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由中国碳论坛(CCF)等机构完成的《2018年中国碳价调查》在北京发布。
该报告指出,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未来几年内将逐步成熟,并从2020年起发挥重要减排作用。报告显示,碳交易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日益显著。34%的受访者认为,在2018年碳交易将对投资决策产生强烈或一定程度的影响;75%的受访者认为,在2025年,碳交易将产生强烈影响,届时中国实现减排的政策工具将逐渐转为碳排放交易体系、环境税、信息公开及能源配额交易政策的组合。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王克表示,目前企业面临环保、低碳发展的巨大压力。碳市场建立的价格机制将发挥长效作用,并有稳定的市场预期。对企业而言,能根据要求做出长期决策(如长期的技术改革和研发、低碳投资等),也有利于企业统筹应对各种新监管要求。
荷兰排放管理局局长马克·艾利西指出,“碳市场在中国的发展释放了明确的价格信号,这对其他国家建立并发展碳市场有着重要意义。近期欧盟碳市场改革、中国碳市场启动都表明,碳排放交易机制作为一种市场化手段将会继续完善。此外,中国碳市场的成功运营将有效帮助全球应对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