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北方地区海盐春扒工作已经步入尾声,各大盐场目前正在统计实际收割结果。整体而言,海盐春扒结果预期良好,海盐收获较往年稳中有增。下游市场,6月氯碱装置检修相比5月略有减少,烧碱企业检修仍相对集中,纯碱企业稳定生产,但氯碱产品销售仍相对低迷,企业对原盐采购出现活跃性不高,实际商谈略震荡走低。6月国内原盐市场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是烧碱、纯碱市场不振造成原盐需求预期走低,两碱企业希望通过降低成本来提升产销平衡,造成原盐市场议价区间走低。其次是井矿盐装置整体开工相对较高,海盐库存大幅增加,湖盐销售半径受到交通运输的影响缩窄,原盐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企业与盐企的议价余地进一步增加。另外,6月煤炭等井矿盐生产原料价格趋势走低,相关盐企成本利好欠缺,后期企业开工逐步走低。进口市场方面,原盐数量相比5月数量锐减,但累计总量同比增加,而且到岸价格逐步走低,对北方及东部沿海地区仍具有到岸价格优势。同时,铁路运费的高企无疑为低迷的6月市场火上浇油,西部地区盐企销售半径被严重挤压;从全国整体区域来看,尽管原盐进口相比5月明显减少,但原盐产量却大幅增加,国内原盐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中。
后市分析
6月份,北方地区海盐集中上市影响到全国原盐市场的销售。由于当前氯碱企业销售仍显低迷,实际需求受到压缩,而盐企在成本因素考虑下,其销售半径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整体上来看,西北,西南地区盐企销售压力较为突出,盐企销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华中及华东地区受到海盐影响,近期生产有一定调整;华北及东北地区,氯碱企业相对消化稳定,实际销售相对压力较小。短期内原盐市场低迷状态仍将继续,而进口盐市场尽管6月出现叫大幅度下滑,但综合考虑总量仍同比增加,下游需求仍严重制约着原盐市场的调整。预计近期原盐市场仍将处于窄幅调整的窗口期。
利空因素:
①近期烧碱、纯碱市场低迷,原盐采购量不高;②春盐收获接近尾声,原盐库存量大幅增加;③进口盐数量到岸价格具有一定竞争优势,总量仍相对明显;④煤炭价格仍未走出低谷。
其他因素:
①自2月15日起,铁路运费每吨平均上调1.5分/公里;②据消息称,青海省湖盐资源税已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