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PX市场或将呈下行走势
□ 天津石化销售中心 张启生
供需矛盾陷入困局
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16家PX生产企业,总产能1066万吨,其中乌鲁木齐石化PX装置产能超过百万吨,为100万吨,是国内最大的装置,详见表1。
2013年中国PX总产能达到1066万吨,较2012年增长20.2%。2013年国内PX新增产能主要有漳州腾龙芳烃160万吨,福建炼化扩容10万吨以及海南海南炼化60万吨,合计230万吨。即使这样,国内PX供应依旧不足,对外依存度较高。
但是由于民众的不理解,导致目前在国内上马PX项目难度较大,后期仅有几套PX项目在国内有计划上马,但是2014年亚洲PX的新增装置项目还有不少,主要集中在日韩等地区。2014年亚洲计划新增项目见表2。
2014年亚洲PX将新增835万吨PX,其中中国有180万吨,占总量的21.55%。即使这样,国内PX供应在2014年仍显不足,进口仍是目前国内PX满足需求的主要来源。
PX作为重要的化纤原料,国内一直存在较大供应缺口,2008年以前,进口依存度一直在50%以上。2009~2013年由于国内有新建装置投入运行,PX供应状况得到一定改善,进口依存度有所下降。近年来我国PX供需情况见图1。
2003年至今,随着计划装置的陆续投产,国内PX产量持续增加。其中2008年产量较上一年激增一倍,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与之对应的表现消费量同样出现增加,整体产业市场得到健康的发展。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产能集中释放的前提下,实际产量却保持稳定上涨的态势,2009年产能激增并没有有效的反应在产量输出上。在产能以及消费量大幅跳升的前提下,产量的稳定上行使得市场逐步出现供应偏紧的态势。随着乌石化100万吨PX装置的投产,市场预期我国PX产能供应略显过剩,但2011年国内PTA新增产能400万吨以上,PX却没有新增出现,使得PX-PTA的供需矛盾渐显,2012年国内PTA的新增产能达到1000万吨左右,而PX的新增产能为400万吨左右,市场整体对PX的需求仍是供不应求,2013年PX扩能迈开了新的步伐,国内总产能终于破千万吨,但是随着下游PTA产能的继续增长,PX国内供需矛盾依旧未能圆满解决。
随着2014年亚洲PX产能的释放,国内PX供应矛盾会得到一定缓解,但是PX的进口量依旧维持高位,2013年国内PX进口依存度维持在52%左右。进口量维持在高位表明市场定价权依旧掌握在外盘价手中,后期外盘市场的货物价格仍将对于国内市场起到统治指导的地位。
表1 2013年我国PX产能统计 万吨
公司名称 产能
扬子石化 85
镇海炼化 65
天津石化 39
上海石化 85
金陵石化 80
洛阳石化 21
齐鲁石化 7
辽阳石化 75
乌鲁木齐石化 100
彭州石化 65
中海油惠州炼化 84
福建联合 80
大连福佳大化 70
青岛丽东 70
腾龙芳烃 80
海南炼化 60
合计 1066
表2 2014年亚洲PX新增产能统计 万吨
公司名称 产能 投产时间
三星石化 100 2014年
SK石化 100 2014年
印度信赖 125 2014年
巴基斯坦 90 2014年
新加坡 80 2014年
印度ONGC 90 2014年
沙特阿美道达尔 70 2014年
青岛丽东 扩容30 2014年
漳州腾龙芳烃 80 2014年
海南炼化2期 70 2014年
合计 835
进口保持高位
2013年国内PX进口量依旧保持高位,这与下游PTA产能及产量的扩增有密切关系。2013年国内PX进口总量在905.28万吨,出口仅仅18.11万吨。2013 年,我国PX进口主要来源地是东北亚地区,包括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总共占比73%。其他地区,东南亚、美国和中东有适量供应。2014 年,国内有部分PX新产能释放,国外也有不少新装置投产,供应格局预计更加复杂。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地区由于 PTA 关停较多,当地PX输出量增加较为明显,开始挤压日韩PX供应商的市场。年中至下半年,韩国PX装置投产较多,可能增加当地供应压力。从收发货地址来看,2013年进口总体显得较为分散,没有特别占主导的地区。2014年,新增PTA产能仍多,预计进口格局仍较混乱。2006~2013年我国PX进出口统计见表3。
表3 近年PX进出口统计 万吨
年份 进口情况 出口情况
进口量 进口均价/美元·吨-1 出口量 出口均价/美元·吨-1
2006 222.88 1080.44 2.52 1088.00
2007 290.31 1149.30 25.19 1110.00
2008 340.35 1217.19 44.79 1209.50
2009 370.53 941.65 33.33 937.40
2010 352.71 1037.00 20.97 1042.00
2011 498.20 1555.30 34.80 1520.23
2012 628.58 1551.40 19.22 1477.58
2013 905.29 1521.10 18.11 1520.24
需求持续增长
由于天然纤维增长有限,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将是化学纤维。未来10年,我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将保持,但出口增幅将放缓,下游终端需求将更多的依靠内需来拉动。近些年国内工农业、医疗、高科技、军事等领域对合纤的需求不断增长,成为合纤需求的新增长点。
基于以上分析,2010~2015年国内纺织纤维需求总量年均增长将在5%以上,同期合纤需求年均增长将为6%~7%。拉动PTA生产、需求快速增长。下游市场增长将进一步促进PX产业的发展,由于国内产能不断扩张,PX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将得到较大改善。2002~2013年我国PTA生产、消费统计见图2。
2002~2013年,随着PTA产能的逐渐增加,国内PTA进口依存度呈现逐年减少的走势,市场的表观消费量在2008年之前逐年增加,但是2008年以后PTA的表观消费量出现滞涨,这与下游聚酯产能的增量小于PTA产能的大幅度投放有着密切的关系。2011年,国内PTA总产能达到1990万吨,下游聚酯总产能达到3000万吨以上。2012年国内PTA新增产能在1000万吨左右,2012年PTA总产能达到3000万吨左右,2013年国内PTA总产能在3310万吨,但下游聚酯总产能在4105万吨,聚酯产能的增幅明显小于PTA市场的增速。
2014年将呈下行走势
2013年亚洲PX市场在经历了年初的高峰以后,基本从二季度开始都是呈现窄幅震荡的走势行情。一季度,亚洲PX市场尚能维持在1700美元/吨左右的高位,但随着二季度后期原油价格坚挺;同时受到今年几套新装置不断延期投产,使得市场由新产能带来的价格偏空预期始终存在;再加上混二甲苯持货商秉持看涨心态一味支撑MX现货价格高挺;以及PTA行业减产力度较大等因素综合影响下,PX价格也逐步出现下降的局面,这种震荡行情一直持续到10月中下旬。随着11月份下游聚酯行业限电减产以及PTA市场的疲弱走势影响下,PX市场价格又下一层,然后围绕在1400美元附近做震荡运行。但是临近年底,由于上游MX价格坚挺,加之PX-MX价差逐渐缩小,亚洲PX市场价格下行空间有限。截至目前亚洲ACP谈判已经破裂5次,中国PTA厂家在ACP谈判中的低位越来越凸显出来,现有的ACP价格模式也接受着市场的挑战。2013年国际PX市场走势见图3。
按投产进度来测算,亚洲PX在2014~2016年也将面临一轮扩能周期。虽然下游PTA产能也会同时期迅速扩张,且理论增速高于PX,但是PX原先良好的供需环节面临挑战,利润可能进一步挤压。由于个别时间段投产集中,也不排除在2014年,PX环节出现短期利润亏损的可能,但总体而言,PX可能在2014年仍会盈利。PX和PTA之间的斗争将比较复杂化。影响PX环节行情走势的,也不外乎成本和需求。成本端,原油石脑油和整个芳烃体系的强势与否是关键。鉴于全球经济复苏、央行支持经济力度和部分经济体改革推进,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预计难以大幅下跌,且石化环节总体投资进度慢于下游环节,芳烃体系可能维持偏强势地位。需求端,聚酯-PTA环节的运行状况也是关键,鉴于 PTA 环节过于臃肿,特别是聚酯环节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而聚酯和PTA基本都集中在中国,中国的聚酯,乃至终端纺织品和服装消费增长格局将会影响PX的真正需求。预计2014年PX的产能增速大于聚酯需求增速(2014年聚酯绝对需求增量预计可能只有230万吨附近,那么PX需求增量只有132万吨附近),因此从真实需求来说,PX在2014年大概率会面临库存上移。市场价格或将呈现一个下行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