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O及MPPE需求领域亟待突破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杨军忠
聚苯醚(PPE或PPO)又称聚二亚苯基醚或聚苯撑氧,是1915年Hunter研究成功的。1954年美国GE公司的Hay采用氧化偶联法获得高分子质量聚合物,并于1967年实现工业化,其产量在工程塑料中占据第五位。
目前应用的大部分是改性聚苯醚(MPPE或MPPO)。MPPE广泛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家用电器、办公电器、精密机械、液体输送设备、纺织器材等,近年新的开发领域是建筑(如用于注塑屋顶板)和薄壁制品等。
虽然PPO仍被纳入五大工程塑料之列,但是其在中国的生产与消费情况很难与此匹配。
国内生产稳定
国内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上海、天津等地开展2,6-二甲酚的合成及制备PPO工程塑料的研究工作。2006年4月,中国蓝星作为国内惟一生产企业其间歇法PPO装置在山西芮城投入运营,产能为1万吨。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PPO原粉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装置开工率稳定在80%左右。2009年前后,该公司与韩国某企业签订了聚苯醚原粉的长期出口合同,年出口PPO7000吨左右。近年我国PPO原粉生产状况及预测见表1。
截至到2013年底,我国MPPE总生产能力将近15万吨,产量约7.5万吨。国内主要MPPE生产企业有GE塑料上海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超工程塑料(深圳)有限公司、旭化成塑料(上海)有限公司和惠州沃特化工材料有限公司等。
表1 我国PPO生产现状与预测万吨
项 目 产 能 产 量 开工率/%
2007年 1 0.60 60
2008年 1 0.80 80
2009年 1 0.80 80
2010年 1 0.80 80
2011年 1 0.80 80
2012年 1 0.80 80
2013年 1 0.85 85
2014年(E) 1 0.87 87
2018年(E) 1 0.87 87
市场缺口大
中国进口的PPO原粉的主要生产企业为沙比克(SABIC)和旭化成(ASAHI)两家公司。由于PPO及其改性产品没有独立的进出口税则号,仅在税则号39072090(初级形状的其他聚醚)中占比4.8%左右。2011~2013年,粗算中国进口PPO原粉量分别为1.91万吨、1.58万吨和1.46万吨。预计2014年进口量不会超过1.6万吨。近年来我国聚苯醚原粉进出口情况及预测见表2。
表2 2010~2013年我国PPO原粉进出口情况及预测 吨
年 份 进口量 出口量
2010 15800 —
2011 19050 7000
2012 15770 6300
2013 14640 6500
2014E 15500 7000
2018E 20000 7300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CNCIC预测
需求待突破
2010~2012年中国PPO原粉消费量在1.6万~2.1万吨区间内波动;2013年我国PPO产量为0.85万吨,净进口量为0.81万吨,表观消费量1.66万吨,同比2012年下降5.1%。
预计2018年PPO产量将不会超过1万吨,表观消费量约为2.14万吨,自给率达到40.7%左右。近年我国PPO原粉供需平衡状况及预测见表3。
PPO原粉无法单独作为工程塑料直接加工成塑料制品,需要与PS或HIPS、PA等共混成复合材料MPPE。目前国内最为常见的MPPE是PPO/HIPS、PPO/PA、PPO/PET等复合材料。由于长期以来PPO原粉价格一直高于诸如尼龙、PBT、PET等工程塑料,MPPE传统应用领域正逐步被其他工程塑料蚕食,因此表观消费量一直在8万吨左右徘徊。
2013年,在我国MPPE的消费领域中,电子电气行业约占63%;汽车工业占18%;办公设备10%;建筑等其他领域为8%。
PPO原粉的直接应用领域是生产MPPE。由于聚苯醚消费的特殊性,分析和预测其消费趋势,需要基于MPPE。我国MPPE聚苯醚各领域消费现状与预测见表4。
表3 2010~2013年我国PPO原粉供需平衡状况及预测万吨
年 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缺口 产量与表观消费量比率对外依存度
2010 0.8 1.58 0.65 1.73 0.93 46.2 53.8
2011 0.8 1.91 0.70 2.01 1.21 39.8 60.2
2012 0.8 1.58 0.63 1.75 0.95 45.7 54.3
2013 0.85 1.46 0.65 1.66 0.81 51.2 48.8
2014E 0.87 1.55 0.70 1.72 0.85 50.6 49.4
2018E 0.87 2.00 0.73 2.14 1.27 40.7 59.3
注:1. 表观消费量=产量+进口量-出口量;2. 缺口=产量-表观消费量。
表4 2008~2013年我国MPPE消费状况及预测万吨
应用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8 2013~2018年均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E) 年(E) 增长率/%
电子电气 4.9 5.1 5.1 5.2 5.2 5.5 5.6 6.0 1.8
汽车工业 1.1 1.0 1.2 1.2 1.2 1.6 1.7 2.3 7.5
办公设备 1.2 1.0 1.0 1.1 1.0 0.9 1.0 1.3 7.6
建筑等其他
领域 0.8 0.6 0.7 0.6 0.6 0.7 0.6 1.0 7.4
总计 8.0 7.7 8.0 8.1 8.0 8.7 8.9 10.6 4.0
价格将平稳运行
目前国内沿用的做法是关注典型MPPE专用料的价格走势,以分析该类工程塑料的市场变化动态。
PX9406是国内市场上常见的一种阻燃级别为V0、用于电子电器产品的 MPPE主流产品。SE1X是市场上常见的一种阻燃级别为V1的注塑级MPPE专用料。以这两种产品在华东余姚市场上的价格变化最能表征PPO近年来的价格走势。近年我国MPPE的价格走势见图1。
可见,从2008年至今,这两种PPO专用料的价位总体平稳。不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工程塑料市场的影响同样也波及到了MPPE产品。在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这段时间内,PX9406和SE1X一直低价位销售。近期的宏观经济调整也缓慢影响到了SE1X的价格,自2013年6月以来,SE1X的价位再次拉低到与PX9406更接近的区位,并平稳运行。
在未来三年内,我国MPPE的价格将以稳定为主,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市场价格34000~36000元/吨波动,预测结果见表5。
表5 2013~2018年国内改性聚苯醚价格预测元/吨
品 种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E) (E) (E) (E) (E) (E)
PX9406 34500 34500 34500 35000 35000 34500 34500 34500
SE1X 36000 36000 35000 35000 36000 36000 36000 36000
数据来源:CNCIC预测
结论
虽然PPO仍被纳入五大工程塑料之列,但是其在中国的生产与消费情况很难与此匹配。国内惟一一家聚苯醚原粉生产企业,装置开工率一直稳定在80%左右,实际产量稳定在8000吨左右,自2009年起每年出口韩国7000吨左右。
PPO的生产和消费局限在目前固有的领域,缺乏宏观政策推动这一工程塑料的应用拓展,未来中国的聚苯醚价格和消费需求不会有大的波动,其主要下游MPPE在新兴需求领域建筑方面或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