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底,我国PX进口量继续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达57%,提高4个百分点。2016年1~2月进口PX190万吨,同比增长6%;预计2016年国内PX进口量或将扩大至1300万吨,按照目前国内PX和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建设进度,未来几年中国PX进口规模将保持较高水平。“十三五”期间,随着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突破,以及项目审批权下放,部分项目建设将加快推进。
利润空间收窄 进口再创新高
2015年,我国PX生产企业17家,新增1家荣盛石化全资子公司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装置规模160万吨。国内PX生产装置大多处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集团旗下,受装置投产较早及调油生产任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开工负荷长期维持偏低水平;而民营外资企业仅有福佳大化、青岛丽东、腾龙芳烃和宁波中金石化,而腾龙芳烃、宁波中金石化又受到事故影响。因此,整体国内PX装置开工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实际产量偏低。PX价格与石脑油价格具有高度相关性,同时PX供需的松紧程度也影响其价格的涨跌幅度。2015年国内PX市场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先是腾龙芳烃燃爆事件将PX价格推涨至年内高点,下半年原油价格再度下跌,使得PX回到成本定价轨道。
2015年PX整体仍处于盈利水平,但与2014年相比仍有明显回落。其原因:一是随着PTA新装置投入生产,PTA供应过剩格局愈发凸显,加上下游聚酯工厂亏损扩大,工厂开工消极而谨慎采货,致使PTA期现价跌至3年内新低,拖累PX价格。二是国际油价屡创新低,石脑油前期因欧美产地货的涌入而价格下滑至低位,与PX价差相当而保证亚洲PX一定盈利空间,但进入9月份以后受天气转冷及运输问题影响,亚洲石脑油需求骤然上涨,及替代品价格提高而增加石脑油需求范围,石脑油价格受到一定支撑而下行空间受限,致使PX与石脑油价差逐渐缩小,故PX利润水平明显下挫。2016年前3个月,PX利润水平一改2015年下半年疲弱态势而有所提升。
2015年我国PX表观消费量为2023万吨,同比增长8.5%;进口量持续增至116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8%;出口12万吨,同比增长16.0%;对外依存度57.0%,提高4个百分点。辽宁、浙江、江苏是最大的三个进口省份,三省进口量合计占总进口量的87.5%。
主要进口来自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2015年来自三地的进口量合计达893万吨,占总进口量的76.7%。韩国PX产业具有投资环境、规模、配套、原油成本、海运等一系列相对优势,在中国PX需求增长、供应不足及中韩自贸区谈判推动下,韩国PX对我国出口量加速增长。加之韩国PX的运输成本低于国内许多PX企业产品运输成本,2015年来自韩国的PX进口量536万吨,进口占比46%,同比大幅提升。此外,2015年来自阿曼的进口量增至45.8万吨,超过泰国跻身于中国进口量排名前四位。
按照目前国内PX和PTA项目建设进度,预计2016~2020年每年进口量仍高达1000万吨以上。预计到2020年我国PTA产量约为4000万吨,对PX的需求量约为2650万吨,而同期PX产量只有约1550万吨,供应缺口达1100万吨,对外依存度下降到41.5%(见图1)。
下游产品阶段性供需平衡
我国PX几乎全部用于生产PTA。截至2015年底,国内PTA总产能达到4675万吨,同比增长8%;产量增至3100万吨,同比增长11%。2015年进口量持续大幅减少,进口68.7万吨,同比减少41%;出口62.3万吨,同比增长35%;表观消费量约3100万吨,同比增长8%;自给率提高到99.8%,同比增长2.2个百分点。预计2016年中国将成为PTA净出口国。
从近两年产能投放情况来看,由于新建投产大型化装置的后发优势明显,迫使不具成本优势的老装置停车。因此,国内产能过剩压力稍有缓解。目前PTA行业长期闲置的产能有1340万吨,占PTA名义产能的28%。再算上只是偶尔才开车的160万吨产能,闲置产能占PTA名义产能的比例高达32%。目前国内PTA有效产能约3000万吨,与有效需求相匹配,因此PTA行业阶段性处于供需平衡状态。
尽管PTA行业产能扩张高峰已结束,但后期仍有新产能释放。2016~2020年,中国拟在建项目的PTA产能合计超过1000万吨。预计到2020年,国内PX总需求量将增至2650万吨,考虑到进口、开工率等因素,若以对外依存度约40%、开工率约65%计,总产能应达2400万吨。以2015年底现有产能核算,到2020年还需新增PX产能1000万吨。
自主产权技术突破
项目将加快推进
在传统石油路线,随着中国石化在吸附分离技术领域的开发成功,意味着PX生产的全套工艺技术已经完全实现了国产化。自主开发的成套技术工艺包、工程设计和管理软件等,使我国不仅成为成套技术专利商,而且成为工程建设EPC承包商。
在新兴非油路线中煤或甲醇制芳烃技术也已取得重要进展。以清华大学的催化剂及流化床连续反应再生核心专利技术为基础,中国华电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在陕西省榆林市榆横煤化工基地建成世界首套3万吨甲醇进料的流化床甲醇制芳烃全流程工业试验装置。2013年4月,该装置通过国家鉴定,填补了甲醇制芳烃工业化技术的空白,使我国煤制芳烃大型产业链基本成型。
下一步应加大PX成套技术国产化推进步伐,促进煤或甲醇制芳烃技术的产业化,提高我国PX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2015年10月1日,工信部颁布的《对二甲苯项目建设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年第43号)正式实施。上述政策的推出,将鼓励在PX领域的投资,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目前国内PTA生产企业正加大向上游扩张的力度。2015年8月,荣盛石化全资子公司中金石化160万吨PX新产能投放。2015年12月9日,恒力石化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内容以450万吨芳烃联合装置为核心,恒力石化成为中国第一家进入石油炼化领域的民企。
2015年有多个开展前期工作的PX项目获发改委核准。7月18日,辽宁省发展改革委核准兵器工业集团的精细化工及1500万吨原料工程项目,主要建设1500万吨常减压、130万吨芳烃联合装置等,开工建设及投产时间仍待定。9月16日,宁夏区发展改革委重新核准宁夏宝塔120万吨PTA及配套原料工程,宁夏宝塔对项目工艺技术方案进行了调整,依托现有500万吨炼油炼化能力,建设80万吨芳烃联合装置和120万吨PTA装置。12月4日,福建省发展改革委核准中化泉州100万吨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其中乙烯芳烃部分主要包括新建100万吨乙烯裂解、80万吨PX装置,预计将于2018年上半年建成。
荣盛石化、巨化集团和桐昆集团计划在舟山发展石化产业。2016年3月17日公示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显示,基地近期将实现炼油2000万吨、芳烃520万吨,中期实现炼油4000万吨、芳烃1040万吨。
在煤制芳烃方面,华电集团2014年在陕西榆林煤化工基地启动世界首套百万吨甲醇制芳烃工业示范装置,该基地包括300万吨煤制甲醇、100万吨甲醇制芳烃和120万吨PTA。2016年1月8日环保部发文指出,该项目包括年产300万吨的煤制甲醇装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由环保部直接审批。
预计2016~2020年间,国内确切可以投产的PX装置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集团下属企业、中海油及民营企业。预计到2020年国内PX产能将达1870万~214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