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史上最严”环保督查推行全国,给化工各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在此环保大潮下,尿素产业的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市场。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关停尿素企业34家,关停产能达1000万吨。我国尿素产能主要分布在煤和天然气资源产地,山东、内蒙古、山西、新疆、河南等5省煤气资源丰富地区尿素产能约占国内尿素总产能的59%。国内各大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农业生产情况也有差异,故而各地尿素市场的运转也各有千秋。下文中笔者分别对全国各大地区尿素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
华南地区:少量过剩 价格震荡下行
华南地区2017年尿素需求量为411万吨,其中农业需求量为248.5万吨,工业需求量为162.5万吨。2018年春季尿素需求量为203万吨,其中农业需求量为144万吨,工业需求量为59万吨。2017年尿素产量为155.2万吨,2018年春季尿素的生产量为63.6万吨,内部消化量为44.7万吨(理论缺口158.2万吨),外部消化量为18.9万吨。华南地区作为输入型市场,2月底社会库存约为71万吨,3~5月区域内自主供应量44.8万吨,区域外到货量约为127.5万吨,预计到5月底库存40.5万吨,春季用肥供应充足并少量过剩。
基于当前库存及未来到货速率的预判,华南地区春季尿素市场整体供需处于平衡状态,铁路发运是否舒畅、国内集中到货时点及数量、进口尿素到货情况将影响价格走势,预期价格将以震荡下行为主。
东北地区:产需基本平衡 价格高位
东北地区尿素市场从原有的自给自足,逐渐向依托内蒙新增产能转变。预计今年东北市场尿素总需求量440万吨,其中大颗粒210万吨,中小颗粒230万吨。近年来大颗粒数量不断上涨,中小颗粒数量有所缩减,目前市场到货量约为270万吨。预计到5月底,东北地区主要尿素生产厂尿素产量将达83.4万吨;加之内蒙古、山西对东北地区尿素的正常供应,东北市场春季的氮肥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满足。
在价格方面,目前东北市场尿素价格处于近几年较高水平。若市场能在3月份顺利启动,小区域内不排除需求紧张的局面,价格会继续上扬。若受雨雪天气、下游资金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需启动延后,则需求势必得到补充,甚至4月下旬之后价格可能出现下滑。不过考虑到原材料成本坚挺,开工率回升水平有限,总产能下降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尿素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回调。
从销售方面看,目前一些工厂除采用流通企业、代理商渠道外,也在不断加大上下游一体化销售进程,直接面对基层零售商进行批发销售,且有继续向下延伸的态势。省级、地市级贸易公司受资金限制,以及价格较高的影响,大多开始收缩战线,在氮肥经营上主动减量,更多地采取“点对点”、“背靠背”的销售方式,降低经营风险。县级、乡镇级经销商因尿素倒挂销售,无利可图,进而转向销售BB肥和氮肥新产品。
西北地区:价格走势乐观 市场好于往年
从供应看,前几年西部地区陆续建成投产十余套尿素装置,截至目前,西部地区共有尿素企业29家,总产能合计1881万吨。前几年产能产量严重过剩,导致尿素市场连续下跌,新疆企业出厂价格曾降至800元/吨以下,所有企业均出现大面积亏损,企业被迫停工或降低负荷,部分企业彻底关停。自2017年以来,随着国家去产能、环保政策的执行,天然气价格与市场并轨,导致尿素用天然气、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企业成本增加,企业产能整体转化率或开工率出现明显降低。据统计,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西北区域尿素产能发挥率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0%。
从需求看,西北地区农业尿素全年需求合计356万吨。农用尿素用量没有明显减少,而工厂脱硫脱硝、车用尿素等用量的增加使尿素使用量不降反增。因此,2017年尿素价格较2016年的同期大幅上涨(平均价格上涨300~400元/吨),而且除8~9月份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外,全年尿素价格均处于稳中上涨趋势。尤其是12月份以后,气头企业大量停工,出厂价格上涨到1850元/吨左右。2018年1月份价格有所回落,目前主流出厂价格维持在1750元/吨左右。
预计西北区内尿素市场在春播季节价格走势乐观,长期看来,因价格、市场需求(包括脱硫脱硝/复合肥等工业需求)、环保督察、冬季停工等因素的影响,市场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整体估计今年全年市场情况会好于往年。
华北地区:需求大于供应 价格先扬后抑
华北地区是国内农业大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0.76%,同时也是全国生产尿素最集中的区域,占全国产能的45.49%,但近年来企业数量和产能均有所下降。自2015年以来,尿素企业个数从55家减少到40家,产能从3517万吨减少到3180万吨。此外,华北地区多数尿素企业为煤头,仅两家气头企业。近年新增的航天炉装置和水煤浆的尿素产能逐步增加,新型煤气化合计约2083万吨,占产能的65.5%,而固定床工艺合计约1002万吨,占产能的31.5%。
今年春季,尿素市场需求明显大于供应,华北四省的刚需、南方和东北市场的补缺,都是利好因素;虽然农业市场用肥习惯在改变,尿素用量减少,供求关系依然利于氮肥行业;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减少了煤炭供应量,尿素原料煤价格持续高位;工业需求对尿素整体行情形成有利的支撑。2018年春季,尿素市场在目前价位波动运行,后期小幅上涨,在4月份用肥结束后有下行趋势。
西南地区:市场有缺有盈 平稳盘整趋势明显
西南地区山区丘陵面积大,用肥强度低,每年的尿素需求量约500万吨。目前,该地区主要尿素企业总产能为799万吨,其中645万吨为天然气头尿素,占总产能的81%;154万吨产能为煤头尿素,占总产能的19%。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西南地区尿素总产量(实物)为624万吨,比2016年减少156万吨,同比降低20%,为五年来最低。结合需求量与产量来看,四川、重庆尿素相对过剩,云南、贵州却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缺口。此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西南地区尿素出口量为30万吨,占全国2017年出口量的6%,为近四年来最低。
从价格方面来看,2017年西南地区尿素市场批发价格与全国尿素市场批发价格走势基本相同。尿素价格从2017年1月份开始震荡下行,夏季追肥略有反弹,8月份则再次降至低谷,之后随冬季供暖季的开始,价格再次攀升并持续到12月底。
当下,西南地区已逐步步入大春季节,受气候干旱影响,尿素需求缓慢增长。预计春季,西南尿素市场平稳盘整的趋势较明显,但后期由于库存和开工率不断上升,市场可能出现阶段性小幅下滑的趋势。
总而言之,尽管全国各个地区尿素的市场情况有所差异,但仍可见春季的尿素市场平稳运行中不乏有轻度的浮动。此外,从整体来看,预计2018年全年国内的尿素市场将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预计产量反弹。二是农业需求下降,工业需求增加。三是出口困难。四是煤价支撑尿素价格。五是新型尿素份额进一步增加。国内尿素厂家应牢牢把握这几个特点,合理调控生产经营,以期取得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