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电石行业迎来新转机
■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秘书长 孙伟善
2015年,电石行业在全球经济疲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行业持续低价位运行,价格跌破2000元/吨,创了8年来的新低,减产、停产企业骤增,行业亏损面加大,企业盈利大幅下降。同时,企业资金不足,三角债问题突出,企业生存尤为艰难。
一、2015年持续低位运行
截至2015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电石企业共有255家,总产能达到4500万吨,与2010年相比翻了一番;其中,技术装备水平高的密闭式电石炉产能达到3552万吨,占总产能的比重提升至79%,内燃式电石炉比重较2014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石生产和消费持续增长,2011~2015年产量和消费量年均增长10%以上。详见图1。
1.产量再创新高,但增速明显放缓
据初步统计,2015年我国电石产量为2650万吨,同比增长不足2%,增幅较2014年下降11个百分点。行业运行呈以下特点:一是月产量均超过200万吨,除10~12月份外,其它单月产量均超过2014年同期;二是内蒙、新疆及陕西主产区的电石企业,依靠当地的资源及自行配套优势,保持了较高的开工率;三是行业对大型密闭炉的操作日趋熟练,单炉日产量显著提高,运行管理比较好的企业日产量超过设计能力。2015年我国电石产量分布情况,详见图2。
2.产能集中度明显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内产业布局的调整,许多电石项目纷纷向煤炭、石灰石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集中。2015年内蒙、新疆、宁夏、陕西、河南等5省的电石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82%。详见图2。
2015年大型电石企业的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比重进一步上升,中国电石工业协会统计产能大于20万吨的企业有57家(按集团公司统计),合计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72%。产能前十位企业生产情况详见表1。
行业集团化、上下游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据统计,目前约有50家电石企业配套上下游,其产能为2400万吨,占总产能约56%。其中31家企业形成了煤-电-电石-氯碱一体化,如新疆中泰化学(含圣雄)、陕西北元、内蒙古君正等企业构建了电石-PVC一体化;1/3的企业构建起兰炭-发电-白灰-电石产业链;80%以上的密闭电石炉企业对尾气进行了综合利用,从而大幅降低了电石生产成本。由于企业采用大型密闭电石炉,不仅大幅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也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综合成本。以拥有兰炭-发电-白灰-电石产业链的企业为例,其自产白灰、兰炭、发电等的成本比全部外采的电石企业低近1000元/吨。
3.出口严重下滑
据海关数据,2015年国内电石累计出口量为13.5万吨,同比下降24.6%。电石出口的下滑,更加剧了国内的价格下行与市场竞争。
二、行业面临更多困难和问题
2015年电石行业的经济运行相比以往几年,出现了更多的困难和问题。
1.价格持续下滑,亏损面大幅增加
2015年电石价格除第二季度外,其他时间均处于持续下跌态势,从年内最高3000元/吨一路下滑到不足2000元/吨,个别地区甚至价格更低。虽然价格不断下调,市场仍一再萎缩,产品处于无人问津的地步。虽然原材料、电力价格有所下调,但仍不能弥补电石价格的跌幅,大型电石企业每吨亏损100元左右,不少企业亏损高达几百上千。图3展示了近两年电石价格的波动情况。
从图3不难看出,2014年我国电石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年内振幅只有200元/吨。但2015年电石价格波动较大,振幅高达1000元/吨,全年价格较2014年降幅达到12%以上。
2015年停产与半停产的企业增多。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有50%以上的电石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内蒙古、新疆、宁夏、陕西、甘肃等电石主产区合计有企业186家,停产与半停产的企业约有85家,占45%;而云南、四川、两湖及贵州等地电石开工企业仅2~3成。
2015年全行业亏损企业达8成。其中自行配套的50家企业情况好于无上下游配套的企业:其中21家(合计产能为912万吨)处于亏损状态;其他29家处于保本或微利状态。其中山东茌平信发集团虽然也受到低价位的冲击,但全年累计盈利仍有上亿元。重点监测的无上下游配套的20家电石企业(合计产能520万吨)则均处于亏损状态。
2.产能过剩严重
近年来,我国电石去产能化成效比较显著,仅2011~2014年就淘汰落后产能611万吨。但是过剩问题依然十分严重,2015年又新增产能317万吨,总产能达到4500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0%。
3.电石成本高位运行
2015年以来,电石企业用工、融资、物流、环保及电价等成本居高不下,虽然原材料成本有所下降,但不足以阻挡总成本的上升。电石用电成本占总成本近70%,如2015年四川电价0.515元/度、产煤大省山西电价0.56元/度、湖南和云南均价达到0.60元/度,以上地区的电石企业仅成本就超过2500元/吨,面对2000元/吨左右的产品出厂价格,企业真的无语。
4.企业融资困难,三角债问题严重
当前银行对于高载能行业的贷款限制苛刻,电石企业融资非常困难,流动资金严重短缺,企业相互拖欠货款,三角债现象严重。
5.下游产品仍过度依赖PVC
截至2014年底,我国在产PVC生产企业88家,总产能达到2389万吨,其中电石法产能1989万吨,约占83.3%,电石法PVC产量1450万吨,消费电石约2100万吨,占电石总消费量的80%,电石消费过度依赖PVC市场,形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2015年,我国PVC市场受原油价格大跌及需求低迷的影响价格一路下滑,从年内最高的6000元/吨下跌至4500元/吨左右,不少电石法PVC企业呈现成本倒挂现象。
6.其他下游产品也不“给力”
醋酸乙烯产品趋于过剩 2014年我国有21家醋酸乙烯生产企业,生产能力约340万吨,产量2068万吨,其中电石法产能233万吨,电石法产量约120万吨,表观消费量210万吨。进入2015年后,醋酸乙烯价格持续下滑,部分地区报价跌破成本线,同时又有宁夏大地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维科技有限公司等新建项目投产,在建、拟建项目还有140万吨,一旦新建装置全部投产,产能必然过剩。
BDO产品价格下滑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国内BDO产能为218万吨,其中电石炔醛法产能为160万吨,占73%。在建、拟建约220万吨,95%以上全部为炔醛法。2015年,虽然BDO下游需求小幅增长,但由于产能严重超出需求,装置开工率低,现货市场交投惨淡,华东地区散水货源主流价格8500~9000元/吨,较2014年下降30%。
石灰氮产品仍旧低迷 氰胺类产品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在2014年农业部就把石灰氮土壤消毒技术列为全国推广的首选,但是由于农民对它认识还不高,还未形成大规模的使用,影响了氰胺类产品的市场消费,造成石灰氮行业产能过剩,装置开工率不足50%,产品价格低至1800元/吨左右,不仅远远低于前几年的4000~5000元/吨,比2014年2200元/吨左右还低了400元,使60%以上的企业亏损。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石行业在满足下游行业需求中成长壮大,结构和布局有了明显的改善,节能环保型密闭电石炉的比重提升至79%,净化灰处理新工艺、出炉机器人等新技术和装备的开发成功,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电石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向强国进军迈出了的坚实步伐。
三、2016年总体情况向好
1.政策法规将产生积极影响
一是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坚决遏制电石产业等产能盲目的扩张。随之山西等地先后出台严禁审批电石等新增产能的文件等。
二是由财政部、税务总局和环保局三部门联合起草的《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酝酿近十年之久的环保税征收,也将进入倒计时。
三是《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修订版)》,将电炉电耗、综合能耗准入值调整为3050千瓦时/吨和1吨标准煤/吨,抬高了企业准入的门槛。
四是环境保护部向社会征求意见的《电石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对水污染物排放,石灰窑及电石炉氮、氧化物的排放均提出来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新建企业要求更加严格。
五是工信部拟出台的《电石阶梯电价方案》,提出了阶梯电价的分档和加价标准。
以上政策法规有利于抑制电石产能的无序扩张,规范企业的行为,有利于推动电石行业向绿色发展,其中对很多小企业的影响比较大。
2.油价低位运行波及电石行业
进入2016年,国际油价己跌破30美元/桶,乙烯成本因油价而降低,也将拉动乙烯法PVC成本走低。原油市场价格低迷,将影响电石的生存,但电石法PVC的主导工艺位置不可撼动,“煤电盐化”一体化项目仍是行业的方向,上下游合作将日益强化,通过各种方式的兼并重组实现产业链延伸。
3.宏观经济导向带来新发展机遇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据有关机构预测,经济增长仍可保持6.5%以上的中高增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实施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等措施,力保经济的稳定运行。随着中央一系列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压力的举措,电价不断下调和直供电方案的全面推广,“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三大战略的全面实施,将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给行业经济带来一系列新的发展机遇。
4.市场形势将有所好转
展望2016年,各地将放缓对电石行业的投资,预计仍有100万吨左右新增产能投产,淘汰落后产能的数量也会继续增加,化解产能、降低成本、补齐短板成为电石行业的工作重点。
虽然电石可用于电石法PVC、1,4-丁二醇、醋酸乙烯/聚乙烯醇、氰氨化钙、氯丁橡胶、乙炔炭黑、溶解乙炔、炼钢脱硫等众多领域,但由于电石法PVC占电石消费总量的80%以上,因此,电石市场状态主要还是由电石法PVC决定。2016年PVC市场价格将比2015年有所上涨,市场低迷的格局有所改观,但不会有大的起色;醋酸乙烯/聚乙烯醇市场起伏不定;BDO、石灰氮的市场可能出现一点亮光,但由于体量较小很难对电石市场形成有力支撑;电价下调对电石厂家是利好因素,但对电石市场价格却是利空因素;电石货源只有保持适中,才能支撑电石市场价格稳定上升,但国内电石产能的严重过剩,只要电石价格略有上扬并有盈利,众多赋闲装置就会复产,增大市场供给,利好难以长期维持。预计2016年电石生产总量仍将保持一定增长,总体市场形势将好于2015年。
表1 2015年电石产能排名前十位的企业生产统计 万吨
生产企业 产能 占总产能/% 产量 占总产量/%
新疆中泰集团 353 7.8 253.0 9.5
新疆天业集团 289 6.4 217.0 8.2
湖北宜化集团 182 4.0 150.0 5.7
陕西煤业集团 156 3.5 70.0 2.6
鄂尔多斯化工集团 130 2.9 117.0 4.4
内蒙君正集团 107 2.4 94.0 3.5
内蒙伊东集团 102 2.3 78.0 2.9
山东信发集团 88 2.0 90.0 3.4
中石化英力特 87 1.9 28.4 1.1
内蒙亿利集团 74 1.6 79.0 3.0
合计 1568 34.8 1175.4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