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电商2.0重构价值链
□ 找塑料网CEO牟斌
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4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在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当下中国经济创新商业模式、构建新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引擎。在“互联网+”这一强大引擎的推动下,传统行业将不可避免地迎来一场互联网化的变革,许多人称之为产业互联网浪潮,而随着一批塑化电商2.0平台的兴起,塑化行业已经进入到了这股浪潮的中心。
一、 高耗低效催生塑化电商2.0
长期以来,塑化行业流通都需要经过层层的经销渠道,造成了贸易环节繁复、价格波动过大、行业数据不完整、信息极度不对称等问题,降低了整个行业的运转效率,社会资源损耗大。
这种模式在个人消费和小商品批发领域都已被互联网所颠覆。我们熟知的京东模式,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搬货的游戏,传统的零售模式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3~5级经销商,意味着货物要被搬3~5次,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消费者的最终购买价格也较高。而通过京东的平台,商品只需从厂家到京东仓库,然后就可送到消费者手中。甚至利用京东的大数据,厂家可以直接将商品发送到消费者手中,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都实现了扁平化,大大提升了流通环节的效率。
作为生产资料,塑化等大宗商品领域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扁平化意义更为重大,互联网模式的引入无疑可以有效实现这个目标。早期互联网在塑化行业的应用只局限在信息层面,可以称为“黄页模式”或“1.0模式”,产业上下游通过网站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供需信息,解决了信息的不对称,但并没有深入到交易环节。近年来,在互联网环境不断成熟、支付手段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大力支持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塑化电商2.0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在2.0模式中,电商平台不仅展示供求信息,而且还深度参与交易环节,力求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统一。
二、 大数据是核心竞争力
在塑化电商 2.0模式中,大数据成为配置资源的核心要素。用大数据来分析指导交易,用数据来监控交易行为可以做到精准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提高交易效率。同时,利用积累的数据,电商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仓储、物流、金融在内的一站式服务,推动塑化全产业链的资源优化配置。在未来,通过产业大数据的整合,还可以协助塑化生产企业实现C2B的定制化生产,同时通过大数据的整合指导,帮助线下产业实现结构调整升级,合理配置行业及社会资源。从生产到市场再到终端,再从终端反哺上游生产,形成完整的塑化电商生态圈,重新构筑塑化产业的价值链。
因此,2.0模式的塑化电商平台都将交易数据作为核心竞争力。为了提高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力,组建专业数据处理团队,设立功能完善的数据中心对于提高电商平台的竞争力十分关键。未来,这些平台不仅仅是电商平台,更是大数据平台,这些数据对整个塑化行业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三、 以在线撮合服务切入交易环节
不同于小商品交易,塑化等大宗商品交易存在金额大、环节繁杂、风险高等问题,加之传统行业的B2B电商发展时间短,互联网环境的发展相对滞后,淘宝式的全流程在线交易对于现阶段的市场还难以接受。这种形势下,如何切入交易环节,实现数据的积累成为塑化电商平台的首要问题。
在线撮合服务可以更直接更便捷地切入塑化行业的交易环节。塑化价格频繁波动,下游客户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寻找供应商沟通、比价,费时费力,而撮合交易服务就能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专业的塑化交易人员利用IT系统和大数据系统,快速帮买家进行比价,匹配出最符合客户需求的货源,促成交易,从而为上游供应商建立稳定销售渠道与平台,为下游采购方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便宜的货,减少了塑化行业的交易环节和交易成本,提升了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平台也积累起了大量的有效交易数据。
四、 靠IT系统决胜负
撮合交易、大数据、服务质量……这些都离不开IT系统的支撑。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发展来看,IT系统在其中经历了配合、驱动、引领三个阶段。在最终的引领阶段,线上功能的推出将带动整个线下业务的调整和发展。而塑化电商平台的竞争也将是IT系统的竞争,谁具有了强大的IT系统谁就能在竞争中获胜。
目前找塑料网已经完成了电脑、手机多屏布局,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发布采购信息,而且还建立了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说进入了驱动阶段。借助这些技术手段,交易员能够迅速实现上下游资源的匹配,交易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客户的交易时间、交易成本也大幅降低。
塑化行业已经进入“互联网+”的滚滚大潮中,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正在被互联网解构又重构,各类塑化电商平台也层出不穷,相信2016年格局将最终形成。届时,只有以技术和服务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价值的平台才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