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扑朔迷离
全球经济增长在2016年的大部分时间内始终处于放缓状态,但在年末增长势头开始加强。全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预计在2016年增长2.5%,在2017年增长上升至2.8%,2018年增长3.0%。
回顾2016年,似乎从未缺少过“惊喜”。其中,最大的惊喜莫过于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其影响甚至超过英国退欧。最大的不确定在于特朗普政府是否遵循了其极端的竞选承诺(例如,贸易战争和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或是采取更务实的方法将关注点放在经济增长。如果执行贸易保护主义,全球贸易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可能会更慢,通货膨胀或将变得更高。反之,增长、通货膨胀以及利率都会提高,从而使全球大多数经济体受益。IHS Markit 相信实行后者比前者的可能性更高。
就美国而言,有数据表明未来一年内其经济增速可达2.0%~2.5%。通货膨胀、利率以及美元指数或将随之上涨。
就欧洲而言,尽管欧元贬值将刺激该地区的出口,给其带来一丝希望,但欧洲的前景早被英国退欧和欧洲政治的不确定性所掩盖,美国大选恰好增加了这些风险,同时也激励了欧洲的右翼民粹主义党派。
就中国而言,特朗普的胜出意味着中国将面临充满挑战的时代。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不断放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跌至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央行试图控制人民币逐步贬值。近期美元利率上涨和美元升值导致资本外流严重,给中国货币带来更多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剧了政治摩擦。然而,尽管中美之间的摩擦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升温,但两国间的全面贸易战似乎不大可能拉响。另一方面,如果美国离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一份除中国以外的自由贸易协议),有可能为中国发展本国主导的亚洲自由贸易区敞开大门。
从供应方面看,中国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采矿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分别同比增长4.0%、6.1%和7.6%。纵观产业动态,在当前经济周期中,表现杰出的行业包括房地产和其他服务业(包括信息技术、商业服务、教育和娱乐业),两者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长8.8%。除农业外,滞后的产业还包括建筑(同比增长6.0%)和金融服务业(同比增长5.6%)。
从需求方面看,增长受到消费支出的大力支持,占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71%,比去年同期增长13.3个百分点。投资占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36.8%,净出口贡献为-7.8%。
2016年中国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7%,2017年和2018年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至6.4%。
原油低价冲击供需
2015年以来,原油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在低油价打击下,美国原油产量自2015年中期产量峰值以来一直在下跌。此外,由于资金缺乏外加钻探活动的持续下降,美国原油产量预计将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920万桶/日持续下跌到2017年初的不到850万桶/日。
短期来看,全球的石油需求将继续以相对温和的步伐扩张。长期来看,造成全球石油需求停滞不前的原因包括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车辆动力系统改进,替代能源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等。IHS Markit预测2016年全球液体燃料需求增长约130万桶/日。2017年和2018年会略微有所上升,达到约140万桶/日。中国、印度和美国将在2018年为年需求增长贡献80万桶/日以上。
经过两年的沉寂,欧佩克于2016年11月30日正式决定削减2017年上半年的石油产量。其中,除欧佩克将削减120万桶/日的产量之外,俄罗斯也按照欧佩克的约定,将在2017年上半年逐步实现削减30万桶/日的产量。此外,欧佩克还期望一些非欧佩克生产商也能削减30万桶/日的产量。IHS Markit预测2017年第一季度欧佩克的实际供应量将平均减少50万~70万桶/日。尽管减产量远远低于欧佩克的目标,但是预计将使市场价格更接近供需基本平衡值。在第二季度,减产将会使市场收紧并减少库存,进一步推高价格。
长远来看,海湾五国和美国石油供应已无法满足未来的需求。新增产能需要在包括高成本地区的全球其他地方开发。到2040年,全世界大约需要4500万桶/日的新增原油产量用以弥补现有油田减产并满足新增需求。IHS Markit 分析表明,到2025年,平均原油价格需要每桶90美元才可以支撑必要的供应增长。
投资增速放缓
全球大宗化工品在过去的五年内经历了增长最快的时期。1999~2000年,全球基础化工品和塑料制品需求增长了1.85亿吨;2000~2010年,需求增长了2.08亿吨。然而,2010~2015年,需求增长了1.98亿吨,几乎与过去整个十年间的增长率相同,这可以归因于全球工业化和中产阶级如中国和印度等在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兴起。预计未来五年的需求增长将依然强劲,2015~2020年需求增长将超过2.1亿吨,其增长几乎是过去十年的两倍。全球基础化工品和塑料制品的需求增长见图1。
中国是推动化工品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并在过去的十年间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需求增长量。在未来的五年里,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减缓,逐渐过渡到服务型为主体经济,而不再是制造和投资为主体,其贡献的份额将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其他新兴经济体,如印度、东南亚和南美,甚至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将提高其制造业增长的步伐,从而导致需求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尽管如此,中国将继续占有全球近一半的需求增长,依然保持增长最大。
2000~2008年,全球化工行业投资稳步增长,并在2008年到达了历史高峰,2015年全年投资水平保持高位。
2016年是全球化工行业投资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行业结束了相当稳定的十年投资高峰期,包括资本投入和全球新增产能。展望2017~2019年,虽然未来几年内可能还有未公布的项目,但投资明显放缓,达到自过去十年开始的最低水平。其中,一方面新兴市场的资本投入持续下行;另一方面,尽管石油方面的投资持续下跌,但北美的页岩油、页岩气为原料的化工项目扩张却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随着上游油气开发投入放缓,投资资本支出作为一项附加利润出现通缩。全球化工投资从2016年开始大幅下跌且迅速下降,低于过去十年中任一时期。
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石化行业每隔几年就创造新的利润周期。2014年,由天然气生产比重较高的地区推动全球平均收益到达顶峰。2015年,较低的原油价格使得中东和北美的盈利能力下降,导致收益下降了15%;然而,亚洲和欧洲的利润率却因较低的原料价格和多次装置意外停车而变得更强劲。2016年,随着中东和北美生产商受到能源价格下跌的进一步压缩,全球平均收益下降了10%,亚洲生产商盈利则受中间体和材料产能过剩的挑战。
IHS Markit预测2017~2018年的收益将会随着增量供应的减速和需求增长导致供应趋紧而有所改善。2019~2020年,随着上游原油价格的恢复以及需求增长到接近产能顶限,收益将重回巅峰。按地区分化工产品盈利情况见图2。
中国需求仍占半壁江山
自2000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化工品需求和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下游民用消费品制造业的迅速扩张,化工品需求也经历了2005~2012年的快速增长期。2015年,中国占全球基础化工品需求的1/3,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和生产国(见图3)。然而自2012年经济放缓以来,中国化工品需求增长也呈现出疲软迹象,2015年需求增长剧降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最低水平。除烯烃链收益在2015年达历史最高水平外,多数衍生品需求增长已经放缓。
随着中国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将有下降趋势,且受到制造业和资本投资的影响减少,化工品的需求增长预计也会有所放缓。预计,未来四年主要化工品的需求增长将维持在5%~7%,明显低于历史增长率,且这种状态或将延续到2020年以后。尽管如此,中国仍将是全球化工品需求增长的主力,占全球需求增长的一半。
同时,中国将继续增加常规石化产能和非常规化工品产能来提升国内产量,其中包括煤化工、进口甲醇为基础的甲醇制烯烃、丙烷脱氢以及煤制乙二醇(见图4)。这些非常规投资大多在高价原油时期进行。然而,过去的两年原油价格下跌,使得非常规化工品的利润受到了严重挤压,该领域的新投资大幅下降。由于常规石化产业转为盈利,更多的新石化投资项目预期会展开。几个大型综合石化复合品正在建设或计划投产中。
伴随着需求增长放缓和产能强劲增长计划,中国自给自足的比例会持续提高。进口材料的比例将下降,但绝对进口量将继续增长。
私有制是中国快速发展期间的主要结构性变化之一。2016年,私有企业和地方企业占据超过40%的产能份额,私有化的趋势使得中国市场更具活力,降低主要国有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导致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降低利润空间。这也给国有企业施加更大的压力。私有企业往往在资本投资和生产管理方面更有效率。总而言之,这一趋势有利于中国的制造业,迫使化工品制造商更有效率且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下游消费者则受益于削弱的供应垄断、较低的采购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
在宏观政策中,中国政府也逐步放松对化工行业的管制,私有企业进入化工行业的门槛如今要低得多,政府甚至开始放宽对上游炼油行业的管制,为私有企业进入石化行业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政府还加强了环境和安全法规。这些增加了化工品生产商的成本,特别是私有企业的成本上升使其缩小了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成本差距。政府还在尝试重组行业,用以提高行业总体效率和能源效率,同时也整治污染。直接结果可能导致主要的地方企业间的行业整合。另外,中国企业也积极通过收购或直接投资寻找海外增长机会。2016年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活动十分活跃。由于中国政府2016年第四季度实施资本外流控制,海外并购很可能在短期内降温。然而,海外扩张不可能停滞。中国企业会继续寻找他们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份额、资源和技术,使之真正跻身到世界一流的企业中。
个人简历
庞雄鹰 目前在IHS Markit担任副总裁,负责大中华区化工业务和上海分部运营;从事领域包括技术、生产、工艺工程、商业规划和咨询。
IHS Markit是由IHS和Markit于2016年8月合并形成的综合性专业咨询服务公司。其服务领域包括化工、能源、金融、汽车、高科技领域、海事、航空、航天及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