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方面,国产标准胶(SCRWF)海南主产区电子商务中心成交平均价格为13330元/吨,环比下跌1390元/吨。云南电子商务中心成交平均价格为11803元/吨,环比下跌2263元/吨。上海市场平均价格为11600元/吨,环比下跌1852元/吨,最高价为12500元/吨,最低价为10800元/吨;青岛市场平均价格为11530元/吨,环比下跌1837元/吨,最高价为12400元/吨,最低价为10700元/吨;天津市场平均价格为11705元/吨,环比下跌1847元/吨,最高价为12600元/吨,最低价为10900元/吨。
国际市场方面,泰国RSS3平均价格为1711美元/吨,环比下跌188美元/吨,最高价为1840美元/吨,最低价为1580美元/吨;印尼SIR20平均价格为1558美元/吨,环比下跌120美元/吨,最高价为1640美元/吨,最低价为1470美元/吨;新加坡期货市场的到期RSS3现货月平均价格为1664美元/吨,环比下跌197美元/吨,最高价为1790美元/吨,最低价为1516美元/吨。
后市分析
宏观层面,受欧元区、俄罗斯以及巴西经济增长疲软预期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下调了0.2个百分点至3.8%,并指出全球经济“复苏仍在继续,但疲软且不平衡”。近期美元上涨对胶价起到压制作用,而美联储方面对于彻底如期退出QE较为坚决,这将坚定投资者持有美元的信心,美元指数仍有继续上涨的可能。国内方面,第三季度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增速仍处在适度、合理区间。但从PMI来看,指数走势仍然偏弱。
供给方面,东南亚主产国仍处于生产旺季,但天胶价格逼近甚至跌破生产成本引发生产商惜售,严重冲击橡胶产业。泰国、印尼、越南、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柬埔寨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联合应对,将天胶的底价设定在1500美元/吨,以对国内外胶价构成支撑作用。近年来天胶市场价格下跌,引发产胶国和橡胶组织干预胶市,均导致天胶价格强劲回升。此外,泰国批准了一项从10月22日起实施的橡胶收购计划,政府拟斥资300亿泰铢重建橡胶库存,也将对天胶价格构成支撑作用。
需求方面,目前疲弱的状态没有得到根本缓解,轮胎开工率下降导致橡胶用量减少,加之对经济前景担忧引发的投资收缩,橡胶市场的需求仍不容乐观。此外,受美国“双反”调查和俄罗斯反倾销调查的影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停止对美国的轮胎出口。预计未来轮胎企业开工率可能会进一步走低,不利于胶价止跌回升。
库存方面,9月底青岛保税区橡胶总库存降至15.41万吨。截至10月14日,总库存继续下降至14.38万吨。虽然国内保税区橡胶库存大幅降低至常规水平,但对价格的提振作用并不明显。
综上所述,10月份天然橡胶供应压力仍然较大,而下游汽车销售疲软,轮胎行业遭遇"双反"压力,整体供需格局并未发生明显改善。近期出现的一些积极因素可能使胶价出现短暂反弹,但整体仍将维持弱势运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