会召开前夕,一轮雾霾袭击了我国近七分之一的国土。《政府工作报告》回应民众期待,提出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完成环境治理硬任务。有两个具体指标: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
  石油和化工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较大的行业,在“十二五”前两年没有完成节能减排预期任务。今年,国家要“向污染宣战”,要像解决贫困问题一样解决环境问题,石油和化工行业必须知难而进、负重前行。
 
傅成玉:炼油化工产能过剩 中石化将改革页岩气全产业链
  “今天的钢铁就是明天的炼油”,全国政协委员、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参加经济界小组讨论时表示,目前我国炼油产能过剩严重。
  傅成玉称,我国炼油能力已经过剩,马上就严重过剩。2013年全国炼油能力利用率为67%。相比之下,钢铁产能虽过剩,其能力利用率仍有72%~75%。他表示,按照在建项目计算,到2015年,我国炼油能力将达到7.4亿吨,2020年将达到9.1亿吨,但平均开工率只有67%。再加上一些小炼厂(100多家,产能200万吨),我国整体炼油能力达到一亿吨。2013年我国规定油品要达到“国四”标准,我国还有20%的炼厂达不到这个指标。
  同时,化工行业产能也呈全面过剩态势。近年来,全球化工项目建设都对准中国市场。当前处于化工市场低谷,我国化工品消费年均增长4%~5%,但价格连年下滑。傅成玉呼吁政府降低出口关税,以利于降低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针对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今年要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傅成玉称好。他介绍说,目前我国黄标车仅占全部车辆的10%,但排放占80%。傅成玉表示,尾气排放是综合治理问题,与油、路、马达都有关系,单纯提高油品质量并不能解决尾气排放问题。他认为,国家应该规定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车辆就不能再生产。
  继此前拿销售业务开刀,破题央企混合所有制后,中石化下一个改革的目标已经确定为页岩气全产业链。傅成玉透露,要推进页岩气整个产业链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但业内人士分析,民资在非常规油气开发环节并没有任何优势,加之国内页岩气的设备研发、开发模式等问题待解,引民资进入该领域开发的难度较大。
  按照傅成玉规划,下一步,在页岩气的整个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包括开发、运输、销售以及其他可能增值的领域,都要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傅成玉还强调,这也是中石化作为中央企业,在能源开发过程中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非国有资本将涉足金融等七领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将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此前在两会中建议,非公经济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和领域,垄断行业的改革要有具体安排,特别是特许经营领域要有大的进展。
  李毅中所提的问题已经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所回应。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也明确提出,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实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
  李克强称,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而外界也猜测,政府将在今年会继续出台关于民资进入上述领域的落实开放政策。
  对于国资改革本身,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
 
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其中一条重要措施就是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在随后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次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虽然难度较大,但要在今年坚持推进价格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将是其中的重头戏。
  2013年以来,我国围绕资源性产品、促进节能环保推出了一系列价格改革措施。在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革的同时,对油品质量进行了升级,对油品实行了优质优价政策。汽油国Ⅳ标准已经全面实行,上海、北京、江苏的一些城市已经提前使用国Ⅴ的汽油,到2017年全国都要用国Ⅴ的汽油和国Ⅴ的柴油。
  徐绍史表示,今年要坚持推进价格改革。要总结完善阶梯电价,指导落实阶梯水价,适时出台阶梯气价政策。要继续放开一部分价格和收费的管理,暂时放不开的,要加快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促进节能环保的价格政策。
  一些代表委员表示,国家必须加快推进油气、煤炭等领域的价格改革,扭转资源过度使用、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局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认为,中国资源性产品当前的价格根本无法向社会传递资源紧缺、能源供应不足的信号。而且,中国较低的能源价格实际上还补贴了国际市场。由于能源成本低,出口产品中很多是初级产品和高耗能产品。
  代表委员们预计,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在两会后全面提速。据分析,油气领域的价格改革需要与行业改革同步,将促进天然气管网公平接入和开放,推动完善油气价格机制,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煤炭则需要推进税费综合改革,资源税从价计征也可能延伸到煤炭产品。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