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合成橡胶挥别高利润时代循道可持续发展
2014年14期 发行日期:2014-04-18
作者:zhoukan2012

 

合成橡胶挥别高利润时代循道可持续发展
□ 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 周文荣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合成橡胶产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产品品种牌号、装置能力和产量等各个方面均呈现全面较快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内橡胶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近几年因国内部分合成橡胶项目投资者对市场前景和投资收益过于乐观,以及受地方政府过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行业出现了一些品种同质化装置重复无序发展趋向,新增能力大大高于后续市场需求,装置能力严重过剩和主要原料配制失衡对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已经十分严重。挥别高利润时代,合成橡胶面临发展的“十字路口”。为此,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文荣向业界呼吁:合成橡胶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切不可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必须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
 
发展态势喜忧参半
  1在全球地位上升
  中国合成橡胶工业依靠国内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已形成基本产品体系完整的重要产业。我国主要合成橡胶装置总能力、总产量和消费量等指标均位居世界第一。
  2010年我国主要合成橡胶(不包括胶乳和特种胶)总产量达到241万吨,开始超过美国(196万吨)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国内装置能力339万吨,又超过美国(29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底我国合成橡胶生产能力达489万吨,约占世界总产能的27%左右,其中SBR、BR、SBCs和NBR等四大品种装置能力均位居世界各国第一。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我国合成橡胶在世界总量所占份额还会进一步提升。
 
   2装置规模扩展超高速
   20092013年的最近4年,是我国合成橡胶产业进入井喷式(或爆炸式)发展的时期,装置能力从2009年底的250万吨扩张至2013年的489万吨(表1),4年中装置能力增加239万吨,增长了95.6%,年均增长18.3%。
  国内合成橡胶工业化生产开始于1958年,而最近四年(2009~2013年)装置能力的增长量接近前50年发展规模的总和。
  在增加的239万吨装置产能中,丁二烯橡胶占44%、丁苯橡胶占24%、SBS系列产品占14%;其它为:异戊橡胶占7%,丁腈橡胶5%、丁基橡胶5%和氯丁橡胶1%,这4个产品装置能力在总量中占18%。
  除乙丙橡胶因缺乏技术来源,国内产能没有实质性增长外,各主要胶种的装置能力均增长了50%以上,如丁腈橡胶、丁二烯橡胶和丁基橡胶的产能分别增长了102%、183%和278%,同时异戊橡胶实现国产化技术首次产业化。
  国内苯乙烯系列热塑性橡胶(SBCs)的装置能力继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后也超过百万吨。这三大系列产品的装置总能力占合成橡胶总能力的85%以上。
 
  3多元化主体格局形成
  由于前些年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橡胶材料紧缺导致合成橡胶产业收益长期处在较高水平。吸引了多种所有制企业热衷于投资合成橡胶装置的建设,台资和外资、地方和民营企业,特别是民企于“十一五”后期开始大步进入合成橡胶产业。全国主要合成橡胶生产企业从2009年20家上升到2013年45家,其中两大集团公司外企业数量从8家增加到30家;全国装置能力从2009年250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489万吨。
  从2009年到2013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装置能力从120万吨上升到171万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73万吨上升到121万吨。两大集团公司(含关联企业)产能所占比例从77%降为60%;集团外企业装置能力从58万吨增至198万吨,所占比例从23%快速提升至40%。
  集团外企业,除目前暂时没有乙丙橡胶生产装置外,2013年其它各品种的装置能力所占比例已均在30%以上(表2)。目前装置能力仍保持增长势头。
 
  4新品产量增长明显
  全国合成橡胶产量从2009年196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298万吨,4年产量增102万吨,增长52%,年均增长11%。
  全国合成橡胶产量按企业分类2009年中国石化产量占50%,中国石油占26%,集团外企业占24%。2013年集团外企业产量上升到31%。
  丁二烯橡胶产品中,除正常生产镍胶、钴胶、锂胶以外,近几年又建成了多套稀土胶,全国总能力达10万吨以上;2010年以来建成异戊橡胶工业化装置共6套,总能力达16万吨以上;SBS系列产品增加了高档产品SEBS的产能;丁基橡胶产品中新增了溴化丁基橡胶生产装置和产量。2012年国内上述新产品的产量与2009年相比呈明显增长趋势,将成为今后产业新的主要增长领域。
  乳聚丁苯橡胶的环保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中的主流产品;溶液聚合丁苯橡胶开始应用于绿色节能轮胎,SBCs功能化专用化产品供应能力有较大增长,丁腈橡胶和氯丁橡胶的国产、高质、高档产品牌号正逐渐进入市场。
 
  5进口量冲高后下降
  随着国内新建装置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产量的增长,我国合成橡胶进口量持续增长的势头开始受到抑制,进口量从2010年达到峰值157万吨后呈下降态势(表3,图1)。
  随着产量的增长,合成橡胶的出口量也呈增长态势,但出口量在2011年达到历史高值后持续两年回落。如扣除保税区转口数量, 2013年实际国内产品出口量在生产总量中所占比例不足5%。
  年进口量在20万吨以上的产品有SBR、BR、IIR和EPR等4种,2013年进口量与2009年相比,BR、SBCS和NBR下降幅度较大,乙丙橡胶和丁苯橡胶中的高档产品进口增长幅度较大。各品种进口量构成比例变化见表4。
  2013年与2009年主要合成橡胶进口贸易方式见表5所示,2013年一般贸易量占比明显下降,进料加工贸易和保税区转口及货物的进口量占比明显增长。
  
  6国产胶市场占有率大幅上升
  近年我国主要国产胶种的市场占有率大幅上升,从2009年的61.6%上升到2013年的73.0%。在正常生产供应的产品中,除乙丙橡胶和卤化丁基橡胶两个产品外,国内其余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在65%以上(表6),虽然2012年国内丁基橡胶总体占有率只有24.5%,但其中普通丁基橡胶的国产市场占有率已达65%以上。
  在主要产品自给率大幅提升的同时,乙丙橡胶、卤化丁基橡胶、低顺丁二烯橡胶、溶液聚合丁苯橡胶等产品国内供给率还很低。
             1 我国主要合成橡胶装置能力         万吨
年份        2000    2005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装置能力    107     133     200     250    282  339   400  489
注:*2008年后的数据为年末装置能力。
 
                2 国内合成橡胶装置能力比例构成              %
年度 公司     BR   SBR    IIR    NBR EPR     CR     SBS      IR    小计
2013 中国石化   43  29    26     -    -     -       44      19      35
     中国石油   24  37    -      35   100     -       8      -       25
     其它       30  33    74    66           100     49      81      40
2009 中国石化   64  38   100     -   -      -       57      -       48
     中国石油   28  39           70   100     -       12      -       29
     其它       9  23    -      30    0     100     32      -       23
 
          3 我国合成橡胶进出口量              万吨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进口总量    120     147     157     145     143     153
主要胶种*   98     130     134     121     120     126
出口总量    10      10      24      29      22      21
 注:*不含胶乳和其他特种胶进口量
 
 表4 主要合成橡胶的进口量及占比变化  万吨
年份                    2013    2009
进口总量                126.2   130.1
各品种在总量中占比例/% 
SBR                     28.5   24.1
BR                      18.5   23.5
IIR                     19.9   17.3
EPDM                    18.6   12.5
SBCS                      3.4   9.8
NBR                      6.3   8.6
CR                       1.6   1.5
IR                       3.2   2.8
 
 表5 主要合成橡胶进口贸易方式      万吨
年份                    2013    2009
进口总量                152.8   146.8
主要胶种进口量          126.2    130
主要胶种进口贸易方式构成/% 
一般贸易                41.6   48.2
边境小额贸易             1.5    3.2
进料加工贸易            38.4   31.3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2.2    4.8
保税区转口及货物        16.3   12.5
 
 表6 2005年以来国产胶市场占有率统计    %
年份        2005   2009   2012    2013
丁苯橡胶    80.8   75.9   82.6    80.3
顺丁橡胶    83.5   63.8   78.7    80.3
乙丙橡胶    22.0   10.1   8.4     7.9
丁腈橡胶    22.0   30.4   61.2    65.9
氯丁橡胶    58.6   70.4   76.7    73.4
丁基橡胶    25.3   15.5   24.5    29.5
SBS         68.6   79.0   95.5    95.9
小计        57.1   61.6   73.5    73.0
 
高利润时代渐行渐远
  1装置能力发挥率持续下降
  持续多年的合成橡胶产能扩张规模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增长量,形成过剩产能,装置能力总体发挥率持续下降,已从2008年的84%逐渐下降到2012年的71%和2013年的60%(表7)。按胶种装置能力发挥率分析,2013年只有丁苯橡胶和氯丁橡胶装置还在70%以上,聚丁二烯橡胶装置降低到不足50%,而丁苯热塑性橡胶和丁腈橡胶装置在65%左右,丁基橡胶装置不到60%。
 
  2主要原料丁二烯供应失衡
  由于国内合成橡胶装置产能过快增长,部分新建装置缺乏稳定的丁二烯原料供应,造成全国丁二烯供需失衡,加上丁二烯产品本身在贮存运输过程的特殊性,近几年国内丁二烯市场频繁出现价格振荡。与苯乙烯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不同(见图2),2011年和2012年两年间,丁二烯市场价格经历了两次剧烈振荡周期,数月内每吨丁二烯价格涨跌万元以上,给正常生产带来极大困难。2012年初开始丁二烯价格持续回落,至2013年二季度市场价格狂跌至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的成本线以下,使2012年来刚投产的部分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装置被迫减负荷甚至停产,部分在建或拟建计划推迟或取消。
  
  3主要产品市场价格回落
  国际经济复苏缓慢使橡胶需求增长幅度减少,国际天然橡胶供应增量高于市场消费量增长,导致橡胶库存增长,天然橡胶国内市场价格从2011年初开始持续大幅回落,也带动了国内合成橡胶价格更大幅度的回落,并进一步影响着原料丁二烯的国内价格走向。 2012年下半年开始,长期盈利的合成橡胶企业经济效益出现大幅度下降,部分企业甚至出现经营性亏损,2013年经营亏损企业层面继续扩大。
  2013年我国进口合成橡胶到岸价持续回落,全年总体进口平均到岸价格在2012年同比下降8%的基数上,2013年又继续下降18%;国产合成橡胶市场价格持续回落,2013年底每吨丁二烯橡胶和丁苯橡胶市场价格与年初相比,年中降幅曾高达7000元,年末下降了5000多元。天然胶与合成橡胶主要品种——丁二烯橡胶和丁苯橡胶的价格变化趋势见图3和图4。图中显示,合成橡胶呈现较天然橡胶更为严峻的价格跌势,2013年国内丁苯橡胶和丁二烯橡胶与天然橡胶的每吨价格差扩大到6000~8000元。
  国内合成橡胶价格的回落,直接拉低了丁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和异戊橡胶装置的经济运行效率。产品价格持续回落和丁二烯原料价格波动,将合成橡胶产品利润空间压缩到很低,给新进入的合成橡胶生产企业的经营带来极大困难,企业经营亏损面继续扩大。
 
  4低增长率将成为发展常态
  目前合成橡胶同质化重复建设的趋势仍在继续,有些产品的投资项目在装置建成之时就将面临巨大的财务负担。丁基橡胶和乙丙橡胶虽然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较低,但仍面临同质化产品产能严重过剩的压力。未来两三年,全国合成橡胶总能力预计将达650万吨以上,大大超过国内市场需求量。
  今后合成橡胶市场需求的中、低增长率将成为发展常态, 世界天然橡胶供给前景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将更为密切。新进入的投资者,要十分重视产品的市场前景、竞争能力的分析,避免投资决策失误,
  合成橡胶行业大部分产品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回落,加上原料供应不匹配,新建装置的经济效益面临着严峻考验。2014年产能过剩的矛盾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将更为突出。
  由于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和生产量的进一步增长,同质化通用产品供过于求局面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合成橡胶长期获取高额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企业更要加强节能降耗和安全环保工作。随着国家强化节能政策,市场对合成橡胶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要求将日益提升。开发自有技术、形成具有特色的核心技术、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多生产高价值的专用牌号仍是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
 表7 国内合成橡胶装置总能力发挥率下降    万吨
年度   装置能力增加量    产量增加量   装置能力发挥率/%
2005        8              9.5            99
2008        35               2             84
2009        50              29             79
2010        32              44             85
2011        57              25.4            78
2012        60              16             71
2013        89              16             60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