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钾又名苛性钾、钾灰,主要应用于医药、染料、轻工、纺织等领域。随着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日趋扩大。氢氧化钾广泛应用于高锰酸钾、碳酸钾等钾盐和钾碱的生产。在医药工业中,用于生产钾硼氢、安体舒通、沙肝醇、黄体酮、丙酸睾丸素等。在轻工业中用于生产钾肥皂、碱性电池、化妆品、石油精炼。在染料工业中,用于生产还原染料,如还原蓝RSN等。在电化工业中,用于电镀、雕刻等。在纺织工业中,用作印染、漂白和丝光。此外,还在合成橡胶、食品添加剂、发酵、纸张分量剂、冶金加热剂、皮革脱脂等方面应用。
全球产能逐年上涨 市场需求不减
2002年以来,全球氢氧化钾的产能呈现逐年上涨趋势。其中,以中国和美国的氢氧化钾产能增长最快,欧洲也有一定的增长,而日本产能近几年则保持稳定。
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统计,2015年全球氢氧化钾产能为323.8万吨,整体开工率约65%。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氢氧化钾生产国,2015年产能140.7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43.5%;美国位列第二,为63.5万吨,占19.6%。由于氢氧化钾的生产成本较高且能被氢氧化钠部分替代,目前拥有生产装置的国家不多,全球范围内不足15个,国外的氢氧化钾生产企业有26家,分布在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全球大型氢氧化钾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其中OxyChem是全球最大的氢氧化钾生产企业,2015年产能32.5万吨,占世界总产能的11.4%。2015年国外氢氧化钾主要生产企业见表1。
从全球范围看,氢氧化钾用于肥料领域约占总消费量的一成,与其他无机钾盐相比很低。在非肥料领域中,用于生产其他钾盐,约占总消费量的五成以上,随着钾皂需求的增长,其消费比例也大幅提升,约占总消费量的16%。
在美国,氢氧化钾的主要消费领域是用于生产钾盐,主要是磷酸钾和碳酸钾,分别占美国总消费量的13%和10%。近几年由于碳酸钾下游液体洗涤剂和肥料市场的低迷,碳酸钾的需求量基本平稳,已经退居美国氢氧化钾的第三大消费领域。液体化肥已成为主要消费领域,占20%,其他钾盐和钾皂分别占8%和14%。
在欧洲,氢氧化钾的主要消费领域也是用于生产钾盐,碳酸钾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30%,磷酸钾占16%,其他钾盐占19%,虽然比例仍较高,但实际使用量已较2010年有一定下调,主要是碳酸钾用量从2010年的12.0万吨下降到2015年的9.2万吨,下降比例超过两成。
我国作为全球的主要氢氧化钾生产国, 2015年氢氧化钾的总消费量约为68.5万吨,同比增长26%。其中,化学工业消费占95%,主要用于制造碳酸钾、高锰酸钾和其他钾盐,其他的5%用于化肥工业。此外,我国还有超过20%的氢氧化钾用于生产碳酸钾。预计未来5年的年均增长率将接近4%。另外,氢氧化钾用于生产黄腐酸钾肥料将可能成为亮点。
氢氧化钾市场将随着钾碱和钾盐需要量的增长而发展。预计2016年中国氢氧化钾总消费量将达到72.1万吨,其中用于碳酸钾领域的为14.8万吨,高锰酸钾领域8.7万吨。预计2015~2018年氢氧化钾消费年均增长率约5.4%,到2018年氢氧化钾总消费量将达到80.1万吨,其中增长最快的为其他,年均增长率达6.3%,2018年消费量约31万吨;其次是日化,年均增长率达6.1%,消费量约8万吨;用于生产碳酸钾约16.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1%;用于高锰酸钾生产领域的消费量约9.3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9%。
2012~2015年中国氢氧化钾消费状况及2018年预测见图1。
国内出口渐多 缓解产能过剩压力
在国内氯化钾企业技术水平提高和国外进口氯化钾价格提升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生产氢氧化钾的原料多采取国产与进口氯化钾混合的方式进行生产,既降低了成本,也保证了氢氧化钾产品的质量。
从生产模式来看,一部分氢氧化钾厂家是将其氢氧化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气作为其他产品的配套,这类厂家通常是根据氯气的需要量来确定其氢氧化钾的生产量(我国不允许生产商大量贮存氯气或液氯)。由于我国氢氧化钾市场产能严重过剩,其余氢氧化钾的厂家多采用按照订单生产的模式进行,以规避由于产大于销引起的液氯涨库和资金回笼问题,降低企业生产风险。面对当前严峻的行业现状,生产企业通过形成全国氢氧化钾生产企业联合会的方式维持了行业的秩序,也避免了部分企业低利润、赔本经营的不正当低价营销策略。
近年来氢氧化钾价格波动较大。2011年,我国氢氧化钾的价格相对平稳,前3个月的价格延续2010年底的高位,之后略有下滑。2012年,价格在受前期节能减排上扬后,氢氧化钾价格受经济大环境萎缩和原料氯化钾价格下调的影响急速下降,最低时达到7100元/吨。进入2013年,受到节能减排,高能源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下游产品走势稳健,使得氢氧化钾的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2014年受钾肥进口大合同价格的下调,氢氧化钾产品成本下降,氢氧化钾市场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行至年末,受原料氯化钾价格回升影响,氢氧化钾有所回调。2015年,氢氧化钾价格在原料价格下滑影响下下滑明显,全年平均价格约6000元/吨。
近几年,我国氢氧化钾的进出口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2年以前,我国氢氧化钾主要以进口为主,年均进口量约2万吨,出口量几乎为零。2002年以来,随着优利德(江苏)化工有限公司装置的投产,国内进口量逐步下降,2004年进口量已降到1万吨以下,到2013年进口量仅0.2万吨;反观出口量则基本逐年增长,2003年出口量突破1万吨,2015年数量达到6.1万吨,同比提高1.7%。未来,氢氧化钾的出口将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2010~2015年中国氢氧化钾进出口数量及金额见表2。
2015年,我国氢氧化钾进口较少,出口量约6.1万吨,主要通过南京海关、天津海关和上海海关完成,出口量分别为2.8万吨、1.4万吨和1.1万吨。出口海关分布与生产企业的地区范围大致相同,其中天津海关出口氢氧化钾主要以河北省为发货地;南京海关出口氢氧化钾主要以四川省和江苏省为发货地;上海海关出口氢氧化钾主要以四川省为发货地,也有少量发货地为上海市和江苏省。2015年中国氢氧化钾出口海关情况见图2。
氢氧化钾在全球市场中基本处于自由贸易模式,除日本在2015年5月对中韩出口至日本的氢氧化钾征收反倾销税外,其余各国对其进出口均无保护政策。
2015年,我国氢氧化钾出口销往国和地区为55个。主要的销往国和地区有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南非、巴西、韩国、墨西哥、印度、阿根廷、菲律宾和西班牙,销量分别为0.72万吨、0.61万吨、0.49万吨、0.41万吨、0.40万吨、0.35万吨、0.34万吨、0.32万吨、0.32万吨和0.31万吨。2015年较2014年增幅最大的十个国家为马来西亚(0.58万吨)、墨西哥(0.32万吨)、澳大利亚(0.27万吨)、西班牙(0.14万吨)、以色列(0.09万吨)、韩国(0.05万吨)、哥伦比亚(0.05万吨)、沙特阿拉伯(0.03万吨)、中国香港(0.03万吨)、尼日利亚(0.02万吨)。
2015年约有36家氢氧化钾出口贸易商,邢台市汇丰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曾居首位,但受金牛钾碱公司关闭拖累,业务锐减,并于2013年彻底退出。唐山三孚硅业有限公司连续三年蝉联第一,出口量激增为19524.4吨,占总出口量的32.1%;其次为江苏奥喜埃化工有限公司,出口14805.0吨,占24.3%。出口量大于500吨的6家贸易商的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97.8%,前10家氢氧化钾出口商出口总量占总出口量的98.8%。
2015年出口量大于500吨的6家贸易商中,主要有2种类型:主要是以唐山三孚硅业有限公司、江苏奥喜埃化工有限公司、优利德(江苏)化工有限公司、成都华融化工有限公司为一类,有独立进出口权,2015年共出口约57050.8吨,占氢氧化钾年总出口量的93.7%;另一类是以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为代表,属于经销商,未来其地位更将下降。
未来市场价格维稳 消费量继续攀升
未来氢氧化钾发展将有以下几个趋势:随着国产钾肥产能的提高,世界钾肥供应格局也有所改变,作为氢氧化钾主要原料的氯化钾供应将更加合理化;小型企业将逐步被淘汰,有技术、有规模的企业将得到充足的发展;我国氢氧化钾产品质量的提高,势必拉动国产氢氧化钾占领更广阔的外国市场;随着下游需求的缓和发展,氢氧化钾消费量将持续上升。
价格方面,氢氧化钾属于资源型化工产品,将随着资源的减少而逐渐减少。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氢氧化钾的价格将维持在目前水平,也就是说未来两年,国内氢氧化钾的市场价格将保持在5500~6500元/吨。
表1 国外氢氧化钾生产企业 万吨
序号 企业名称 国家/地区 装置位置 2014年产能
1 西方化学公司 美国 Taft,LA 32.5
2 特森德罗集团 比利时 Tessenderlo 22
3 优利德集团 韩国 Inchon 18
4 奥林公司 美国 Charleston,TN 14.5
5 赢创-德固赛 德国 Niederkassel 13.8
注:数据来自IHS报告
表2 2010~2015年中国氢氧化钾进出口数量及金额 万吨
进口 出口
数量 金额/万美元 数量 金额/万美元
2010 0.2 803 3.7 3112
2011 0.2 624 2.6 2150
2012 0.2 494 2.8 2804
2013 0.1 407 4.1 4240
2014 0.2 483 6.0 5196
2015 0.1 412 6.1 4659
注:数据来自中国海关总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