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发展生物柴油产业 优化能源结构
2016年19期 发行日期:2016-09-29
作者:zhoukan2012

    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是唯一能替代化石燃料,并可转化成气态、液态、固态燃料以及电力的能源。近年来,生物质能产业在各国的政策扶持下迅速扩展,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固体成型燃料、生物质发电及沼气已大规模产业化。在全球化石能源供应紧张与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大环境下,生物燃料近年来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解决交通燃料替代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手段,也是缓解能源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作为生物燃料之一的生物柴油行业,这两年在我国的发展和整体工业相似,处在低谷。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的2016生物柴油年会于近日在北京举行,我国生物柴油行业的相关领导、支持生物柴油行业发展的专家和行业内企业家、学者分享观点,共议我国生物柴油行业的发展大计。

打破管理瓶颈 
      发挥工艺优势
   
    生物柴油行业欲取得突破就必须发展创新,不能完全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揭玉斌在会议致辞中指出,我国所有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只有生物柴油的发展没有靠经营财政补贴生存。虽然生存得很艰苦,却是最有生命力的新能源行业。目前相关部门在推动京津冀地区生物柴油与餐厨废弃油脂一体化经营示范工作,着力打破地区管理瓶颈,发挥区域优势,整合产业链,促进生物柴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为生物柴油行业的发展探索不同的经营方式。
    近年来,石油的缺口越来越大,2015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3.28亿吨,增长6.4%,增速比2014年高0.6个百分点,石油消费持续中低速增长,对外依存度首破60%,达到60.6%。国家能源生物炼制研发中心谭天伟院士认为,减少石油依赖度,必须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含硫量比化石燃料低得多,液体生物燃料的CO2净排放量仅相当于化石燃料的5%左右。利用废弃油脂和能源植物等制备生物柴油,不仅可以使我国减少对于储量有限的石油能源的依赖,而且大大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同时,还可以减少SO2等污染物的排放,减少CO2的净排放量,防止废弃油脂重新回到餐桌。
    我国已自主研发出生物柴油合成及深加工技术。例如,北京化工大学成功开发了酯化专用脂肪酶技术和酶法合成生物柴油及其产物深加工技术,并建立了国内外第一套200吨/年酶法生物柴油中试装置。酶法生产生物柴油技术的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无污染,生产过程三废排放远低于化学催化,并且原料适应性强,水含量、酸价及杂质等因素对反应影响低,重要的是,生物柴油转化率高于95%。2008年,北京化工大学与企业合作在上海市建立了国内第一套万吨级废弃油脂酶法生产生物柴油示范装置,酶法生物柴油转化率高于91%,生物柴油生产能力达1万吨/年,在稳定运行四年后,该装置于2012年完成扩产,产能扩充至3万吨/年。目前,企业利用地沟油所生产的生物柴油产品已经在上海市出租车中得到应用。该项目所生产的生物柴油产品除用作车用燃料外,目前还将生物柴油转化为环保增塑剂产品、生物航空燃料等,其加氢脱氧率高于98%,收率高于40%,优于传统多步法传统加氢过程收率。

扩宽原料范畴 
       提高附加价值
   
    发展可再生能源也是解决国家能源及环境安全问题的迫切需求。生物柴油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可再生性、良好的点火性能和燃烧性能,以及安全可靠的优势,所以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非常乐观。
    在国家多项标准出台的大背景下,生物柴油行业不仅要大力发展现有资源,还要从整个产业链出发,响应“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政策,在现有原料短缺的情况下开发多元化的新原料,开辟产业发展的新出路。微生物油脂就是新原料之一,其与能源植物相比的优势在于可利用非可耕地和非淡水资源;富含色素、糖和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经济性;光合效率及油脂面积产率高,占地面积小,可集中培养。

制定行业标准
       奠定规范化基础
 
    2006年,化工信息中心与金利海生物柴油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协作组。十年来,在政府相关部门、生产企业及相关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下,为行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过去的一年里,协作组专家委员会的产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编制的第一个标准——“生物柴油(BD100)原料 废弃油脂”标准正式批复发布。目前正在编制的标准有“生物柴油工业名词术语”、“生物柴油储运规范”;申报并已通过批复马上将启动的标准有:“生物重油”、“生物柴油厂初步设计规范”和“生物柴油原料 废弃油脂预处理工艺规范”。
    在此次生物柴油年会同期,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认证工作。这也将为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向规范化、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2007年6月,国务院通过《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生物燃料 “不得占用耕地,不得大量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的“三不得”原则。生物燃料生产坚持“因地制宜,非粮为主”,重点支持以薯类、甜高粱及纤维资源等非粮产业发展,不再核准新建玉米燃料乙醇项目。
    中国虽然提出了“三不得”原则,但没有出台相对应的实施规范与操作细则,难以实质性地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近五年,中国整个生物燃料行业出现了停滞发展现象,产业没有扩张。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与《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确定了2015年生物燃料乙醇达到400万吨,生物柴油和航空燃料为100万吨的目标,鼓励在盐碱地、荒草地、山坡地等未开发荒地较多的地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作物植物特点,种植甜高粱、木薯、油棕、小桐子、能源草等能源植物,建设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的原料供应基地,建设一批产业化纤维素乙醇示范工程。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刘彦宾副主任介绍到,目前在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地区,生物燃料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目前已有 50 多个国家实施了生物燃料与化石燃料的硬性掺混指标或指令。欧盟委员会于2009年4月通过《可再生能源指令》(EU-RED)并于2010年12月开始实施,搭建了推动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本法律框架。这项立法的基本目标是到2020年,欧盟各成员国平均可再生能源份额占能源总消耗量的20%,并规定每个成员国交通能源消耗中可再生能源份额必须达到10%。生物液体燃料被认为是交通可再生能源最主要的实施途径,目标贡献率将达到90%。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鼓励利用废弃物(如作物秸秆、废弃油等)为原料进行生物燃料生产,该类型生物燃料的能源利用量可按两倍计算。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