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苯酐:行业进入洗牌期结合实际求发展
2016年24期 发行日期:2017-02-06
作者:zhoukan2012

    苯酐又名邻苯二甲酸酐(PA),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其中又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所占的比例为最大。此外还可用于生产醇酸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UPR)、氨基树脂涂料、蒽醌、亚胺硫磷、糖精、酚酞缓泻剂等,用途广泛。
  
产能持续扩张,需求面应市而缩
  
    我国苯酐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下游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苯酐的产能不断增长,截至2016年9月底,增加到279.5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苯酐生产国家。产能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包括江苏省、山东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的产能达到186.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66.55%;华南地区(包括广东省和福建省)的产能达到35.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12.52%;华中地区(包括河南省和湖北省)的产能达到17.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6.08%;华北地区(包括天津市和河北省)的产能达到30.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 10.73%;东北地区(包括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的产能达到11.5万吨,约占总产能的 4.12%;江苏省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苯酐生产省市,产能为90.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32.20%;其次是山东省,产能为55.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19.68%。
    从生产工艺上看,我国苯酐生产先后经历了萘法时期、萘法与邻苯法并存时期、邻苯法时期、邻苯法与萘法共存时期。近几年,由于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国内房地产行业低迷,皮革、制膜等终端下游对苯酐消费减少,苯酐市场需求面缩小,而原料邻苯供应不足,价格持续偏高,导致苯酐成本压力不断增加,苯酐厂家持续亏损,经营困难。另一上游原料工业萘,受房地产行业影响,减水剂需求受抑,作为减水剂主要原料的工业萘资源过剩,市场价格不断下滑。苯酐厂家为缓解亏损程度,并抓住工业萘降价机遇,开始从原料方面寻求突破,于是萘法苯酐重获新生,部分苯酐厂家邻法装置改技成萘法或混合法,另外大部分的新增装置都是萘法工艺,苯酐行业进入邻苯法与萘法共存新时期。
    2016年,我国苯酐生产工艺中,邻苯法苯酐约占64%,萘法苯酐约占25%,邻萘混合约占11%。另外,我国苯酐生产厂家大多配套下游产品邻苯二甲酸酯或其他酯类产品、不饱和聚酯树脂和醇酸树脂等。2016年我国苯酐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
  
消费量稳步上升,价格变化较大
  
    近年来,我国苯酐的进口呈现不断减少的发展趋势。2015年的进口量为6.21万吨,同比减少约14.93%,2016年1~9月份的进口量为5.13万吨,同比减少约1.51%。在进口的同时,我国苯酐也有少量出口。2015年的出口量为0.07万吨,同比减少约12.50%。2016年1~9月份的出口量为0.08万吨,同比增长约32.24%。此外,我国苯酐的消费量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2015年的表观消费量为165.5万吨,同比增长约 5.08%,2010-2015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3.45%。相应产品的自给率2005年为84.10%,2010年为89.49%,2015年为96.66%。  
    目前,我国苯酐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不饱和聚酯以及醇酸树脂等。其中增塑剂对苯酐的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45.7%,不饱和聚酯的需求量约占26.3%,醇酸树脂的需求量约占14.5%,其他方面的需求量约占13.5%。
    近两年,我国苯酐行业产能扩张远远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产能过剩,企业开工率不足。企业效益出现下降。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各地政策的相继落地,增塑剂行业发展速度放缓,整体装置开工率大幅度下降,对苯酐的需求量增速有限。同时随着国内食品安全法规的完善,国家逐渐对食品用保鲜膜等生产实行严格控制,苯酐需求放缓。另外,随着国内涂料行业的发展,醇酸树脂漆、氨基树脂漆等以醇酸树脂为原料的涂料产品已经跨过快速发展期,今后该领域对苯酐的需求将不会出现较大增幅。另外,双环戊二烯、粗对苯、PET等原料取代在不饱和聚酯树脂终端的应用,并以低价对苯酐形成巨大的挑战。预计今后几年,我国对苯酐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3.9%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200.0万吨。
    近几年,由于受到原料邻二甲苯、萘市场价格的下跌和下游需求减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苯酐的市场价格发生了较大变化。2013年我国苯酐市场最高价格为1月份的11800元/吨,最低为10月份的10180元/吨,全年平均价格为10811元/吨。 2014年市场价格延续下降态势,最高价格为1月份的10350元/吨,最低为12月份的6610元/吨,全年平均价格下降到8745元/吨。2015年,市场价格在短暂上涨之后,继续保持低位运行,全年最高价格为5月份的7710元/吨,最低为12月份的5130元/吨,全年平均价格为6337元/吨,同比下降约27.53%。2016年1~3月份,价格小幅度上涨,4月份之后基本稳定在6200~6500元/吨之间波动。近几年我国苯酐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
 
    发展趋势:
   (1)在生产技术方面,催化剂仍将是苯酐生产技术发展的关键,高收率、高选择性、高负荷、安全性催化剂的研发仍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此外,通过对现有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开发新型生产工艺、装置设备和三废处理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物耗,实现清洁化生产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2)未来几年我国仍将有唐山旭阳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杰富意振兴化工有限公司、唐山宝铁煤化工有限公司、盘锦瑞德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伟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济宁辰光杰科特煤化有限公司、山西宏特煤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晨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福建腾龙化学(漳浦)有限公司、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诺克曼化工有限公司、河北邯郸鑫宝煤化工有限公司以及常州清红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计划新建或者扩建苯酐生产装置,其中新建装置主要采用萘法生产工艺,届时我国邻苯法苯酐生产能力所占比例将有所下降,而萘法苯酐所占比例将会增加,两种生产工艺将在较长时期内共存,但邻苯法仍将是主要的生产工艺。
   (3)由于我国苯酐行业产能扩张远远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产能过剩,企业开工率不足。未来苯酐行业将进入新洗牌格局,一些规模小、工艺落后、没有原料优势的企业将遭到淘汰。新建装置将采用高负荷和低能耗的先进技术,装置规模更趋于大型化。
   (4)由于我国产能的增加,加上下游消费趋缓和,未来进口量将逐渐减少;此外,受原料邻二甲苯和萘价格下降的影响,我国苯酐的市场价格仍将保持在较低价位运行。
    发展建议:
   (1)由于我国苯酐生产能力已经出现过剩,且行业的发展将受到原料、下游消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后应该慎重新建或者扩建生产装置,而是应该加快催化剂及大型苯酐氧化反应器的国产化步伐;此外,通过不断改进工艺,提高单台反应器产能。可以通过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浪费和副产物的排放,进一步降低苯酐装置的能耗物耗,同时尽可能多产蒸汽、多发电来摊薄费用,降低成本,维持装置的正常运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2)结合实际,适度发展萘法工艺苯酐的生产。由于目前我国邻二甲苯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需求,且邻二甲苯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公司手中,国外资源则被少数贸易商所垄断,致使与苯酐相关的产业链严重扭曲,苯酐与邻二甲苯价格严重倒挂,上游暴利,而苯酐行业却出现全行业亏损局面,严重影响了苯酐仍至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因此,可以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造或新建装置的投产,适当发展萘法工艺路线,以达到有益补充。但要注意,如果较大规模发展萘法工艺,则工业萘价格必然大涨,成本优势荡然无存,行业亏损更加严重。
   (3)制定增利避险方案。苯酐行业进入双工艺并存时期,无疑会加剧行业的竞争程度,单一工艺的厂家面临的风险上升,双工艺并存或逐渐成为主流。要更加全面跟踪市场信息,不仅要关注石化行业动态,也要关注煤化工方面信息,根据价格对比设置预警,合理安排两种工艺生产,才能达到增利避险、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4)由于苯酐在传统应用领域的需求趋于平稳,应该积极拓展下游领域,延伸产业链,或者与下游用户做好长期供销合作,积极开拓苯酐新的应用领域,以从根本上缓解我国苯酐过剩的矛盾,提高整体竞争力。
   (5)增加研发,开发可自由切换装置。邻苯法与工业萘工艺不同,在目前条件下如果改造就需要重新更换催化剂增加成本。如果能研制出一定条件下通用的催化剂,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切换原料的话,将给厂家带来较大经济效益。
  (6)提高产品质量,充分利用国家有关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积极扩大出口,以缓解国内供需矛盾。
 

              表1  2016年我国苯酐主要生产厂家情况       万吨
                生产厂家                                  厂址        产能
东莞市盛和化工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0
河南安庆化工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新郑 11.0
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18.0
山东利华益集团利津石油化工厂 山东东营 6.0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 上海市 10.0
石家庄白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8.0
中石化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京 10.0
山东齐鲁增塑剂厂 山东淄博 8.0
常州清红化工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9.0
镇江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江苏镇江 12.0
安徽铜陵化工集团有机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铜陵 12.0
江苏泰兴协联众达化学有限公司 江苏泰兴 10.0
珠海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10.5
中山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广东中山 4.5
泰州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12.0
天津鹏英化工有限公司 天津 5.0
天津金源泰化工有限公司 天津 10.0
德国巴斯夫南京公司 江苏南京 8.0
新加坡科迪珠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6.0
湖北荆州市博尔德化学预先公司 湖北荆州 6.0
宁波镇海泰达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6.0
厦门世佳化学品公司 福建厦门 5.0
山东新泰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沂源 5.0
淄博嘉周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5.0
浙江庆安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5.0
宁波联泰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浙江慈溪 5.0
江阴市中润化工有限公司 江苏无锡 10.0
常州新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10.0
山东海右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5.0
江苏宏信化工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5.0
其他   37.5
合计   279.5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