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新材料 探讨精准应用
——“2016(第八届)国际化工新材料大会”在无锡召开
本刊讯(记者 吴军)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12月15~16日,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中国化工信息》杂志、《化工新型材料》杂志承办的“2016(第八届)国际化工新材料大会”在无锡举行。近150位新材料、电子电器、汽车等领域的代表就化工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
化工新材料不仅是石化行业技术水平的典型代表,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典型代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指出,当前我国化工新材料存在高端产品难以稳定供应、核心技术久攻不下、关键原材料长期受制于人等三大瓶颈,而突破这些瓶颈制约的关键是创新。
针对“十三五”时期化工新材料生产企业应该如何筛选发展方向,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CEO黄音国建议,应该考虑以下因素:是否符合发展趋势、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阶段、技术获取的难易程度、现有市场规模(中国)/ 全球、市场增长率(中国)/ 全球、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等。
对于高性能工程塑料的开发,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指出,传统高性能工程塑料存在耐热性和溶解性呈反向变化关系的问题,耐热温度越高,溶解性越差,甚至不溶解。从而致使其合成难、成本高、加工方式单一,应用领域受限。针对这一问题,科学界和工业界都十分关注开发耐高温可溶解的新品种,希望实现高性能、低成本、可控制备。尤其是航空、航天、核能、武器装备、舰船、高铁、石油化工、汽车等高技术领域。蹇锡高提出,高性能工程塑料的总体技术创新需从结构创新和工艺创新两个方面着手。
本次大会还重点探讨了工程塑料在汽车、电子电器领域的应用,以及硅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在轮胎用领域的应用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