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中国石化强势布局煤化工业务
2014年10期 发行日期:2014-03-21
作者:zhoukan2012

中国石化强势布局煤化工业务
□ 高 宁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迅猛发展,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焦点也从原来煤制甲醇、合成氨发展为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新型煤化工业务。随着国家能源替代战略的推进,原料多元化已成为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烯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2015年烯烃原料多元化率将达到20%以上。近年来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稳步推进,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国内几大石油巨头也把目光投向煤化工,逐步将煤化工业务纳入其战略发展轨道。本期我们关注正在开拓中的中国石化的煤化工业务。

石化巨头抢占煤化工领域
    中国石化作为世界顶级的大型石油石化公司,拥有巨大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当中国石化谋求向煤化工业务转型调整时,它开始在煤化工领域扮演起举足轻重的角色。
    中国石化的煤化工业务可以追溯到2002年。从2002年起,中国石化引进国外先进煤气化技术,陆续对其下属的金陵分公司、南化公司、巴陵分公司、湖北化肥分公司、安庆分公司及齐鲁石化公司等6家企业实施原料“煤代油”资源优化项目。其中金陵、南化、齐鲁选用美国GE公司的水煤浆气化技术(原美国Texaco公司技术),巴陵、湖北、安庆采用荷兰壳牌公司的干粉煤气化技术。6套煤气化装置全部建成投产,中国石化也由此接触到煤化工领域,并为发展煤化工业务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2012年9月底,中国石化成立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作为发展煤化工业务的惟一平台,负责煤化工业务的投资经营、项目建设和专业化管理,这标志着中国石化煤化工业务进入新的阶段。中国石化宣布,要用8至10年,发展成为煤化工领域的行业领先者,在煤炭资源清洁转化和高效利用上走在世界前列,使煤化工业务成为中国石化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石化规划了其煤化工未来目标,即在2020年前后实现“133331”目标,即用1亿吨煤替代3000万吨油气,实现煤制天然气300亿立方米,煤制烯烃300万吨、非烯烃化学品300万吨,煤制油100万吨。
    为了落实上述目标,推进煤化工业务发展,中国石化在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将在宁夏银川、内蒙古鄂尔多斯、安徽淮南、新疆准东、贵州织金和宁夏鹤壁建设6个大型煤化工基地,见表1。
  2013年,中国石化煤化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煤炭资源获取、重点项目建设和核心技术攻关上都取得明显进展。六大煤化一体化项目推进了前期筹备和工程建设工作,四个项目列入了国家“十二五”煤炭深加工示范规划。宁夏能化项目完成全部建设,即将投入商业化运营;内蒙古中天合创和安徽中安联合项目已开工建设;新疆、贵州等项目也在项目核准审批和前期工作上有实质性进步。
表1  中石化煤化工基地信息汇总
项目地点   项目名称           合资方                煤化工项目内容
宁夏银川 宁夏宁东项目 中国石化和国电英力   年产120万吨煤基多联产项目,
         特能源化工集团     23万吨乙炔/一氧化碳/脱硫剂
                多联产项目、30万吨醋酸项目、
              45万吨醋酸乙烯/10万吨聚乙烯
              醇项目、20万吨1,4-丁二醇/9.2
              万吨聚四氢呋喃项目
内蒙古  鄂尔多斯中天 中国石化38.75%、 360万吨甲醇、360万吨甲醇制烯烃、
鄂尔多斯 合创煤化一  中煤集团38.75%、    65万吨聚乙烯和65万吨聚丙烯
     体化项目  申能集团12.5%、     等
          满世集团10%  
安徽淮南 安徽淮南中安 中国石化与皖北煤电 年产170万吨煤制甲醇及转化60万
     联合项目         吨烯烃、年产60万吨乙二醇及相
              关衍生物等
新疆准东 新疆准东煤制 中国石化与新疆国 80亿方/年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
       天然气项目   有资产经营公司 
贵州织金 贵州织金煤化 中国石化和贵州水城 一期项目拟建设180万吨甲醇、180
     工项目    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万吨甲醇制烯烃(SMTO)、35万
                吨聚乙烯、35万吨聚丙烯等
河南鹤壁 河南鹤壁煤化 中国石化和河南煤化 年产180万吨MTO项目
     一体化项目    集团鹤煤投资有限
           公司 

技术体系屡获突破
    中国石化在煤化工成套技术方面也不断取得突破。继2009年购买美国合成油公司处于中试阶段的煤制油技术和设备,攻关GTL技术之后, 2011年10月10日中原石化60万吨甲醇制烯烃装置开车成功,S-MTO 获得成功,2013年采用中国石化技术的茂名石化煤制氢、扬子石化煤气化、湖北化肥煤制乙二醇陆续完成项目建设,标志着中国石化的煤化工技术体系不断完善。
    2014年1月10日,中国石化中原石化60万吨甲醇制烯烃(MTO)示范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按期建成并顺利投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标志着中国石化在煤化工领域的重大突破。此外,中原石化将MTO与OCC(催化裂解制烯烃)两项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工艺技术进行耦合,成为世界首套集成OCC的MTO工业装置,进一步提高了煤化工产业的竞争力。
    2014年1月23日,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建设的20万标立/小时煤制氢装置成功产出合格氢气,成为目前国内建成投产的单产能力最大的煤制氢装置。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于2011年9月开工建设,部分单元采用中国石化自主技术、
    2014年1月28日,中国石化扬子石化50万吨煤气化示范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产出了高纯度氢气。这是单喷嘴冷壁式粉煤加压气化(SE-东方炉)技术在煤化工项目中首次应用和示范,标志着中石化在煤气化技术领域的重要进步。该项目于2012年6月开工建设,一期总投资12.7亿元,是中石化的示范项目,气化、耐硫变换、低温甲醇洗等均采用了中石化的自主工艺技术。
    2014年3月6日,中国石化安庆石化壳牌煤气化装置连续运行达264天,再创粉煤气化装置运行的世界纪录。该套装置已连续四个运行周期超过150天,2013年全年运转时间首次超300天。
  此外,中国石化湖北化肥合成气制乙二醇工业示范装置也于2014年3月9日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产品,实现了“安全、环保、高效、依法”一次开车成功。该装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生产的乙二醇产品达到国标优级品标准,是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另一套煤化工装置,于2012年8月30日开工建设,2013年11月28日实现项目中间交接。

2014 保持高强度投资
   中国石化强势布局煤化工产业,未来将继续保持对煤化工业务的高强度投资。其六大重点项目的建设将持续推进:宁东项目将在2014年全面建成投产,成为中国石化第一个正式投用的大型煤化工项目;中天合创和中安联合项目已经进入施工建设高峰期,将进一步加快项目招投标、基础设计、详细设计、长周期设备采购和现场施工等;新疆能化和贵州能化项目尚处在前期工作阶段,将推进审批核准进程,及时启动相关的设计、长周期设备采购和现场施工等。
   中国石化将统筹考虑煤化工业务中的重点问题。在项目布局上,中国石化将进一步优化现有的项目布局,包括寻找在海外布局煤化工项目的机会;二是在项目产品结构上,煤制气、煤制油和煤制烯烃将得到统筹安排;三是统筹自主技术和对外合作,会经过进一步集合设计、生产和科研资源,加大与外部科研单位、企业等合作力度,加速形成煤化工成套技术体系。
   政策和环境将对中国石化煤化工业务产生特殊影响。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关精神,中国石化在2014年2月19日率先宣布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拟重组其油品销售业务,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而由于中国石化煤化工业务的突出特点就是多元所有制经营,其现有六个重点项目均为合资形式(中国石化控股或参股)。进一步拓展混合所有制形式,既符合中央的有关要求,也有助中国石化缓解资金压力,增强煤化工发展活力。
   此外,2014年中国石化将把HSE工作放到异常重要的特殊地位。煤化工项目的特点是产品线长,副产品多,而且煤化工业务中煤矿部分中国石化还缺乏管理经验,这对中国石化提出了新的挑战。预计中国石化将在煤化工项目的HSE工作上提出更高要求,充分发挥其人才和技术优势,确保业务的平稳安全运行。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