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甲乙酮: 拓应用扩出口 谨防过剩
2017年4期 发行日期:2017-02-15
作者:zhoukan2012

  近年来,全球甲乙酮产业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生产装置陆续关闭,而国内先后有多套甲乙酮新建装置建成投产,我国从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国内甲乙酮市场供需已进入相对平稳期,拟建或扩建的厂家应慎重,随着产能和产量的提升,应加强在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上的开发应用,使其消费比例更趋合理。
全球产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
  近几年,由于发达国家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对甲乙酮需求量逐渐减少,产能逐渐减少,先后有多套装置关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先后有宁波海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东明梨树化学有限公司、湖南中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江苏泰州石油化工总厂等多套新建或扩建装置建成投产。
  截至2016年11月底,全世界甲乙酮的总产能达到154.6万吨,其中亚洲地区产能为114.9万吨,约占世界总产能的74.32%;西欧地区为28.5万吨,约占18.43%;中南美地区为5.2万吨,约占3.36%;其他国家和地区为6万吨,约占3.88%。日本丸善(Maruzen)石油化工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甲乙酮生产厂家,产能为17万吨,约占世界总产能的11%;其次是山东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能为16万吨,约占10.35%;再次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产能为15万吨,约占10.02%。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甲乙酮生产国家,产能为68.7万吨,约占总产能的44.44%;其次是日本,产能为30.7万吨,约占19.86%。2016年世界主要甲乙酮生产厂家以及主要国家或地区产能分布情况分别见表1和图1所示。
  近几年,我国先后有多套甲乙酮新建装置建成投产,如2013年山东东明梨树化学有限公司4万吨装置,2014年宁波海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万吨装置;2015年江苏泰州石油化工总厂8万吨新装置,2016年湖南中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建10万吨装置等。截至2016年11月,我国甲乙酮的总产能达到68.7万吨,均采用树脂法制备仲丁醇,然后气相脱氢工艺生产甲乙酮技术。2016年国内甲乙酮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2所示。
  由于国内产能增加,欧美等国家产能减少等原因,我国甲乙酮出口量有所增长。自2010年开始,我国从甲乙酮的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进口依存度大幅度下降。2010年的进口依存度仅为9.6%,2015年,进口依存度进一步下降至约0.5%。2005~2016年我国甲乙酮的进出口情况见表3所示。
企业性质呈现多元化
       消费集中在涂料和粘合剂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甲乙酮的生产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企业多元化。在全国11家甲乙酮生产企业中,国有企业和民营股份制企业产能平分秋色。国营企业中兰州石化、抚顺石化、哈尔滨炼厂、中捷石化、泰州石化、黑龙江石化总产能达30.7万吨,约占总产能的44.69%,且多数分布在西北、东北等传统工业基地和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民营股份制企业则涵盖山东齐翔、东明梨树、宁波海越、湖南中创以及天利高新,总产能合计为38.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55.31%。其中,山东齐翔、宁波海越、天利高新均为上市公司,东明梨树为中韩合资的股份制企业。
  企业分布在东北、华东以及西北等地炼厂相对集中、C4资源较为丰厚的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山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产能最为集中,产能为35万吨,约占国内总产能的50.95%。其次是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和辽宁省),产能为10.7万吨,约占15.57%;此外,华中地区(湖南省)的产能为10万吨,约占14.56%;西北地区(甘肃省和新疆)的产能为10万吨,约占14.56%;华北地区(河北省)的产能为3万吨,约占4.37%。山东省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甲乙酮生产省市,产能为2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29.11%;其次是江苏省,产能为11万吨,约占16.01%。
  总体来看,我国甲乙酮的需求量呈现增长平稳、下降,随后又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2005~2015年我国甲乙酮的供需情况见图2所示。
  目前,我国甲乙酮消费主要集中在涂料和粘合剂方面,此外在润滑油脱蜡、磁带、油墨、合成革以及化工产品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消费量。2015年我国甲乙酮的消费结构为:涂料约占总消费量的51.5%,粘合剂约占30.0%,润滑油脱蜡约占8.1%,油墨约占5.1%,其他(包括磁带、医药、电子和化工中间体等)约占5.3%。
  1. 涂料:甲乙酮主要用作高档溶剂型环保涂料,如聚氨酯涂料、环氧树脂涂料、丙烯酸酯涂料以及乙烯基涂料等溶剂取代苯类等毒性较高的传统溶剂。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建筑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档涂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大大增加了甲乙酮在涂料行业中的消费量。
  2. 润滑油脱蜡:国内外大多数溶剂脱蜡装置是根据需要将极性和非极性溶剂以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工业上广泛使用的脱蜡溶剂主要是各种酮和苯类的混合溶剂,国内炼油厂的润滑油生产主要选用甲乙酮与甲苯的混合液作为脱蜡溶剂。
  3. 粘合剂:在粘合剂的生产中,甲乙酮主要用于溶剂型粘合剂,尤其是聚氨酯类粘合剂。从发展看,我国聚氨酯粘合剂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展。以鞋用聚氨酯为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鞋国家,目前有相当部分的企业以氯丁橡胶为粘合剂,虽然氯丁橡胶有初粘接性好,可冷粘、价格便宜等优点,但其不耐增塑剂渗透,且必须用苯类有毒溶剂。上述致命弱点使氯丁橡胶已不适应制鞋工业发展需求。如今欧美等发达国家80%~90%的鞋用胶已经为聚氨酯胶粘剂所取代,国内也已经出现这种趋势。另外,聚氨酯胶粘剂在建筑、高速公路、飞机跑道嵌缝材料、高层建筑玻璃密封材料等方面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对甲乙酮消费形成有效拉动。
  此外,磁带、合成革以及化工领域用于制备过氧化物、甲基戊炔醇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消费需求,预计到2020年我国甲乙酮总需求量将达到42万吨左右。
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
  未来甲乙酮生产仍以正丁烯氧化法为主,不断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通过改进工艺,进一步降低能耗物耗,提高产品收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今后研发的方向。此外,通过生化法以及以其他原料合成甲乙酮的生产技术将得到一定发展。由于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甲乙酮需求增长速度将放缓。虽然未来几年,国内企业暂无新建或者扩建装置的计划,但由于产能已相对过剩,部分低效、小规模产能将面临淘汰。  
  目前国内甲乙酮以出口为主的局面已形成。反倾销政策将继续利好国内市场。2013年11月20日,商务部决定继续对原产于日本和台湾地区的进口甲乙酮实施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为5年。未来甲乙酮还将处在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之中,市场供需及竞争压力主要来自国内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甲乙酮市场供应逐步萎缩的趋势,将利好产品出口市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甲乙酮生产企业仍采用硫酸法,由于发达国家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将逐步被淘汰。
  鉴于以上趋势,未来国内甲乙酮行业发展应不断完善现有生产技术,开发新型催化剂和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应该积极开发新的原料来源,并加快产业化,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甲乙酮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甲乙酮供需已进入相对平稳期,拟建或扩建的厂家应慎重,并密切关注其他生产厂家的建设进度,分析竞争优势,明确目标市场,同时还应关注国家环保政策对市场的影响。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应积极拓展途径,扩大出口,以确保甲乙酮行业健康稳步发展。
  目前,国内甲乙酮消费领域相对较窄,且主要用于涂料和粘合剂方面,而国外在润滑油脱蜡以及树脂等方面应用的比重也较大。随着国内甲乙酮产能和产量的提升,应加强在树脂、润滑油脱蜡以及其他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上的开发应用,使其消费比例更趋于合理,应用范围更广泛。

表1  2016年世界甲乙酮主要生产厂家情况          万吨

              生产厂家名称                      产能      所占比例/%
日本丸善(Maruzen)石油化工公司 17.0 11.00
山东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6.0 10.3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15.5 10.02
中国石化江苏泰州石油化工总厂 11.0 7.12
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化学公司 13.5 8.73
湖南中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0.0 6.47
中国台湾合成化学(TASCO)公司 12.0 7.76
日本东燃(Tonen)化学公司 9.7 6.27
荷兰壳牌(Shell)化学公司 8.5 5.50
英力士(Ineos)溶剂公司 6.5 4.20
宁波海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4.0 2.59
山东东明梨树化学有限公司 4.0 2.59
巴西Oxiteno Nordeste公司 4.2 2.72
南非沙索尔(Sasol)化学工业公司 5.5 3.56
日本出光(Idemitsu)石油化工公司 4.0 2.59
韩国SK能源公司  5.0 3.23
其他  8.2 5.30
合计  154.6 100.00

表2  2016年国内甲乙酮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       万吨

             生产厂家名称                    地址         产能   投产时间
中国蓝星(集团)黑龙江石油化工厂 黑龙江大庆 1.2 1998/2007
中国石油抚顺石油化工厂 辽宁抚顺 5.5 2002/2004
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 甘肃兰州 6 2004/2009
中国石油哈尔滨石油化工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4 2004/2012
山东齐翔腾达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青岛 16 2001/2008
新疆天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独山子 4 2002/2005
河北中捷石化集团公司 河北沧州 3 2005
江苏泰州石油化工总厂 江苏泰州 11 2004/2015
宁波海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4 2014
山东东明梨树化学有限公司 山东东明 4 2013
湖南中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岳阳 10 2016
合计  68.7

表3  2005~2016年我国甲乙酮的进出口情况   万吨 万美元

                                进口情况                       出口情况 
                       进口量         进口金额       出口量       出口金额
2005 12.10 11150.42 3.32 3749.98
2006 9.45 8418.94 2.81 2546.06
2007 8.76 8911.54 1.89 2104.56
2008 4.99 6404.37 1.84 2579.72
2009 4.34 3438.03 2.92 2554.87
2010 2.98 3565.97 4.16 5366.13
2011 2.21 3413.64 9.34 21074.73
2012 0.63 786.79 10.23 13469.72
2013 0.26 390.09 6.41 7983.28
2014 0.20 320.02 9.28 13214.46
2015 0.18 263.49 9.09 9590.88
2016年(1-9)月 0.10 119.50 6.75 4879.21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