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聚异戊二烯橡胶:国货何时才能满足内需?
2019年4期 发行日期:2019-02-15
作者:■ 燕丰

  聚异戊二烯橡胶(IR)又俗称合成天然胶,具有与天然橡胶相似的化学组成、立体结构和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原胶强度、基本粘性、老化性能和回弹性能,是替代天然橡胶制造客车轮胎、斜交胎、载重子午胎、半钢轿车与轻卡子午胎等的重要原料。此外,还可以用于生产帘布胶、输送带、机械制品、胶管、胶带、海绵、胶粘剂、电线电缆、运动器械、医用材料以及胶鞋等,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天然橡胶或其他合成橡胶并用,应用前景广阔。

世界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1. 生产现状
  2018年全球聚异戊二烯橡胶产能达101.0万吨,其中中东欧地区是最大的生产地区,2018年的产能为50.1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50.10%;其次是东北亚地区,产能为37.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36.63%;再次是北美地区,产能为10.5万吨,约占世界总产能的10.40%。世界聚异戊二烯橡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中国,2018年这两个国家的产能合计达到79.6万吨,约占世界总产能的78.81%。其中,俄罗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2018年的产能为50.6万吨,约占世界总产能的50.10%;其次是中国大陆,产能为29.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28.71%。俄罗斯Nizhnekamskneftekhim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聚异戊二烯橡胶生产厂家,2018年的产能为28.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能的27.72%,生产钛系产品,产品牌号主要有KI-3I和SKI-3II。其次是俄罗斯Synthez Kauchuk公司,2018年的产能为14.4万吨,约占总产能的14.26%,生产钛系和钕系产品,产品牌号主要有SKI-3和SKI-5。2018年世界聚异戊二烯橡胶的主要生产厂家产能见表1。
  2. 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2017年,世界聚异戊二烯橡胶的总消费量约为62.1万吨,其中中东欧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地区,2017年的消费量为22.5万吨,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6.23%;其次是亚洲地区,消费量为18.2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29.31%;再次是北美地区,消费量为9.5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15.30%。俄罗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聚异戊二烯橡胶消费国家,2017年的消费量为13.0万吨,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0.93%。其次是中国大陆,2017年的消费量为10.0万吨,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6.10%。
  世界聚异戊二烯橡胶主要用于生产轮胎及轮胎制品,2017年的消费结构为:用于生产轮胎及轮胎制品的聚异戊二烯橡胶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64.8%,机械橡胶制品约占10.4%,医药约占7.0%,制鞋约占3.4%,其他约占14.4%。预计2017—2022年,世界聚异戊二烯橡胶的需求量将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长,到2022年需求量将达到71.0万吨,其中医药领域需求增长最快,未来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轮胎行业以及天然橡胶的供应和价格。  


我国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1. 生产现状
  我国对聚异戊二烯橡胶的研究开发较早,20世纪60年代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采用稀土催化剂合成出顺式结构含量为93%~95%的异戊二烯橡胶,70年代在吉林石油化工公司的顺丁橡胶生产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化试生产,试生产的稀土聚异戊二烯橡胶产品质量接近钛系产品,制成的轮胎通过了里程试验。但由于原料来源、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原因,2009年以前,我国一直没有聚异戊二烯橡胶工业生产装置,所需要的产品全部依赖进口。2010年4月,广东茂名鲁华化工有限公司采用稀土催化剂的1.5万吨聚异戊二烯橡胶工业装置的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无聚异戊二烯橡胶工业生产的历史。自此以后,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的产能不断增加,先后有鲁华泓锦化工(淄博)股份有限公司、抚顺伊科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山东神驰石化有限公司、青岛第派新材有限公司、浙江宁波金海晨光化学公司以及独山子天利实业总公司等多家企业的工业生产装置建成投产。
  2018年,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的产能为29.0万吨,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生产国,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系生产国,产品类型除稀土聚异戊二烯橡胶之外,还有锂系聚异戊二烯橡胶和反式聚异戊二烯橡胶。其中抚顺伊科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大的生产厂家,产能为7.0万吨(两套装置,青岛和抚顺),约占国内总产能的24.14%;其次是鲁华泓锦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含淄博和茂名装置),产能为6.5万吨,约占总产能的22.41%。2018年我国聚异戊二烯的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所示。

5c6a0f966ec1a.png


  2. 进出口情况
  虽然近年来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加,但由于现在国产货的质量还得不到下游厂家的认可,国内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高端产品供应量少,高端产品仍需要依靠进口解决。根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的进口量为6.57万吨,为历年来的最大进口量,同比增长约81.49%。2014年进口量下降到2.17万吨,同比减少约45.48%;2018年的进口量为3.23万吨,同比下降约26.09%。在进口的同时,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也有少量出口。2010年的出口量为0.26万吨,同比增长约136.36%;2014年的出口量为0.18万吨,同比减少约30.77%;2018年的出口量为0.16万吨,同比下降约27.27%。
  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进口主要来源于俄罗斯和日本,2018年来自这两个国家的进口量合计约占总进口量的90.9%,同比减少约22.9%。其中来自日本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36.6%,来自俄罗斯的进口量约占54.3%。
  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的进口主要以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为主。2017年来自这2种贸易方式的进口量合计为3.41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78.03%,同比减少约0.87%。
  3. 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2018年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的表观消费量为8.6万吨,同比减少约14.0%,产品自给率为64.0%。目前,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的消费结构为:轮胎行业对聚异戊二烯橡胶的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63%,医用行业约占18%,鞋材约占15%,其他方面约占4%。  
  聚异戊二烯橡胶的需求主要受下游行业使用习惯、原料异戊二烯成本、天然橡胶供应及价格等多种因素影响。虽然我国是天然橡胶消费大国,但国内天然橡胶供应受到地理位置限制,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我国仍需大量进口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降低橡胶工业对国际天然橡胶市场的过分依赖,大力发展天然橡胶的代用胶是缓解市场供需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虽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已经将多种合成橡胶采取并用配合等方法在部分场合替代天然橡胶使用,有很多种合成橡胶也在不同的场合部分替代了天然橡胶,但是由于聚异戊二烯橡胶在分子结构和性能方面与天然橡胶十分类似,因此,它仍是天然橡胶的最佳替代品,如果未来聚异戊二烯橡胶供应及质量稳定,应用技术不断提高,价格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则下游企业接受度将不断提高,聚异戊二烯橡胶需求量也将逐渐提高。天然橡胶供应及价格、原料异戊二烯价格和下游应用习惯等不确定性因素,将会影响聚异戊二烯橡胶的实际消费量。根据近几年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的需求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预计2022年我国对聚异戊二烯橡胶的实际需求量在15.0万吨左右,其中产品的自给率将达65%~70%。
  4. 市场价格
  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的市场价格主要受下游需求、原料异戊二烯、天然橡胶以及进口价格的影响较大,近年来呈现先下降后提升的发展态势。2018年1—8月,市场价格不断下降,9月之后小幅度上扬。全年平均价格为19189元/吨,同比下降约7.78%,最高价格为1月份的22500元/吨,最低价格为8月份的18000元/吨。预计2019年,受原料异戊二烯的供应以及价格、天然橡胶价格和需求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的市场价格仍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幅度不会很大。 

 
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


  发展趋势
  (1)世界聚异戊二烯橡胶发展速度将继续放缓,产能不会有太大的增加。俄罗斯和中国大陆仍将是世界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国家,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世界聚异戊二烯橡胶的发展格局。下游消费结构仍将以轮胎及其制品为主,医药行业的应用将是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十二五”期间,虽然有辽宁盘锦和运集团公司、中国石化福建炼化公司、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等多家企业计划新建聚异戊二烯橡胶生产装置,但由于国内已投产装置开工状况不佳,实际需求不达预期,导致这些项目纷纷搁置或者宣布放弃建设。按照目前状况,预计未来我国不会有新建装置投产,产能仍将维持目前的水平。
  (3)我国现有聚异戊二烯橡胶生产装置不少处于多年停产状态,一直生产的装置开工率也较低。且生产技术大部分脱胎于俄罗斯及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产品品种主要为稀土类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市场竞争力不足。由于这些先天不足,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难有大的突破。此外,我国高端产品仍需要依靠进口弥补。
  发展建议
  (1)加快新技术开发力度,重点是催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装置开工率和产品质量。
  (2)加快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力度,并尽快实现产业化,以满足国内实际需求,减少进口。
  (3)加快产品的应用开发步伐,针对与天然橡胶的差异,改进聚异戊二烯橡胶生胶等的性能;通过卤化、氢化和环化等进行化学改性,扩大应用领域。
  (4)提高产品质量,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积极扩大出口,以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矛盾。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