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战略·创新
“中国PX发展论坛”圆满落幕
□ 宫艳玲 吴军 薛洁
4月1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化工信息》周刊承办, CB&I LUMMUS、AXENS、UOP等著名化工公司协办的“中国PX发展论坛——责任·战略·创新”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石化联合会、中国工程院、环保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清华大学、IHS国际咨询公司等几十家单位在内的政府高层、行业权威专家、领军研究机构及企业高层领导,以及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几十家主流媒体在内的300余位代表参加了论坛。
切中热点 PX大会引发“石化声誉保卫战”
随着人们对安全环保、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绿色安全、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和新任务。作为化工行业中最典型的产品之一,PX由于各地陆续发生的公众抵制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一方面,PX的安全环保性、规划距离、工艺安全等科学认知问题困扰着石化地区的普通民众,波及到社会、政府、媒体、化工行业的“PX妖魔化”舆论亟需普及科学、全面、客观的公众认知,帮助实现地区政府、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PX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领域用途广泛,由于下游的快速发展,PX供应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进口依存度逼近50%,PX产业发展受阻和下游产业的快速扩张矛盾日益加剧,石化行业亟需规模、安全、可持续发展PX产业,以保障为国计民生提供必要的PX生产资料。
近日,由茂名PX群体事件引发的关注,再次将PX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因此论坛得到了众多媒体的高度关注,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科学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工业报、中国网、中国化工报、中国石化报等近50家主流及专业媒体全程参与并报道了论坛的各项议题。因此,论坛同期还安排了“科学认知、合理规划、稳步推进PX项目发展”的嘉宾访谈和“科普问答和访谈”等系列活动,针对PX的科普、环保、公众认知、政策、战略技术等各项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石化声誉保卫战”。
会上,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作为化工专业学术组织和权威的化工信息服务机构,向全行业发出成立“中国芳烃产业协作组”的倡议,旨在联合政府、地区、行业、企业的科学和公益力量,为社会和行业搭建良好的沟通和信息平台。论坛还发布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中国化工学会和《中国化工信息》周刊共同组编的科普读物《科学认知PX 解惑公共安全疑虑》。这本科普读物从民众关心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入手,从化学科学的专业角度,深度解读了PX产品、产业链、安全性、工艺水平及风险防范、公众认知等一系列问题。
高端权威 业界传达最科学理性声音
大会以“责任·战略·创新”为主题,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等高层领导出席并做重要讲话。
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PX作为重要的化学基础原料,直接影响多个生产领域,关乎国民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包括PX项目建设在内的诸多重大工程项目,是国家经济与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徐延豪书记在大会致辞时表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国民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必须通过若干的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来构成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这其中既需要企业发展基础主体作用,也需要政府的推动,以及科研机构的参与,更少不了广大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帮助。最近,PX项目在内的一些重要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公众的一些阻力,原因是综合的,多方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许多公众对相关的项目认识不够全面和准确,甚至产生了一些误解。业界,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全面准确地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
李勇武会长指出,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工业、农业、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环保、安全、责任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石,PX的发展困境引发我们对整个社会工业发展的反思。当前PX事件不断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我们有必要积极组织相关媒体、科普组织、社会机构,与民众一起,共同揭开PX的“神秘面纱”,普及PX科学、真实、客观的化学品属性,解惑公共安全疑虑中的种种问题;政府及地方各个层面,需要在风险可防可控的前提下,谨防误导,合理决策,加大信息公开化的力度,提前做好解释和信息披露的工作,通过提升公众认知水平推进石化产业地区的规划和发展;化工园区及相关企业,更要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深入思考当前PX的战略规划、技术创新、风险控制,高度保障PX项目的环保、安全和规模化运营,保障为国计民生提供必要的PX生产资料,同时推进石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在其“我国PX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的主题报告中指出,我国PX产业发展面临民众非理性的盲目抵制和原料不足两大挑战。曹湘洪院士指出,受近几年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发生的一些重大责任事故的影响,加上一些非PX专业的其他领域的专家缺乏科学依据的议论,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社会上流行着PX有毒、致癌等错误概念,PX恐惧症使规划建设的大型PX项目屡屡受阻。而从专业角度来看,PX及同类炼油石化生产装置的安全环境风险是可控的,而现代技术手段则能为有效控制炼油石化装置的安全环境风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通俗的讲,PX的毒性与汽油是相当的”,曹湘洪院士强调。此外,他还从PX工艺安全、毒性分析、防护距离、技术保障等多个层面分享了PX项目的科学知识。
为了全面解析PX产业所涉及的科学、产业及技术知识,大会主办方从科普、产业、技术三个角度分别设立了“PX公众认知及社会责任科普”、“PX战略规划及产业市场”及“PX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三大分论坛,力邀到各个层面的权威专家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副部长辛兵、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牟善军副院长、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曹凤中分别做了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PX在工程建设、生产控制、项目管理中的环保、安全性介绍”和“破解‘邻避效应’,以PX项目为案例探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问题”的主题报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首席技术顾问叶永茂介绍了“化纤暨涤纶工业的产业地位、动向特点及发展趋势”,中国石化集团石化科学研究院吴巍副总工、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孔德金副总工分别介绍了“芳烃技术发展及成套技术开发”和“PX生产中的侧链烷基管理及芳烃新技术研究进展”。此外,论坛还邀请了IHS国际咨询公司、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的相关咨询人士就全球PX供需、上下游战略投资进行了专业的分析。CB&I LUMMUS、AXENS、UOP、天津创举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也在论坛上推荐了他们在PX工程建设、生产控制和项目管理中的领先理念和经典案例。
大会副主席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杨元一,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李中等在会议中表示,在当前我国环境、安全的公众参与快速发展的阶段,加大信息公开化的力度,从科学的角度引导公众正确认知真实的化学工业,是维护整个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本届大会在PX项目获得高度热点聚焦的时期举行,对促进全社会对石化及PX产业的科学认知,解惑公共安全疑虑,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会呼吁各界人士,通过各方渠道,向全社会传达科学、客观的石化及PX项目信息,为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