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新兴国家成为亚洲LNG市场的生力军
2017年18期 发行日期:2017-09-15
作者:zhoukan2012

新兴国家成为亚洲LNG市场的生力军

■ 庞晓华  编译

  据悉,亚洲新兴国家开始求助于进口液化天然气(LNG)来弥补国内供应的下降,在传统的LNG消费大国需求减少的情况下,新兴国家的崛起正在支撑亚洲地区的LNG贸易。
传统LNG消费大国需求将下滑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受经济增长放缓、人口下降以及煤炭和石油等其他能源竞争加剧的影响,亚洲传统的LNG消费大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天然气需求预计将从2016年时的2180亿立方米下降至2022年时的2060亿立方米。
  随着日本国内多个核反应堆的重新上线,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表示,该国作为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其LNG进口量在2017~2018年财年将显著下滑。自2011年3月发生的地震和海啸致使日本关闭核工业以来,为弥补核能发电的损失,该国的LNG进口量一直在急剧上升。然而,在2015年,日本核反应堆开始重新启动,旨在减轻该国对LNG的依赖。日本官方智库近日公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该国LNG进口量预计将从今年4月1日起开始下滑,全年进口量或下滑3.1%至1125亿立方米。2018年日本LNG进口量或将进一步下降2.3%,达到1116亿立方米。
新兴国家LNG需求强势崛起
  IEA预计,亚洲新兴市场的需求预计将从2016年时的3120亿立方米大幅增加至2022年时的3750亿立方米,2022年前全球近90%的新增LNG需求将来自于新兴经济体和前沿经济体。2016年天然气价格已经跌至过去十年的最低水平,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天然气成为一种可负担得起的能源资源。
  IEA表示,除大多数来自中国的LNG新增需求外,剩余部分新增需求将来自于规模较小的经济体。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菲律宾等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内的LNG储备正在低位运行,这正在迫使这些国家寻求外部资源。世界银行集团的私有分支机构国际金融公司石油、天然气和采矿业务全球负责人兰斯·克里斯特表示,孟加拉国国内的天然气储量已经只够该国12年的使用。
加快建设LNG进口基础设施
  陆上进口设施建设成本高昂阻制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LNG进口计划,这些国家正在努力寻找投资者来资助这些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但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昂导致像孟加拉国这样国际信用评级较低的国家很难找到投资。
  国际天然气联盟(IGU)负责公共事务的执行董事Mel Ydreos表示,投资成本较少的替代方案是将进口终端放在海洋。一个浮动的LNG终端建设成本远低于陆上进口终端,而且租借期也更短。
  孟加拉国国家能源公司Petrobangla正在孟加拉湾Moheshkhali岛海域建设该国首个浮动LNG终端,该项目部分资金由国际金融公司资助。Petrobangla预计向国内市场出售进口LNG每年将收入4亿美元,但是不足以弥补每年约18亿美元的LNG进口成本。Petrobangla正寻求从政府获得14亿美元的补贴来抵消进口成本。即便进口LNG业务将出现大幅亏损,但是首条从该终端向国内市场输送天然气的管线已经在今年8月份完成,Petrobangla预计该LNG进口终端项目将在2018年完成。
  国际金融公司还帮助资助了巴基斯坦国内首个浮动LNG终端项目。这个位于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的浮动LNG终端已经于2015年初投用,主要是从卡塔尔进口LNG。负责运营卡西姆港浮动LNG终端的EngroElengy终端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巴基斯坦国内的天然气需求为60亿立方英尺/天,而国内供应量仅为40亿立方英尺/天。截至2017年初,该终端大约能够满足巴基斯坦国内天然气供应缺口的30%。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