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环保 铁腕治理要“任性”
□ 芳 草
动真碰硬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环境污染治理决心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Ⅴ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了要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我们一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开发利用页岩气、煤层气。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从去年的“出重拳”到今年的“铁腕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措辞严厉依旧:一方面彰显中国政府在治理环境问题上“动真碰硬”、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显现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此外,备受关注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也首次出现在报告中。同日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提出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深入落实“大气十条”,实施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些表明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日益严峻的大气、水、土壤污染形势,并且已有应对之策。在环保部南京环科所所长高吉喜委员看来,相比已经得到足够重视的空气污染问题,从长期危害性和治理难度等方面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问题更值得关注。
多管齐下 化工行业力挺环境治理
化工行业作为环保敏感行业,近年来已经开始探索、实践更加绿色、环保的发展模式。随着今年新《环境保护法》的正式实施,尽管相关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不小,但是行业普遍认为环保高压能够倒逼行业优化升级,加快行业的结构调整。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也将为化工行业在新能源发展、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复等领域开拓新的发展机遇。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曲风臣和吴晓峰表示,长期来看,加强节能环保已成为石化企业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的驱动力,有利于整体行业朝向节能、绿色环保、高新产业方向发展。
两会期间,来自化工行业的代表纷纷力挺要切实落实环境污染治理,并提出要加强环境监察,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在化工领域,污染治理一方面是末端治理,通过投资建设和运营环保设施实现“三废”达标排放。环保设备的一次性投入,加之不菲的日常运营费用,都完全计入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改造工艺,从根本上降低生产的污染排放。往往绿色工艺的研发需要历经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艰辛攻关才能取得成果,研发投入巨大。
然而,以往由于环保法规的不到位以及执法的不严格,靠牺牲环境来降低产品成本、以低价参与市场竞争,使一些注重技术进步、环保投入大的企业得不到应有回报的事例屡见不鲜。据了解,在染料行业,就长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国是世界染料生产大国,染料产量占全球60%以上。染料生产长期依赖传统技术,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染料行业存在低技术含量、小化工厂林立和分散布局的现象。一些产品由于分散生产,很难形成步调一致的环境监管;一些严重污染的企业则不断“迁徙”到环境监管薄弱的地区,造成污染的扩散。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伟祥认为,染料行业的污染现象和不良风气已经严重影响了行业的进步。他呼吁要依法推进环保反腐、提高企业环境违法成本、建立重点产品的准入制度,同时强化精细化工企业布局。
除了自身的清洁生产以外,化工行业作为基础行业,化工材料的进步将为能源发展、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行业提供有力的支撑。
治理雾霾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备受关注。但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在续航能力、安全性、充电时间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电池技术能不能取得突破,是决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根本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化工材料和技术的配套。据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兰荪介绍,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于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化工企业尤其是材料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锂离子电池目前的问题在于正负极材料等方面不过关,而燃料电池的主要难点之一是催化剂,目前使用的催化剂过于昂贵。同时,电池隔膜的性能问题也比较突出。在这些方面实现突破,化工企业、化工科研单位大有可为。除了新能源汽车,汽车的轻量化、绿色轮胎、燃油添加剂等也是减少机动车空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在实现粮食产量快速上涨的同时,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农田受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污染严重,如何开发低毒性、环保的农药、化肥产品,是发展绿色农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近年来随着地膜覆盖技术在各地的广泛推广,由于回收率不足10%,农田“白色污染”逐年加重,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隐患之一。因此,开发和推广新一代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任重道远。
一部《穹顶之下》的纪录片引起了无数普通民众对环境保护的共鸣,两会对环保的重视为人们带来了更多希望。期待在国家的重拳铁腕之下,通过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为未来打造一个清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