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监督抽查合格率提高
本刊讯 农业部近日公布了2015年第一批农药监督抽查结果。本次抽查、检测农药样品1086个,其中,合格样品956个,合格率为88.0%。比上年农药监督抽查总体合格率(85.7%)提高了2.3个百分点。不合格样品130个,不合格率为12.0%。其中,检出假农药(标明的有效成分未检出或擅自加入其他农药成分)74个,占检测样品总数的6.8%,占不合格样品的56.9%。
从监督抽查情况看,质量不合格产品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标签标明的有效成分未检出。标签标明的有效成分(或其中一种有效成分)未检出的产品有30个,占质量不合格产品的22.9%,属于假农药。二是擅自添加其他农药成分。抽查的产品中擅自添加其他农药成分的50个,占质量不合格产品的38.2%,属于假农药。其中,擅自添加高毒农药的9个,占18.0%;擅自添加菊酯类农药的5个,占10.0%;检出克百威、硫丹等限用农药成分的9个,占18.0%。三是有效成分含量不足。产品中含有标明的有效成分,但达不到标准要求的56个,占质量不合格产品的43.1%,属于劣质农药。其中,一种或总有效成分含量低于标准规定含量50%的产品29个,占劣质农药产品的51.8%。四是部分抽查产品的生产企业难以确定。检测的1086个产品,经标称生产企业确认,其中110个产品的标称生产企业确认不属于其产品。这110个产品中,质量不合格的70个,不合格率为63.6%,占本次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样品总数的53.8%。
农业部要求对监督抽查中标称生产企业确认为假冒其名的农药产品,要全面加强监督检查,责令经营者下架假冒产品,并立案依法查处。生产企业所在地农业部门要及时到企业成品仓库核查、抽取相应样品进行检测,发现违规行为,依法组织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