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聚氨酯复合材料: 建筑节能为重点,市场需求仍稳增
2016年21期 发行日期:2016-10-31
作者:zhoukan2012

  聚氨酯(PU)作为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两大类。除了作为成分较单一的材料,其也可以和其他材料混合生成复合材料。聚氨酯制品种类多样,主要包括泡沫塑料(软泡、硬泡、半硬泡)、弹性体(CPU、TPU、防水铺装材料)、纤维(氨纶)、革鞋树脂(合成革浆料、鞋底原液)、涂料、密封剂和胶粘剂等,其中泡沫塑料占比最大。软泡中以家具、床垫、汽车、地毯为主,硬泡以建筑保温和工业绝热市场为主。这些聚氨酯制品主要是通过改变原料的种类和化学结构、规格指标、配方比例而制造所得,通常可分为: 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革鞋树脂、聚氨酯纤维、聚氨酯涂料、聚氨酯密封剂和聚氨酯胶粘剂几大类。  
北美西欧市场趋近饱和 亚太地区将成主角
  聚氨酯作为重要的六大合成材料之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西欧、北美和亚太地区产销量占到全球总量的85%以上,其中亚太地区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5%左右,紧跟其后的是北美和西欧,占全球市场的40%。由于北美和西欧的市场已经渐趋饱和,因此未来聚氨酯发展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而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新兴国家而言,由于这些国家的财富正在逐渐积累,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对聚氨酯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目前来看,未来的中国市场仍然是聚氨酯需求增长的最大引擎。为了满足市场对聚氨酯日益增加的需求,亚太地区的聚氨酯产能正在不断扩大。
  从全球范围来看,建筑领域、汽车工业、电子设备、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拉动了聚氨酯产品的需求。建筑领域是聚氨酯重要的下游市场,聚氨酯材料不仅可用作新建住宅建筑保温,也可用作老建筑的翻新改造,即使在未来的聚氨酯市场达到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在建筑领域仍有极大的增长潜能。在交通领域,聚氨酯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汽车生产商现在十分注重节能节油,聚氨酯产品不仅能够减轻汽车的重量,而且也能提高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未来的10年间,聚氨酯产品在其他一些领域的应用将得到迅猛的发展。业内分析,全球范围内对聚氨酯的需求将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其中在制冷、鞋业、纺织、休闲等领域,对聚氨酯需求的增长率估计每年为5.7%; 家具、寝具和工业产品领域对其需求的增长率稍低,预计每年为3.3%左右; 而亚太地区新兴国家受到由创新技术开拓的新下游应用的支撑,对聚氨酯的需求将会达到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全球聚氨酯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亚太(日本、韩国)和中国,这些市场的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85%左右。北美和西欧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40%左右,亚洲占45%左右,其中中国占全球总消费量的40%左右。全球聚氨酯工业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北美和西欧聚氨酯市场已基本成熟,未来市场增长缓慢,而新兴市场中国、东欧和中东及非洲地区将是未来世界聚氨酯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
我国聚氨酯发展的几大影响因素
  我国聚氨酯起步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目前,中国聚氨酯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烟台为中心的黄河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以葫芦岛为中心的东北地区、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北地区,以及正在形成的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以福建泉州为中心的海西地区等聚氨酯产业聚集地区。
  对于聚氨酯市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因素: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制成聚氨酯的反应中,除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含有两个或多个羟基官能团的化合物反应外,还可与其他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进行反应。由于可供聚氨酯合成的基础原料众多,从而生成性能各异的特征化学链节,合成出许多聚氨酯聚合物,使其制品性能按特定要求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并可量身定制。除基础原料组分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特性决定聚氨酯分子链基础单元结构并影响其制品性能外,线性链的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相结构及合成、加工方法与工艺条件,也均有较大影响。
  2. 政策推动:国内颁布一系列建筑节能方面的政策法规,建筑工程的节能减排是政府重点投资方向,建筑节能政策成为拉动聚氨酯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3. 汽车工业:聚氨酯材料等汽车塑料的用量是衡量现代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轿车平均塑料用量约为190kg/辆,占汽车自重的13%~15%,而我国轿车平均塑料用量为80~100kg/辆,仅占汽车自重的8%。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7万辆和1806.9万辆,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将由追求产能和规模逐渐转变为注重质量和水平。
  4. 建筑节能:根据我国节能工作部署,2010年底,城镇建筑达到节能50%的设计标准,到2020年全社会建筑总能耗至少要实现节能65%。国内目前建筑节能主要材料以聚苯乙烯为主,要实现2020年65%的节能目标,需要对430亿平方米的建筑外墙进行全面节能措施。国际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保温材料中,聚氨酯占据75%的市场份额,而我国目前建筑保温材料中不到10%采用聚氨酯硬泡材料,建筑节能保温市场将是未来我国聚氨酯硬泡消费增长潜力最大的应用领域。
  5. 冷藏电器市场需求:聚氨酯在冰箱、冰柜领域应用中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城镇化发展,冰箱等普及率的提高及产品更新换代拉动了冰箱、冰柜市场的发展,聚氨酯在冰箱冰柜领域的发展空间随之增大。  
产量稳定增长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近年来,我国聚氨酯行业仍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与此同时,聚氨酯行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引进,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升级步伐稳步加快;在原料领域企业积极扩张产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如图1所示。

 

 

 

 


  市场方面,受房地产、汽车、船舶等下游行业带动,我国聚氨酯涂料产业日益壮大。尽管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大为减少,但建筑涂料产量继续维持高增长趋势,如图2所示。

 

 

 

 


  此外,革、鞋用聚氨酯树脂产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对聚氨酯用量最大的泡沫行业而言,软、硬泡聚氨酯行业市场在国内经济和政策导向双重作用下发展有所分化。受汽车、家具等下游需求拉动,我国软泡聚氨酯市场行情看好。硬泡聚氨酯在太阳能、制冷设备、管道保温材料等领域需求也有所增长。
  2016年国内聚氨酯行业的总产量约100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率2%左右,其中增长最快的产品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随着国内万华、华峰等企业产能的不断扩增,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虽然下游鞋材行业表现不佳,需求下滑,但TPU薄膜市场发展迅速,整体消耗量增加5%左右;软泡产量增长3%左右;硬泡受终端需求缩减影响产量下降5.76%;氨纶下游需求尚可,产量增长4.36%;浆料市场整体走势较为低迷,下游合成革行业因环保要求提升部分企业停产,需求不旺导致浆料厂家开工较低,整体产量下降2.24%;鞋底原液市场相对比较平稳,但也受终端制鞋产业转移、行业升级影响,下半年市场持续低迷,整体产量增长2%;聚氨酯涂料、胶粘剂市场也有小幅增长。
  聚氨酯作为新兴高分子材料,由于其隔热、耐磨、隔音、防水等方面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等领域。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我国聚氨酯市场前景持续看好,成为化工巨头们新建、扩容聚氨酯项目的驱动力。聚氨酯行业发展,也得益于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节能减排是实现绿色低碳环保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国策。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30年,建筑节能采用保温处理后,将使温室气体减排达到56亿吨。
  聚氨酯材料在隔热材料、汽车和水基聚氨酯材料领域的使用有大幅增长。在聚氨酯产品门类中,泡沫塑料所占的比例正在缓慢地下降,被统称为CASE(指涂料、胶粘剂、密封剂、弹性体等)的产品比例不断上升,如图3所示。

 

 

 

 

  不同聚氨酯材料进出口情况有所差异,如表1~3所示,其中泡沫聚氨酯板材及人造革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而聚氨酯溶剂油漆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且三者的出口价格较低,侧面反映我国聚氨酯材料的生产技术及产品性能略逊于国外。
我国聚氨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从总量上看,虽然我国聚氨酯产业未来提升和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但是,我国目前仅是聚氨酯产业大国,而不是强国,一大批核心和先进的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大公司手上,如HPPO 法制造PO 技术、气相光气法制造TDI 技术、IPDI 制造技术、熔纺氨纶TPU 切片技术、高固含量PUD 技术等。同时,从人均消费量来看,中国人均聚氨酯消费量为4~5 kg,而美国约为11 kg,德国约为10 kg,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我国聚氨酯产业需要审时度势,认清现实,调整方向,扩大市场,一方面,要利用国家“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政策,化解好产能过剩的危机;另一方面,要加快产业一体化进程,拉长产业链,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原有市场基础上,加快在汽车、高铁、太阳能、建筑节能、环保及新型产业领域推广应用。聚氨酯产业发展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极力扩大专业化原料、产品生产规模,在资源、市场、劳动力条件优越的地区建立跨国垄断大型生产基地和销售、研发中心;加强安全、环保生产技术的研发和环境友好型产品替代以及节能减排降耗资源回收利用等;产品则向精细化、功能化、高性能化发展,并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
  “十三五”期间,在国家“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政策指引下,中国经济将进入稳定增长新周期,聚氨酯行业也将面临着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速的新形势,未来行业发展将越来越依赖技术能力的创新和提升,聚氨酯行业将大力发展研发功能性、高性能、高附加值以及环保型的产品,加快在建筑节能等产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表1  泡沫聚氨酯板、片、带、箔、扁条 进出口年报   万吨

年份   进口数量    进口金额/亿美元   出口数量   出口金额/亿美元
2010 1.31 1.78 1.15 0.81
2011 1.45 2.13 1.28 1.11
2012 1.51 2.32 1.56 1.32
2013 1.37 2.30 2.43 1.78
2014 1.41 2.29 2.55 1.96
2015 1.32 1.95 3.03 1.94

表2 泡沫聚氨酯制人造革及合成革 进出口年报   万吨/米

年份   进口数量    进口金额/亿美元   出口数量   出口金额/亿美元
2010 1.93 1.80 2.06 0.85
2011 1.56 1.72 2.31 1.03
2012 1.41 1.65 2.02 1.20
2013 1.21 1.52 1.69 1.33
2014 1.03 1.26 1.93 1.35
2015 0.97 1.35 2.12 1.46

表3  溶于非水介质的以聚氨酯类化合物为
基本成分的的油漆及清漆进出口年报

年份   进口数量    进口金额/亿美元   出口数量   出口金额/亿美元
2010 2.85 1.09 0.30 0.09
2011 2.06 0.88 0.24 0.08
2012 1.58 0.73 0.48 0.24
2013 1.54 0.71 0.64 0.31
2014 2.15 0.81 0.72 0.38
2015 1.75 0.65 0.98 0.45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