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粉行业启动“整合和升级”模式
□ 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 任敏 毕胜
2014年,全球经济依旧在低速中保持增长态势。强大的中国涂料市场已经为钛白产业培养出广阔的消费市场。为应对环保压力,广大的下游涂料、纸张企业也将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而他们的升级势必会对钛白行业提出新的要求,促使企业提高产品品质,实现转型升级。如何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把握机遇、顺势而为,这将是钛白行业面临的新抉择。
行业持续弱势运行
2014年1~4月,金红石型钛白粉延续了2013年2季度以来的弱势,价格一直在低位运行,一度跌至谷底至12000元/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黑暗的时光。4月份以后市场出现回暖,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企业库存降低,尤其是加上全球经济复苏拉动外需增长,带动金红石型钛白粉价格一路上涨。国内龙头企业四川龙蟒在4~8月期间曾5次上调价格,国内大部分企业也纷纷跟涨,至10月金红石钛白粉均价涨至13860元/吨。进入11月后,欧洲钛白粉市场的疲软,又传某国际一线品牌降价150美元/吨,对出口冲击较大,出口增速放缓,加上走出传统的“金九银十”后进入淡季市场,生产商库存压力渐大,纷纷通过降价加促销等优惠活动实现去库存。如11月初龙蟒近半年来首降300元/吨,月中再有最高500元/吨的优惠促销活动,下旬更是追加300元/吨,累计最大降幅达1100元/吨,大企业的“降价+促销”销售策略使得第四季度国内钛白粉市场利空气氛似霾,前期累积的2000元/吨涨幅目前已消耗过半。详见图1。
与金红石型钛白粉相比,锐钛型钛白粉价格要平稳得多,这主要是由于硫酸法锐钛型钛白粉出口相对较少,生产商之间竞争激烈、价格战明显。
进出口均呈上升态势
2014年1~10月,全国的钛白粉累计进口量为17.50万吨,同比增幅为10.7%;出口量为46.76万吨,同比增加43.0%。从外销市场来看,1~10月我国钛白粉出口量增长明显,出口单价在1~5月份呈现下滑,对应的出口量持续增长;5~8月价格趋于平稳,略有抬头。随着外销形势的利好,国内钛白粉纷纷提价,出口单价开始上浮,见图2。
项目进度延缓或搁置
两三年前公开的扩能和新建钛白粉项目一度多达28~30个,涉及的综合产能达160万~180万吨,如果这些项目都能如期交付,到2015年,我国产能将陡增至420万~440万吨。现实情况是,除几个氯化法项目和少数硫酸法项目以外,绝大多数项目处于进度延缓或搁置状态,有的已经取消。2013年内竣工并在2014年释放产能的硫酸法新项目只有宁波新福、攀枝花东方钛业、广西金茂、河南佰利联、广西大华和中核华原甘肃矿区基地。2014年竣工将在2015年释放产能的硫酸法项目有隶属于南京钛白的徐州钛白化工8万吨和中核华原旗下的安徽马鞍山金星钛白10万吨。
行业整合与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随着行情的急剧变化,加上严峻的环保压力,近两年,业内十余家以上不具长远发展力的小微钛白企业关闭、拆除,或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剩下48家生产商正常运转的工厂有56个,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之前大小混杂的无序乱象。
近两年来,业内有多家大中型钛白粉企业传出与重组有关的信息,主因都是和经济状况不佳有关,行业整合是必然趋势。2014年9月8日,佰利联收购亨斯迈TR52钛白粉相关业务;9月23日,中核钛白收购了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100%股权;10月27日,科斯特宣布收购江西添光钛白粉业务,(科斯特2013年产能近80万吨,是全球第三大生产商,江西添光化工产能为金红石型钛白粉5万吨、锐钛型钛白粉2万吨),此举或是国内外企业重组的一个开始。
当前与行业相关的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新环保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评估考核办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也即将出台。短期来看,中小型钛白生产企业受影响明显,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将被责令整改或直接关停;长期来看,有利于行业朝着节能、绿色环保、高新产业方向迈进。
氯化法是方向,硫酸法仍是现实根本
氯化法工艺是中国钛白粉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但由于缺乏核心的技术来源,要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还需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当前,业内正在经历行业发展的低谷,前两年上下热议的氯化法热度已经下降,现今试产中的氯化法项目只有云南新立、锦州钛业3万吨沸腾氯化、河南漯河兴茂三个。河南佰利联6万吨氯化法项目也将2015年初建成试产。氯化法的前景也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4个项目的实际运行效果。
硫酸法是中国钛白粉行业的基础和根本,当前的任务是做好环保和清洁生产工作;因地制宜,做好本企业、本地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工作,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实现整体效益;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等多种手段,实现产业升级,这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钛白工业之路。
未来市场有望回暖
在美国经济缓慢复苏、欧洲和中国经济在低部筑底待升的形势下,钛白行业有望回暖。钛白虽是一个小行业(2013年全行业的产值只有约300亿人民币),但用途面广泛,其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环境息息相关。从长远看,钛白粉的市场增长将稍高于GDP,预测未来3~5年的钛白行业的平均增长率将达到5%~10%,其中不排除阶段性的波动起伏,总体稳中有升。产能过剩仍将是行业要面临的突出问题,再加上环保政策的趋紧,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