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石油和化学工业效益回稳
2016年7期 发行日期:2016-03-30
作者:zhoukan2012

石油和化学工业效益回稳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今年1~2月,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继续放缓,下行压力依然很大。情况显示,全国油气和主要化学品生产总体保持增长,市场供需基本稳定,效益出现回稳迹象。但是主要行业和重点企业主营收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价格低迷,出口形势更趋严峻。
          收入降幅收窄
  统计局数据显示,前2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营收入848.0亿元,同比下降31.8%,比上年同期收窄2.2个百分点、全年收窄0.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营收入1.15万亿元,增长2.5%,比上年同期减缓0.4个百分点、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化学工业收入增长保持基本平稳。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以下简称联合会),1~2月全行业重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计6408.4亿元,同比下降15.8%,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收窄11.3个百分点。总体看,重点企业回升趋势明显。
       油气和主要化学品
       生产总体保持增长
  1~2月,全国原油天然气产量5566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原油产量3388.7万吨,下降1.0%,去年同期为增长1.1%;天然气产量241.9亿立方米,增幅4.9%,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1~2月,全国重点生产企业原油加工量7010.3万吨,同比基本持平;成品油产量(汽、煤、柴油合计,下同)4396.3万吨,增长0.2%。其中,柴油产量2176.7吨,下降6.2%;汽油产量1647.0万吨,增幅7.4%。
  前2月,全国重点企业乙烯产量298.6万吨,同比增长4.8%;丙烯产量243.2万吨,增长4.4%;合成材料产量551.3万吨,增长6.8%。据统计局数据,1~2月,全国硫酸产量1402万吨,同比下降0.2%;烧碱产量481万吨,增长0.3%。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前2月,全国氮肥产量(折纯)大约760万吨,同比增长1.1%,其中尿素产量折纯529万吨,增长5.6%。1~2月,合成氨产量1070万吨,同比增长7%。
          投资继续下降
  今年以来,石油和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上年下滑走势,继续大幅下降,特别是上游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投资大幅萎缩。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投资仅为6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9.4%(去年全年为跌幅5.7%),这在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化学品制造业投资892亿元,降幅2.0%,去年全年为增长3.3%。上游投资严重不足,长此下去,有可能对我国未来能源安全保障产生重大影响。
         出口降幅扩大
  海关数据显示,1~2月,全行业进出口总额670.5亿美元,同比下降20.8%,比上年同期收窄3.8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3.1%。其中,进口总额422.8亿美元,降幅23.2%,占全国进口总额的20.4%;出口总额247.7亿美元,下降16.2%,上年同期为增长4.2%,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2%;累计逆差175.1亿美元,同比缩小31.2%。
  原油天然气进口快速增长。1~2月,国内进口原油5849.1万吨,增幅9.3%,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进口金额149.0亿美元,下降34.5%,占全行业进口贸易总额的35.2%。进口天然气1000.4万吨,增长17.9%,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进口金额33.4亿美元,下降22.4%。值得关注的是,前2月有机化学原料进口大幅增长13.3%,净进口量588.7万吨,增幅达23.1%。有机化学原料进口持续快速增长将会加大国内市场压力。
  橡胶制品和化肥出口大幅下降。前2月,橡胶制品出口总额66.8亿美元,同比下降19.6%,占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总额的27.0%;出口量127.7万吨,降幅10.8%。化肥出口381.4万吨(实物量),同比下降29.0%;出口额9.3亿美元,降幅40.4%,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3.8%。
        能源消费增长加快
  今年前2月,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9241.7万吨,同比增长5.8%,比去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对外依存度63.1%;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86.4亿立方米,增幅14.2%,加快6.7个百分点,对外依存度35.0%。
  重点化学品消费多数保持增长。1~2月,乙烯表观消费量346.6万吨,同比增长9.2%;纯苯表观消费量149.1万吨,增长0.5%;硫酸表观消费量1422.6万吨,下降1.8%;烧碱表观消费量468.7万吨,下降1.6%;聚乙烯表观消费量384.6万吨,增长5.0%;合成橡胶表观消费量128.4万吨,增幅15.7%。总体而言,国内重点化学品消费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趋缓。
          行业效益分化
  今年以来,行业上下游效益走势继续分化。据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历史首次出现行业性亏损,净亏损额203.4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52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536.8亿元,同比增长16.2%,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主营收入利润率为4.67%,同比提高0.70个百分点,显示化学工业效益继续好转。
  重点企业利润整体亏损。前2月,行业重点企业利润总计亏损6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4亿元。不过,目前重点企业效益已出现明显改善态势,预计3月份可实现累计扭亏为盈。
          价格继续下跌
          企业成本高企
  1~2月,石油和主要化工产品价格继续下挫,连创新低。数据显示,我国大庆原油现货均价跌幅达46%;国内市场监测的主要有机化学原料价格平均跌幅近17%,无机化学原料价格跌幅近3%;合成树脂价格平均跌幅逾11%。市场不振直接导致行业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
  目前石油和化工企业成本高企,主要表现在电价、物流成本、环保成本、人工成、税收成本等方面。氮肥企业反映,虽然近两年煤炭价格下降,企业原料成本有所降低,但各项优惠政策取消,特别是用电价格和用气价格上调,使相对成本大幅增加。2015年仅各种优惠政策取消直接导致尿素增加成本约150~200元/吨。此外,今年电价上涨,将推动成本再上升约100元/吨,企业经营更加困难。氯碱和电石企业更感压力,电费占烧碱成本的55%以上,占电石成本的70%,电价上涨对企业影响可谓生死存亡。
         贸易摩擦加剧
  美国继去年8月份终裁对我国轻卡和轿车等半钢胎双反后,今年2月20日再次发起了对我国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目前全钢胎出口占总出口的36%,主要以国内企业为主(半钢不少为合资或外资企业),一旦“双反”确定,将对国内轮胎生产和经营带来很大影响。今年以来,还出现了日本对我国氢氧化钾反倾销、埃及对我PTA反倾销立案等多起涉及石化产品的贸易摩擦。此外,由于我国对天然橡胶进口征收20%的关税,使得东盟国家认定我国有贸易补贴行为,并将其作为贸易制裁的理由之一,对我国轮胎出口加征高额关税。
   未来经济运行走势判断
  今年前2月,石油和化工行业价格继续下行,主要化学品需求增长放缓,投资下降,上下游效益分化加剧,行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季度后期,随着市场的回暖,行业经济增速总体上会有所加快,下行压力出现一定缓解,整体效益明显改善。
  根据当前行业生产、价格走势,以及结构调整变化等综合因素分析判断,一季度,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营收入降幅仍在30%左右,行业亏损额将保持在200亿元以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营收入增长约3%,利润增幅在10%以上;原油加工业效益一季度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预计一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总额约378亿美元,同比下降12.5%。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