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七月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2018年18期 发行日期:2018-09-14
作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7月,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平稳。增加值稳中趋快;市场供需稳定,价格总水平涨势减缓;利润继续高速增长,成本下降,出口向好,行业效益持续改善;经济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抗风险能力增强。但是,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行业投资疲软,主要化学品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应引起关注。
  1—7月,石油和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长4.8%;主营业务收入7.48万亿元,增长13.9%,利润总额5595.3亿元,增长50.4%;全国油气总产量1.91亿吨(油当量),增长1.0%;主要化学品总产量增长约2.2%。


增加值稳中趋快


  截至7月末,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7678家,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幅比1—6月加快0.1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国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1.8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工业增加值增长3.6%,比1—6月回落0.1个百分点;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增长3.3%,加快0.8个百分点;炼油业增幅7.4%,提高0.1个百分点。
  1—7月,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7.48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比1—6月加快0.7个百分点,占全国规模工业主营收入的12.4%。三大板块中,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比1—6月加快0.3个百分点;炼油业主营业务收入2.23万亿元,增幅20.7%,加快1.5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营业务收入5456.9亿元,增速18.0%,加快2.3个百分点。
  化学工业中,煤化工产品、化学矿采选和合成材料制造等主营收入增速较快,依次达到20.5%、19.2%和15.0%。基础化学原料、专用化学品和涂(颜)料制造主营收入分别增长14.0%、8.7%和8.3%,肥料、农药制造和橡胶制品增速为6.9%、8.5%和3.0%


能源和主要化学品生产加快


  1—7月全国原油天然气总产量1.91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1.0%,增速比1—6月加快0.3个百分点;主要化学品总量增幅约2.2%,提高0.4个百分点。
  原油生产继续下降,天然气增长加快。7月,全国原油产量1585.5万吨,同比下降2.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天然气产量129.6亿立方米,增长10.5%,加快5.0个百分点,创年内最大增幅;液化天然气产量70.3万吨,增长5.7%,年内首次增长。当月,全国原油加工量5075.0万吨,同比增长11.6%,为近些年来最大增幅;成品油产量(汽、煤、柴油合计,下同)3048.4万吨,增长5.7%。其中,柴油产量1445.8万吨,下降2.0%;汽油产量1188.9万吨,增长11.9%;煤油产量413.7万吨,增幅19.6%。
  农用化学品生产继续下降。7月全国化肥产量(折纯,下同)458.7万吨,同比下降5.8%,比上月扩大2.5个百分点。其中,氮肥产量301.4万吨,下降8.1%;磷肥产量112.9万吨,降幅3.3%;钾肥产量45.1万吨,增长3.7%。当月农药原药产量(折100%)17.1万吨,同比下降11.1%,其中除草剂(原药)产量7.7万吨,增长2.0%;农用薄膜产量9.4万吨,下降6.3%。
  其他重点化学品总体增长趋快。7月,全国乙烯产量163.1万吨,同比大增10.0%;甲醇产量378.2万吨,增长1.0%;涂料产量158.3万吨,增幅7.8%;化学试剂145.7万吨,下降3.9%;硫酸产量691.2万吨,增长0.8%;烧碱产量259.4万吨,下降3.9%;电石产量204.8万吨,增长3.2%;合成树脂701.6万吨,增幅6.8%;合成纤维单体产量414.2万吨,增速17.8%;轮胎外胎产量7612.6万条,增幅3.3%。


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7月,石油和化工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585.6亿元,同比增长19.5%,增速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出口交货值1.3亿元,增长8.9%;石油加工业出口交货值92.8亿元,增幅达96.9%;化学工业出口交货值475.0亿元,增长11.2%。1—7月,全行业出口交货值4033.5亿元,增长19.8%。其中化学工业3176.8亿元,增幅11.5%。
  化学工业中,化学矿采选、合成材料和农药制造等增长较快。7月上述三领域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146.0%、21.3%和19.8%,明显高于化学工业平均增速。化肥、橡胶制品等传统出口主导产品增速持续放缓。当月化肥出口交货值再次出现下降,降幅2.2%,橡胶制品增速也仅为4.7%。


效益持续改善


  1—7月,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5595.3亿元,增长50.4%,较1—6月加快3.8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14.3%。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为81.71元,同比下降1.28元;行业亏损面为18.3%,比1—6月缩小0.4个百分点;资产总计12.70万亿元,增长7.0%,资产负债率54.43%,同比下降1.00个百分点。1—7月,全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为7.48%,同比上升1.81点;毛利率为18.29%,上升1.29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5.5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29.1天。
  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规上企业289家,实现利润总额1068.5亿元,同比增长467.5%,占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的19.1%。其中,石油开采利润总额794.2亿元,增幅逾110倍;天然气开采利润总额254.7亿元,增长37.6%。
  1—7月,炼油业规上企业1243家,实现利润总额1293.9亿元,同比增长28.6%,增速与1—6月持平,占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的23.1%。
  1—7月,化工行业规上企业24668家,实现利润总额3153.5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速与1—6月基本持平,占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的56.4%。
  其中,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和农药制造等利润增速较快。1—7月,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和农药制造利润增速依次达到48.7%、39.6%和28.9%,排名前三位。此外,专用化学品和涂(颜)料制造利润分别增长12.6%和10.3%,橡胶制品和肥料制造增幅为6.0%和13.4%。
  单位成本基本稳定,亏损企业状况继续改善。1—7月,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成本3.85万亿元,同比增加9.3%。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84.82元,同比下降0.94元。其中,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为84.08元;合成材料制造为86.29元;专用化学品制造为85.17元;涂(颜)料制造为80.65元;化肥制造为86.70元;橡胶制品为85.62元;煤化工产品制造为83.96元。前7月,化工行业亏损面为17.5%,比1—6月缩小0.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85.2亿元,下降10.8%;资产总计7.95万亿元,增幅6.9%,资产负债率56.31%,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1—7月,化工行业应收账款8079.4亿元,同比增长10.5%,产成品资金3270.7亿元,增长10.3%。此外,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增长6.3%和11.3%,上升继续加快。
  1—7月,化工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为6.95%,同比上升0.94点;毛利率为15.18%,提高0.94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7.6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5.6天。
  从化工行业利润增长结构看,基础化学原料和合成材料制造贡献率较高,分别达到49.6%(其中有机原料为35.7%)和31.4%,专用化学品制造为11.4%。从入增长结构看,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贡献率亦最大,为36.5%(其中有机原料贡献率27.4%),合成材料制造贡献率为26.0%;专用化学品制造为17.9%。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全球经济环境恶化,下行风险增加。当前,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持续增加。首先,国际市场的不可预期性、无序性波动大增。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受此影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起大落,预期性减弱。其次,全球性贸易战、特别是中美贸易战的升级和持久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地影响。这场由美国挑起的全球贸易大战,可能旷日持久,对世界经济的伤害目前尚难估料,负面影响已经显现,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制造业扩张正在放缓。第三,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中东地区热点继续升温,巴以冲突再度激化,叙利亚、利比亚等国仍深陷战乱之中,美国重启对伊朗全面制裁,该地区局势一触即发;在美国操弄之下,中美洲局势也是持续动荡。目前看来,世界经济环境正趋于恶化,全球经济格局重组继续加快。
  二是需求放缓。1—7月,油气消费虽然仍保持较快增速,但呈明显减缓趋势,增幅(6.8%)为一年多来最低。其中,柴油表观消费量持续下降,显示宏观经济活动有放缓迹象。从化工市场看,主要化学品生产增长只有2%左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表明化学品市场需求增长总体乏力。
  三是投资疲弱。1—7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降幅(-0.8%)虽有所缩小,但低迷态势没有改变。从目前情况看,短期内化工行业投资疲软的局面难以扭转。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