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PE)属通用大宗化工产品,在五大合成树脂中产量仅次于聚氯乙烯(PVC)和聚丙烯(PP)。聚乙烯主要包括三个品种,即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压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压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近年来,国内LLDPE产能和产量快速发展,LLDPE产量已超过LDPE和HDPE,成为国产料供应量最高的PE品种。HDPE是消费量最高的PE品种。
不同聚乙烯品种,其生产工艺也不同。目前全球LLDPE生产采用的主流技术为气相法和溶液法。HDPE的生产工艺主要有浆液法、气相法和溶液法。我国浆液法和气相法基本各占一半,溶液法非常少。LDPE主要采用高压液相法生产,分釜式法工艺和管式法工艺。目前以管式法工艺发展较快。
产量增速快 生产较集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制烯烃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聚乙烯产量快速扩大。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聚乙烯产能达到1492万吨,其中HDPE产能为765万吨(含205万吨全密度装置产能),LLDPE产能为737.2万吨(含205万吨全密度装置产能),LDPE产能为194.8万吨。
2015年,国内聚乙烯的产量约1395.7万吨,其中HDPE的产量为558.3万吨,LLDPE的产量为637.4万吨,LDPE的产量为200万吨。近年来,国内新投产的煤化工项目大多采用气相法技术,该技术可切换生产LLDPE和HDPE,但从生产技术和市场切入等方面LLDPE相对更容易,所以新上企业大部分都选择生产LLDPE,从而使得2015年LLDPE的产量继续大幅增长,超过HDPE,成为我国聚乙烯中产量最高的品种。
过去,聚乙烯生产主要以原油为原料,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煤化工业发展,聚乙烯的原料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截至2015年年底,以煤(含甲醇)为原料的聚乙烯装置产能合计达186万吨,占到总产能的12.5%。
目前,我国聚乙烯生产仍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石化巨头。其中,中石化是最大的生产企业,其聚乙烯产能为700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47%;中石油的聚乙烯产能为506万吨,居第二,占总产能的34%;其他的炼化企业有中海壳牌、盘锦乙烯和中国化工,其聚乙烯产能合计占到总产能的7%。(详见表1)。
由于国内聚乙烯供需缺口较大,新建乙烯项目大多将聚乙烯作为主要下游配套方案。目前国内新建聚乙烯项目的产能共约700多万吨,大部分为煤化工项目。预计2016年,国内新增产能约100多万吨,其中包括3套LDPE装置。
高性能产品依赖进口 总体需求增速维稳
聚乙烯是我国主要进口的大宗化学品之一,其中进口量最大的品种是HDPE,其次是LLDPE。由于长期以来国内聚乙烯产量无法满足飞速增长的需求,而且高性能聚乙烯(如茂金属基聚乙烯、C6和C8聚乙烯、燃气管和汽车油箱等用专用PE牌号)大部分依赖进口,从而导致进口量居高不下。2009年之前,中国PE进口量在400万~500万吨左右;2009年大幅增长至740.9万吨,同比增长64.8%。之后PE进口量仍稳定增长,2015年,进口量增长至986.6万吨,2009~2015年年均增长率为4.9%(详见表2)。2015年,HDPE的进口量为512.8万吨,占聚乙烯总进口量的52%;LLDPE的进口量为256万吨,占总进口量的26%;LDPE的进口量为217.8万吨,占总进口量的22%。2009~2015年,因国内LDPE的产量维持稳定,而需求量不断增长,导致其进口量增长最快,年均增速为8.3%,其次是HDPE,进口量年均增长率为4.9%;LLDPE近年来的国产供应量快速增长,使得进口量年均增速最慢,为2.6%。
2015年,我国聚乙烯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是伊朗,进口量为167.5万吨,占到总进口量的17%;从伊朗进口的聚乙烯主要是HDPE和LDPE,LLDPE进口量很少。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是沙特,进口量为160.9万吨,占到总进口量的16.3%;进口量最大的是HDPE,其次是LLDPE。进口量居第三位的是阿联酋,进口量为111.3万吨,占到总进口量的11.3%,其中HDPE进口量最大。进口量居第四位的是韩国,为100.3万吨,占到总进口的10.2%。泰国的进口量居第五位,为90.1万吨,占到总进口量的9.1%。新加坡进口量居第六位,为79.7万吨,占到总进口量的8.1%。之后依次为卡塔尔、美国、中国台湾、科威特、马来西亚等。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中东地区已成为我国聚乙烯的最大进口来源地区,中东地区PE的进口量约占到国内总进口量的53%。
随着薄膜、吹塑、注塑、管材等下游行业的稳定发展,聚乙烯需求随之增长,加上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导致聚乙烯价格下降,下游行业对聚乙烯的应用成本应声而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聚乙烯的需求增长,2015年聚乙烯需求量达2300多万吨,同比增长7%以上,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
总体来看,2015年,我国聚乙烯最大的消费领域为薄膜(含少量板材),消费量在1200多吨,占到总消费量的50%以上;其次是注塑制品,占到总消费量的16%;吹塑位居第三位,占到总消费量的约10%;其他消费领域还有管材、纤维、电线电缆、挤出涂覆、滚塑制品等。
2015年,由于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但产品价格相对坚挺,使得聚乙烯企业的盈利能力好,所以全年装置整体开工率约93%,处于较高的水平。2015年,国内聚乙烯仅新增一套装置,即蒲城清洁能源化工公司的30万吨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国内总产能达到1492万吨。
总体来看,我国聚乙烯行业仍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2015年对外依存度达42%,造成市场供不应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我国聚乙烯装置产能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另一个方面是我国生产聚乙烯以通用料为主,在专用料生产方面欠缺,导致一些专用领域、特种牌号主要依赖于进口。未来5年,我国聚乙烯行业仍有大量新建拟建项目投产,而且大部分为煤化工项目,因此,预计未来我国聚乙烯的自给率将不断提高,同时,由于国内生产的聚乙烯产品主要是集中在大宗料上,尤其是煤化工企业的产品,所以未来国内聚乙烯市场上的通用料将会逐渐走向过剩的状态,而专用料仍短缺。所以,建议国内现有和新上的聚乙烯企业要重视市场紧缺的聚乙烯专用料牌号的生产技术研究,努力开发和生产专用料,实现产品结构的转型,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表1 2015年中国聚乙烯树脂主要生产企业 万吨
公司名称 产能 备注(装置数,产品种类)
中石化 700 36套装置(含合资),HDPE、LLDPE
和LDPE
中石油 506 33套装置,HDPE、LLDPE和LDPE
延长中煤榆林能化 60 2套装置,HDPE和LLDPE
中海壳牌 51 2套装置,HDPE和LDPE
盘锦乙烯 44.5 2套装置,HDPE
包头神华 30 1套装置,LLDPE和HDPE
中煤榆林能源化工 30 1套装置,LLDPE
宁夏宝丰能源公司 30 1套装置,LLDPE
蒲城清洁能源化工 30 1套装置,LLDPE
中国化工集团 10 1套装置,LLDPE
合计 1491.5
2010~2015年我国聚乙烯树脂进出口情况 万吨
进口 出口
数量 金额/百万美元 数量 金额/百万美元
2010 735.8 9742.6 15.8 229.0
2011 744.3 10869.6 32.2 486.3
2012 788.8 10929.9 28.8 430.0
2013 881.6 13145.0 20.3 326.4
2014 910.8 14325.1 24.9 410.4
2015 986.6 12623.7 26.9 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