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分析人士表示,全球石化行业正面临一个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复杂性和模糊性增加的环境,过去几十年来需求一直在增长的超级周期即将结束。
行业正面临四大挑战
当前,全球石化行业正面临着四大严峻挑战。首先是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汽车、电子产品和房地产等关键市场都显示出严重疲软的迹象。各国央行已经在讨论出台进一步刺激措施的可能性。其次是石油市场的波动性。2018年上半年,石油价格飙升,但随后从85美元/桶暴跌至圣诞节时的50美元/桶,2019年得以再度回升。当前,全球石油市场供应正在经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美国和俄罗斯石油产量日益增加,而这是以牺牲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量为代价。第三,地缘政治和贸易摩擦的影响令人不安。美中贸易摩擦以及英国脱欧事件或将对当今的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第四,美国石化投资热潮形成的新增产能对全球市场的冲击。
美国新增产能对全球市场影响巨大
Trade Data Monitor公司的最新行业分析报告强调了美国新一轮页岩气基裂解装置投资热潮对全球石化产品贸易的巨大影响。美国乙烯产量的飙升对全球乙烯下游衍生物市场正在产生巨大的影响,包括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苯乙烯、二氯乙烷(EDC)、醋酸乙烯、乙苯、乙二醇等。即使明年美国计划建造新的乙烯出口终端,但衍生物仍将是出口新增乙烯最廉价、最简便的方式。2018年美国乙烯衍生物的净出口量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170万吨乙烯当量。据美国化学委员会(ACC)的报告,这一数字占同期美国新增乙烯产量的40%以上。预计,2019年美国乙烯产量将进一步大幅增长,新增乙烯产能可达425万吨。
最初,美国新增石化产能的理想出口目标市场是中国。当时的设想是,中国市场的需求将永远高于其国内的供应能力,因此需要进口大量美国石化产品。不幸的是,鉴于中国石化产业自给自足能力渐强,以及优先发展与中东“一带一路”倡议国家贸易的政策,这种希望被证明过于乐观。特朗普总统去年决定发起贸易战的时机再糟糕不过了。但即使取消关税,中东供应商似乎仍有可能继续主导中国的进口市场。拉丁美洲的机会也受到市场总体规模的限制。因此,欧洲成为美国新增乙烯的主要出口市场并不令人意外,2018年将有近50万吨乙烯当量产品抵达欧洲。如果这种流动在2019年继续扩大,它将对欧洲市场产生一系列关键影响。
石化行业的固有模式和思维急待转变
在这四大挑战而前,石化行业有望最终恢复稳定增长和“一切如常”的想法已经不切实际。关键问题在于,全球石化行业必须开始转变过去几十年来形成的固有模式和思维,再次成为需求主导的行业。这意味着要逆转在超级周期(需求总是在增长)期间发生的转变,转向供应驱动。企业需要停止根据签订的客户合同来批准项目的固有模式和思维,转而开始以预期GDP增长的倍数来预测未来的增长。
石化企业将不得不回到以前的工作方式,重新集中精力预测和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这很可能涉及到找到一种更以服务为主导的方法,其基础是重新发现有经验的技术-商业人员与现场客户合作的重要性。他们将需要有能力的研发团队的支持,这些团队能够将他们发现的需求转化为新的产品和服务。考虑到经济衰退风险、石油市场动荡、贸易战以及可持续发展热潮的兴起所带来的外部挑战,这些变化将不会轻易实现。
未来获胜的石化企业很可能是那些认识到营收和利润增长并非来自产品本身的价值、而是来自产品所提供价值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