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中国仍是最大的全球新装置投产地
过去五年,全球聚丙烯产能的年均增速约为3.7%,其主要增长集中在中国、中东、东南亚和印度次大陆(见图1)。中国在4万亿大规模经济刺激带动下,增速达到11.5%;相比之下,中东地区贡献了4.3%的增长率;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增速分别为4.6%和3.6%。截至2015年,全球聚丙烯产能较2014年增加了294万吨,达到7188万吨。其中,中国有5套新装置在2014年末和2015年投产,总装置能力超过150万吨,产能新增规模位居世界之首。
据预测,2015~2020年,全球聚丙烯产能将继续保持年均4.2%的增速,其中产能扩张峰值将在2017年出现,届时全球聚丙烯的产能将达8000万吨以上。在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周期中,中国和北美将是主力军。北美在页岩气化工的推动下,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未来五年聚丙烯产能年均增长在2.1%;中国产能增长仍将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仅在2016年,就有神华新疆、中煤蒙大、中天合创等共计超过250万吨年产能陆续投放。中国的进口依赖度有望从2015年的22%降至2020年的11%左右,届时中东、印度和北美的聚丙烯出口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需求:
亚洲仍是全球消费中心
2010~2015年,全球的聚丙烯需求增长了近1200万吨,年均增速在4.4%,远高于世界GDP 2.9%的增速,而亚洲地区需求增量占比超过了73%。截至2015年,亚洲聚丙烯需求占全球需求的50%以上,是全球聚丙烯消费中心。其中,中国是亚洲最大的聚丙烯消费市场,其2015年的消费规模占亚洲需求的69%。虽然受到经济放缓影响,但是同年中国的聚丙烯新树脂的需求增长仍超过了12%,这样较高的增长除了消费需求保持旺盛之外,也得益于回料消费的降低。
聚丙烯的下游需求按加工工艺分,主要有压膜、注塑、纺丝等,其中有超过六成应用于非耐用品消费领域,需求增速较为稳定。据IHS预测,2015~2020年,全球聚丙烯需求年均增速有望保持在4.7%左右。到2020年,世界聚丙烯需求总量有望超过7900万吨,其中来自膜料制品需求将占到24%,注塑制品需求占32%,纺丝需求约占34%。未来五年,中国和印度将是主要的需求增长地区,预计年均增速分别为7.5%和12.9%。
效益:石化企业利润改善,煤化工企业艰难过冬
2010~2014年6月,油价始终维持在高位,同时全球多套新装置的陆续投放给聚丙烯市场带来供应压力。石化企业利润受到严峻考验,而中国的煤化工企业则因原料成本较低迎来机遇。但2014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北美页岩油气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原油供应过剩最终引发了市场暴跌。能源价格低位徘徊使得以石脑油、重油和丙烷为原料的装置的效益大幅改善,刺激了聚丙烯装置开工率的提升。2010~2014年,全球聚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在84%~85%之间徘徊,但在2015年,平均开工率上升至88%。与此同时,低油价时代的来临也给中国煤化工装置的竞争力带来极大挑战。
未来展望
2015年,聚丙烯市场的供应压力一方面来自于新装置的投产,另一方面是由于全球丙烯单体大幅下跌促使非一体化聚丙烯装置大幅上调开工率。然而,中国回料向纯树脂的需求转换调节了全球市场的供求平衡。据IHS预计,2015年中国聚丙烯回料使用量约下降了98万吨,而2016年仍将有50万~60万吨的回料被新树脂所替代。因此,尽管2016年新装置投产较为集中,但全球聚丙烯生产装置开工率仍有望与去年持平,保持在88%。中国地区装置开工率也将维持在这一水平,与PVC、 PTA行业60%的开工率相比,仍显得相当健康。聚丙烯行业虽存在短期压力,但中、长期表现仍将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