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两化融合大潮涌动 石化行业转型路在脚下
2015年40期 发行日期:2015-10-16
作者:zhoukan2012

两化融合大潮涌动 石化行业转型路在脚下
□ 本刊记者  魏坤
  随着世界能源结构的深度调整,中国石化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压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的历史阶段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行业转型成为大势所趋。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实施,石油化工行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的脚步将加快,这为行业借力两化融合实现转型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国已有不少企业试水两化融合,实现了降本增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那么,当前我国两化融合有哪些机遇与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15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上,本刊记者走访了业内专家。

两化深度融合  助力行业转型
  当前,石化产品的需求下降、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要素推动日益减弱、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今年上半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5万亿元,同比下降5.7%;利润总额3132.1亿元,同比下降25%;进出口贸易总额2653亿美元,同比下降21.7%,行业各业务版块的投资额更是出现多年来的首次下降,行业转型迫在眉睫。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认为,要做好石化行业的转型与升级就要加快提升传统石化生产制造与工艺模式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转变。
      在谈到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要性,以及两化融合的主要任务时,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指出,制造强国要求我们的石油化工行业要切实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精神,以绿色低碳作为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作为主要驱动力,做到产品结构高端化,努力推动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将我国发展成为石油化工的强国。与此同时,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深度融合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潘爱华强调,结合我国石化行业的实际,工信部今年两化深度融合的主要任务和着力点包括:第一,系统制定推动行业两化融合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两化融合的步伐;第二,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智能核心装置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做大做强高端产业;第三,启动化工园区试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第四,推动农资电商发展,重组市场定位和产品,实现利益最大化。

建设智能工厂  创新营销服务
  当前,两化融合有两大重点,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改造传统行业,包括提升生产与工艺模式的智能化水平,以及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水平;二是借助两化融合升级服务水平,使石化行业从单一的制造向“制造+服务”的方向转变。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信息化管理部主任李德芳表示,在两化融合的推进过程中,智能工厂的建设必不可少。2013年,中石化选择燕山石化、茂名石化、镇海炼化、九江石化4家企业开展试点工作。经过近3年的智能化建设,试点企业生产营运管理的自动化、可视化、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促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果显著。通过智能工厂的建设,2014年中石化累计增效8.8亿元,通过多周期计划优化,深度优化应用,年增效益2000多万元。
  李德芳指出,工厂智能化建设的成效体现在:一是实现在线优化,减少产品质量冗余。九江石化在被列入智能工厂试点企业后,2014年的综合效益达2.2亿元,员工总数减少12%。二是实现自动化、移动化。例如,燕山石化的“黑屏操作”模式,不仅降低了劳动生产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应急响应效率。三是实现能流可视化,能效最大化以及在线可优化。通过对锅炉、蒸汽管网、瓦斯管网等工况进行实时监测,促进了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使燕山石化2014年能源优化增效近千万元。四是通过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实现施工作业现场闭环管理,提升了检维修决策能力和设备管理水平。九江石化对此推出了移动签发作业许可票证,从而实现了现场动火作业审批的“定时、定点、定人、定票”等。
  此外,李德芳认为,未来石化商业的发展模式需利用电子商务营销,从大宗商品传统的营销模式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新商业模式,促进营销服务创新。同时,要借助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实现物流全过程监控,他还特别强调了由于危化品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物流监控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隐患治理及相关管理水平。通过化工销售物流管理系统与铁路车辆信息集成,可实现100%的危化品运输业务的实时监控。
      在谈到建设智能工厂的必要性时,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助理高阳也认为这是现代工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两化深度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工厂智能化能够使企业生产运营具有全面感知、分析预测等能力,是一种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生产制造模式。

试水互联网+  搭上转型快车
  传统石化行业的发展一直遵循着大规模生产、生产型制造和要素驱动的老路子,高额的生产成本仅能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单一且标准化的产品。因此,为了响应《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并满足石化行业智能化发展的需求,“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及其创新驱动等优势都在吸引着众多石化企业开始搭上这班转型的“快车”。

  例如,在中石油与腾讯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双方约定将构建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各自的战略资源、优质渠道和核心能力,拓展与客户的沟通渠道,推动双方业务的提升与发展。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业务开发与推广、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媒介宣传、线上与线下联动(O2O)业务、地图导航、医疗、旅游、团购、用户忠诚度管理(积分会员管理)、云服务、大数据应用与联合营销等领域探索开展合作,通过充分发挥双方核心能力和战略资源互补优势,共同推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以及产业升级。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喻宝才说,目前中石油油品销售业务亟须利用互联网来促进转型升级,并希望未来能通过线上服务带动线下服务质量的提升。

  摩贝化学品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文军博士认为,当前行业面临着创新不足、产能过剩、行业信息传递不对称、交易流程繁琐等重重困难,“互联网+”在化工业的应用推广不仅可以缩短交易流程,为其提供金融服务,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跨越分销商,直接由工厂按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服务。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零库存成为可能,降低传统行业的成本,还可以提升其管理性能,从模拟化转向数字化。随着人们对危化品安全的重视度提高,文军表示,若能通过电商来进行危化品的销售及其物流服务,将有利于规范危化品的交易,并降低其销售及运输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
  
  在谈到未来石化行业的转型发展时,赵俊贵说:“用新的技术手段与产业结合,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既节能环保,又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符合中国发展阶段的传统产业之路。我们要加快包括信息化手段在内的新技术的应用来提升改造传统行业,这是我们未来‘十三五’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