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MDI行业前景乐观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张月
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生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可用于制造硬质泡沫保温材料、高性能软质泡沫塑料、反应注射成型制品(汽车仪表板、方向盘)、胶粘剂、涂料、合成革等。
产能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MDI产能增长迅速,已成为世界MDI第一生产大国。由于下游聚氨酯行业的旺盛发展,激发了MDI装置建设的一轮高潮。2004~2014年,国内MDI总产能由12万吨发展到234万吨,产能扩张接近20倍。2006年产能超过50万吨,2008年过100万吨,2012年过150万吨,2014年达到234万吨,基本以2~4年新增50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
2014年我国MDI生产企业共3家,分别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60万吨)、拜耳(上海)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50万吨)和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24万吨)。
2015年我国MDI新增产能仅有巴斯夫重庆40万吨项目,预计二季度投产。未来亨斯迈有意向在上海扩建一套25万吨MDI装置;拜耳(上海)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新建一套50万吨MDI装置。2015~2020年我国MDI新增产能预计达154万吨,详见表1。
表1 我国MDI新建、拟建项目 万吨
生产企业 地址 新建产能 备注
巴斯夫 重庆 40 计划2015年投产
上海联恒 上海 24 计划2017年投产
万华化学 烟台 40 规划
拜耳(上海)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50 规划
合计 154
MDI市场缺口逐年下降
随着MDI产能不断增长,我国MDI自给率不断提高,市场缺口不断下降。2004年缺口为30万吨,大约75%的国内需求由进口货源满足;2014年国内MDI进口量为42.3万吨,出口量39万吨,缺口3.3万吨,供需趋于平衡。2004~2014年国内MDI进出口量走势见图1。
虽然MDI行业整体供求关系正从紧平衡向弱平衡转换,但不同的产品间差别较大。2014年我国纯MDI进口量为10.6万吨,出口量5.1万吨,仍呈供不应求状态;而聚合MDI进口量达31.8万吨,出口量33.9万吨,供略大于求。
2014年我国纯MDI进口量为10.6万吨,与上年持平;出口量5.1万吨,同比降低7.3%。2004~2014年,我国纯MDI进口量基本稳定在10万~14万吨,而同期出口量逐年递增,从不到200吨增长至5万吨以上,年均增长率达76%。
2014年我国聚合MDI进口量31.8万吨,同比下降10%;出口量达33.9万吨,同比上涨48%。2004~2007年聚合MDI年进口量呈上涨走势,主要因为国内市场供不应求。2004~2014年聚合MDI年出口量逐年递增,从不到7400吨增至33.9万吨,年均增长率达47%。
市场价格两极分化
MDI市场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生产厂商是价格的主导者,需求是价格波动的主导因素。国内纯MDI市场成熟,未来增长趋缓,同时市场暂时呈供不应求状态,未有明显的新材料替代品,对纯MDI需求属于刚需。国内聚合MDI原有主流下游市场——冰箱、冰柜行业已比较饱和,其他应用领域——建筑保温材料、汽车、涂料和胶黏剂等都存在替代其他产品的巨大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聚合MDI面临的主要是与替代品的价格竞争,在产能充足的情况下,降价将带来总需求的较大提升。
1.纯MDI价格震荡上涨 2014年我国纯MDI价格整体呈上涨走势,一季度价格小幅下跌,二、三季度上涨,四季度回落,年平均价格为21038元/吨,同比上涨5.9%。2014年纯MDI价格处于历史高点,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纯MDI行业结构决定了供应商控价能力强,且市场仍呈供不应求局面。
2015年1~4月纯MDI价格仍呈上涨走势,4月月均价为21000元/吨,环比上涨2%,同比上涨1%。预计未来纯MDI供需局面和行业结构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价格仍将维持高位。
2.聚合MDI价格持续下跌 2014年我国聚合MDI价格仍呈震荡下行,呈阶梯式下跌,一季度价格上涨,二季度下跌,三季度反弹,四季度再次下跌。与2013年走势相同。2014年平均价格为15720元/吨,同比下跌4.8%。尽管2014年聚合MDI价格较低,但仍高于历史低点,这主要因为MDI行业集中度高,供应商控价能力较强。
2015年1~5月聚合MDI价格延续震荡下跌走势,5月月均价为13475元/吨,环比下跌2%,同比下跌13%。
未来发展仍具潜力
我国MDI企业正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建设世界级产业基地,预计2020年国内MDI总产能在298万~388万吨。按年均增长率7%计算,预计2020年国内MDI总需求量将达285万吨,如果不考虑进出口,开工率95%~73%,对化工行业来说开工率依然较高,并未达到产能过剩。现在国内MDI生产企业仅3家,未来新增生产企业的可能性较小,属寡头垄断,企业有能力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因此预见MDI行业前景依然乐观。
中国化信产业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化信产经院)是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旗下专门负责石油化工产业咨询和战略咨询的服务机构,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强大的咨询团队和严谨科学可靠的分析方法,多年来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市场研究、竞争力分析、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规划咨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建设项目后评价等咨询服务。客户包括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银行、证券公司等。为客户提供全面、完整的解决方案,提升客户价值。
除单客户服务外,中国化信产经院每年对上百个重点产品和热点行业进行研究,并提供多客户报告,报告章节包括:发展概要、经济与能源、工艺技术概况、世界供需现状与预测、国内生产现状与预测、国内消费现状与预测、中国贸易情况详析、上下游发展状况、价格分析和预测与价差分析、供求平衡预测。研究范围涵盖炼油、有机化工原料、聚合物(塑料、橡胶、纤维、有机硅、有机氟、聚氨酯等)、化肥、农药、无机化工材料、替代原料、替代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