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凝析油发展应走精细化路线
2020年3期 发行日期:2020-01-21
作者:■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服务分公司 胡谦青

一、凝析油概况

  1、凝析油性质
  凝析油主要是从天然气分离出来的,是尚未充分合理利用的石油石化企业的副产品,在天然气中部分较重的烃类在油层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呈蒸气状态,采气时由于压力和温度降低到地面条件,这些较重的烃类从天然气中凝析而出,称为凝析油。
  凝析油的主要成分是 C5~C10烃类的混合物,并含有部分杂质,其产生主要跟凝析油的开采工艺有关,馏分多在20℃~200℃,国内大部分凝析油比重在0.7左右。
  2、凝析油发展现状
  2005年世界凝析油消费量大约1.9亿吨,2019年增长到3亿吨,年均增长8%。其中,中东和亚太地区是凝析油消费主要地区,目前,中东地区的阿布扎比、伊朗、卡塔尔和沙特以及亚太地区的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新西兰是凝析油主要消费市场。而我国受政策影响,更倾向于生产石脑油而非进口更多的石脑油作为其石化生产原料。
  由于凝析油的产量增长与天然气生产和发展关系密切,而其需求与石油产品尤其是石脑油紧密相关。除石脑油外,原油、汽油和中间馏分也对凝析油的销售有影响。决定未来凝析油价格的关键是亚太地区吸收中东新增石脑油的能力和印度新增石脑油出口的能力。
  由于凝析油是天然气田中伴生出来的产物,作为天然气副产品凝析油产量会随着天然气产量变化,这种关系难以改变,外加国内油气行业以产定销的模式,导致库存成为影响其销售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凝析油因品质不一,产量也不稳定,因此,无论国家在品质要求上,还是企业在品质定位上,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市场未来的发展也没有形成稳定的方向。
  3、凝析油应用
  凝析油作为天然气副产品,主要作为深加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油品及化工产品生产加工中
  (1)凝析油分离加工 凝析油分离加工装置用来加工油田凝析油至成品油产品,根据不同地区凝析油产品性质,凝析油可以分离出液化石油气、石脑油、柴油、航煤、常压渣油等。
  相比传统炼厂,此类项目具有造价低、建设周期短的优势,但由于工艺简单,没有加氢脱硫等后处理,产品品质通常达不到终端市场的标准,需要寻找低品质标准的海外市场或作为中间产品销售,暴露了其劣势。
  凝析油分离加工装置在结构上与原油拔头装置类似,甚至可以被视为小型炼油装置。进料端为油田凝析油,部分产品为终端产品,可以直接销售。在中东,一座加工能力为20万桶/日的分馏装置建造成本为15亿美元,而同等规模的炼厂耗资可达40亿~50亿美元甚至更高,因此,2010—2011年中东地区新建凝析油分馏装置计划猛增。凝析油分馏装置不仅投资少,而且石脑油和汽油的收率比传统炼厂(40%~45%)高,达到60%~65%。越来越多的分离厂有加氢处理和重整装置,但前提是分离装置必须操作简单且相对便宜,能生产大量轻质组分。
  (2)乙烯原料 石脑油资源逐渐短缺,因此乙烯裂解原料中石脑油的比重将有所下降,乙烷、LPG和中间馏分油所占比重将略有上升。凝析油作为乙烯裂解原料具有成本低、产率高的优势。如澳大利亚的LAMINARIA、印度尼西亚的BONTANG、BRC石蜡基凝析油等裂解性能较好。如果全馏分凝析油不适合作裂解原料,可切割取出一定的轻馏分作为裂解原料,余下的组分是很好的柴油馏分。例如,中海油壳牌惠州乙烯裂解装置所采用的原料以石脑油和凝析油为主。
  (3)芳烃类产品原料 凝析油经芳构化后,可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工原料。凝析油芳构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包括裂解、脱氢、烯烃齐聚、环化、六元化和脱氢等步骤。
  (4)原油炼厂原料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加工凝析油的炼油装置,一般采取掺炼的方式进行加工。凝析油与较重的原油掺炼,调和原油品质,之后作为原油加工炼厂原料,生产石脑油,溶剂油等产品。


二、海上凝析油区域分布及市场概况


  凝析油作为天然气副产品,国内生产商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传统“三桶油”手中。目前,已在大港、华北、新疆、辽河等各大油气区内陆续发现了一批大小不同、成因各异、类型有别的凝析气藏60余个,凝析气藏在地理上分布广泛,但极不均匀,约80%分布在我国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少数分布在中部及西部。
  1、海上凝析油区域分布
  海上凝析油相比陆地生产领域产量要小很多,海上开采油气田生产难度大,资金投入高,技术要求先进是限制凝析油产量的重要因素,截至2019年,全国海上凝析油年产量不足百万吨。油气田主要集中在浅海海域,天然气开采后往往经过海底管道输送到陆地终端,经过分离加工后,生产出凝析油,海上天然气凝析油分布主要如下:
  2、海上凝析油用途
  海上天然气分离出的凝析油,受产量少、组分易波动、区域分布不均等特点,因此下游用途比较小众,主要用途如下:
  (1)生产溶剂油 多数下游终端用于生产溶剂油,如6#、120#、180#、200#等,生产之后的溶剂油用于调和汽柴油,或是用于化工产品方向。
  (2)生产燃料油 部分海上终端凝析油馏程较长,经加工后可生产燃料油,产出率可达20%,产出后的燃料油直接用来调和柴油。
  (3)补充乙烯原料 海上终端凝析油产量较少,而下游客户对于乙烯原料的需求量较大,生产波动较大,若直接对中石化等深加工炼厂签订供给合作很难有保证,故多数在市场恰当的时候,作为原料补充销售给乙烯生产厂。
  (4)发泡剂原料 在市场行情较好时,可将凝析油分离出C5,随后用于生产发泡剂,但由于发泡剂用量很少,故市场很容易饱和。
  (5)原油补充 凝析油可以与原油进行混合,作为下游炼厂的加工原料。
  3、凝析油经营风险
  (1)调和油风险 凝析油质量较轻,过去往往直接用于调和汽柴油。随着国家对调和油市场的管控,市场越来越规范,但调油市场的利润水平仍相对较高,不法经营企业仍然铤而走险,直接用于调和,有悖于国家相关要求,故在凝析油经营过程中,需要对下游企业进行严格筛选。
  (2)运输风险 正常凝析油运输采取常压罐运输,然若凝析油饱和蒸气压偏高,会产生泄露风险,故需要改为槽车压力罐运输,风险系数加大。
  (3)安全连带风险 凝析油属于危险品,若下游企业在凝析油生产、运输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则政府会对上游追责,对上游销售企业销售的合规性进行调查。


三、凝析油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重整装置的扩建,凝析油对增加石脑油和汽油产量的影响日益得到重视。
  对“三桶油”这样的大型国企而言,在其业务板块中增加凝析油产量和凝析油加工,有助于其原油贸易以及下游炼厂生产的石脑油和汽油销售。另外,伴随凝析油产量的增加,LNG、LPG产量的提高可能会挤压其他燃料的需求;乙烷裂解装置以及丙烷裂解装置的投产会导致乙烯及丙烯产量的提升;同时由于凝析油轻质组分相对较多,石脑油产量以及汽油轻质组分的产量也会相应提高。
  针对国内凝析油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国家对于国内成品油市场运行的规范性要求越来越严,导致调和汽油市场萎缩,加之成品油升级,对调油原料品质要求提高, C5使用比例从原来的5%下降至3%,凝析油轻烃需求随之减少。另一方面,市场越来越开放、透明,客户选择性增多,同类型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下游凝析油需求依然存在。进口凝析油、轻质石脑油及恒利等大型炼厂生产的C5等等可替代资源较多,凝析油未来发展不断受到挤压。但市场需求犹存,在抓紧国家政策变化同时,利用小型生产设备,根据产品组分,精细化应用凝析油,最大程度获取生存空间,是凝析油未来发展重要途径。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