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需求增长乏力以及美中贸易摩擦仍在进行之际,美国聚乙烯(PE)新产能正在大量投产,全球PE市场开始显露出价格战的初步迹象。这一点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美国LLDPE生产商试图为其新增产能获得市场份额,自2018年年中以来,美国LLDPE价格开始与欧洲和亚洲脱钩,并呈现下跌趋势。
出口中国市场受阻
据安迅思公司(ICIS)的预测,2018年美国对所有目的地的PE出口总量达到330万吨,同比大幅增加50%,预计2019年将达到380万吨,2020年将达到430万吨。美中贸易摩擦已使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PE进口市场——中国对美国出口商的吸引力下降。2018年8月,中国对所有从美国进口的高密度聚乙烯(HPDE)和93%的LLDPE征收25%的关税。最新的出口数据显示,2018年9月和10月,美国对华LLDPE和HDPE出口大幅下降。同时,美国对中国塑料成品出口征收10%的关税,如果两国不能在3月份之前的谈判中达成协议,关税将从3月1日起升至25%。
安迅思公司顾问约翰·理查森(John Richardson)表示:“2017年8月美国遭遇了过去12年来最大的飓风哈维,导致墨西哥湾沿岸很多新建石化产能推迟投产,预计2019年美国PE产量将大幅增加,唯一能消化大量新增产能的市场是中国。中国实施25%的关税非常明智,因为它们针对的是美国扩能最大的两个PE品种:HDPE和LLDPE。”
理查森指出,如果美国生产商试图将关税转嫁给中国消费者,消费者将拒绝购买。由于美国生产商可以获得廉价页岩气和乙烷,美国生产商可以自己承担25%的关税,在可变成本的基础上,此举似乎有利可图。但从完全成本角度考虑,美国生产商必须偿还新建裂解装置所新增的债务,他们无法吸收这25%的关税,也无法给投资者回报。如果关税保持不变,而贸易摩擦继续,美国生产商的处境将变得更糟。
打价格战占领其他市场
美国PE出口商已经开始从中国市场转向其他市场。但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其他亚洲国家的市场与中国市场相比规模小得多的,可能无法吸收更多美国的出口PE。为了在亚洲获得立足点和市场份额,美国PE供应商一直倾向于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尤其是LLDPE表现尤甚,主要原因在于2019年其将有更多新增产能投产。
美国PE生产商目前正试图通过瞄准东南亚和土耳其市场来平衡出口。但理查森表示,2019年,这些规模较小的市场将无法吸收美国大量新增的PE产能。理查森指出:“毫不夸张地说,2019年东南亚市场将被美国出口的LLDPE淹没。价格战端倪初现,价格和利润率将大幅下降。若完全不考虑中国市场,那么即使欧洲不出现严重的供应过剩,也无法吸收美国新增的PE出口。”
此外,安迅思公司在1月底的报告中称,美国出口商正在扩大对欧洲的LLDPE、LDPE和HDPE的出口。自2018年3月左右以来,美国LLDPE离岸价(FOB)一直在稳步下跌,并在年底前加速下跌。美国在2018年3—4月首次向欧洲市场出口LLDPE,而且出口量逐月增加。
前景堪忧
安迅思公司预测,如果25%的关税继续存在,美国将需要将其在全球其他PE进口市场的份额提高一倍多来弥补这一损失。预测,2019—2020年全球HDPE市场净进口量将达到约2400万吨,为了平衡供需,美国将需要16%的市场份额,如果不包括中国,那么全球HDPE市场净进口量预计为1100万吨左右,美国将需要34%的市场份额。对于LDPE来说,2019—2020年全球市场净进口量大约为830万吨,美国需要22%的市场份额,如果不包括中国,那么全球市场净进口量约为350万吨,美国将需要54%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