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扩大,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下滑较大,但3月生产回升势头明显。全国油气产量平稳较快增长,主要化学品降幅收窄;市场消费出现回稳迹象,对外贸易好于预期;近期各行业复工复产继续加快。但是,行业投资降幅依然较大,市场波动剧烈,化学品需求仍较低迷;企业成本高企、效益大幅下降;国际宏观经济环境趋于严峻。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据统计,1—3月,石油和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2%;主营业务收入2.42万亿元,下降13.5%,利润总额391.9亿元,降幅74.1%;进出口总额1669.8亿美元,下降4.0%;全国油气总产量9205.3万吨(油当量),增长5.4%;主要化学品总产量下降约3.4%。
1.增加值降幅收窄,营业收入有所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5829家,较上月末减少12家,累计增加值同比下降7.2%,降幅较前2月收窄2.3个百分点,同期全国规模工业增加值降幅为8.4%。其中,化学工业增加值亦下降7.2%,较前2月收窄5.4个百分点;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增长0.4%,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炼油业降幅9.4%,扩大0.7个百分点。
1—3月,石油和化工行业营业收入2.42万亿元,同比下降13.5%,降幅较前2月扩大0.8个百分点,占全国规模工业营业收入的12.2%。
其中,化学工业营业收入1.31万亿元,同比下降18.6%,降幅较前2月收窄3.2个百分点;炼油业营业收入8411.8亿元,降幅7.5%,较前2月扩大5.7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营业收入2317.7亿元,下降0.9%,由增转降。
化学工业中,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和专用化学品制造营业收入分别下降18.7%、19.9%和16.1%,农药和肥料制造下降7.1%和16.1%,涂(颜)料和煤化工产品制造下降23.0%和19.9%,橡胶制品和化学矿采选降幅为22.1%和32.8%。
2.能源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化学品产量降幅收窄
据统计,1—3月全国原油天然气总产量9205.3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5.4%,增速较前2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主要化学品总量下降3.4%,降幅较前2月收窄1.7个百分点。
重点化学品生产总体降幅收窄。1—3月,全国乙烯产量515.2万吨,同比增长1.3%;纯苯产量238.8万吨,增幅7.9%;甲醇产量1129.1万吨,下降2.8%;涂料产量348.3万吨,下降22.8%;化学试剂468.0万吨,降幅9.5%;硫酸产量1866.7万吨,下降10.1%;烧碱产量822.9万吨,下降9.0%;纯碱产量660.4万吨,下降2.0%;多晶硅产量11.7万吨,增幅25.3%;合成树脂2270.9万吨,下降1.5%;合成纤维单(聚合)体产量1802.9万吨,增长6.5%。此外,轮胎外胎产量1.52亿条,下降19.4%。
化肥总产量小幅下降。1—3月全国化肥产量(折纯,下同)1289.4万吨,同比下降1.5%,降幅较前2月收窄2.6个百分点。其中,氮肥产量881.9万吨,增长3.7%;磷肥产量239.5万吨,下降20.4%;钾肥产量166.1万吨,增幅6.8%。一季度,农药原药产量(折100%)49.5万吨,同比下降7.8%,其中除草剂(原药)产量21.4万吨,降幅12.2%。1—3月农用薄膜产量20.0万吨,下降9.3%。
3.能源消费增长基本平稳,主要化学品降势回稳
数据显示,1—3月,我国原油天然气表观消费总量2.49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4.7%,增速较前2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总量下降约3.5%,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
4.化工行业投资降幅较大,油气开采保持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3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0.8%,降幅虽较前2月收窄2.2个百分点,但仍显较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增长1.4%,回落0.9个百分点,增速继续减缓。1—3月,全国工业投资降幅21.1%,较前2月收窄6.4个百分点。
5.出口降幅收窄,当月实现增长
一季度,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对外贸易总体好于预期,进出口贸易总额小幅下降,其中出口降幅显著收窄。值得关注的是,3月出口实现明显增长。海关数据显示,1—3月,全行业进出口总额1669.8亿美元,同比下降4.0%,降幅较前2月扩大0.5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7.7%。其中,出口总额512.8亿美元,下降5.4%,降幅较前2月收窄6.7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0.7%;3月当月出口额同比增长5.3%。累计进口总额1157.0亿美元,下降3.4%,占全国进口总额的24.9%。一季度贸易逆差644.2亿美元,同比缩小1.8%。
行业效益情况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石油和化工行业整体效益不断恶化。1—3月,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只有391.9亿元,同比降幅达74.1%,较前2月扩大23.4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5.0%;每100元营业收入成本85.91元,较前2月上升1.28元;全行业亏损面为35.8%,缩小3.5个百分点;资产总计13.09万亿元,增长7.4%,资产负债率56.07%,同比上升0.33个百分点。一季度,全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降至1.62%,较前2月回落0.93个百分点;毛利率为14.09%,回落1.28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1.3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8.4天。
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效益骤降
利润由增转降。截至3月末,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规上企业357家,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45.9亿元,同比下降22.4%,而前2月则为增长24.8%,受油价大跌影响,效益急转直下。其中,石油开采利润总额248.2亿元,降幅23.0%;天然气开采利润总额110.6亿元,下降12.9%;油气开采辅助活动亏损12.9亿元,较前2月减少3.3亿元。
单位成本大幅上升,行业亏损面扩大。1—3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营业成本1602.6亿元,同比增长4.3%;每100元营业收入成本69.14元,较前2月大幅上升4.50元。
1—3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4.93%,较前2月下降5.00个百分点;毛利率为30.86%,下降4.50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6.3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1.4天。
2.炼油业效益持续恶化
行业亏损额扩大。截至3月末,炼油业规上企业1085家,累计亏损289.3亿元,亏损额较前2月大幅上升235.0亿元。
单位成本持续攀升,亏损企业亏损情况恶化。1—3月,炼油业营业成本7511.5亿元,同比上升1.2%。每100元营业收入成本89.30元,较前2月上升2.00元。一季度,炼油业亏损面达53.2%,较前2月扩大3.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412.6亿元,同比上升469.6%;资产总计2.48万亿元,增加14.1%,资产负债率63.97%,较前2月上升1.08个百分点;应收票据及账款1561.1亿元,同比增幅36.8%;产成品资金1064.4亿元,增加15.9%。此外,1—3月炼油业财务费用同比上升32.7%,管理费用则下降4.5%。
1—3月,炼油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44%,较前2月下降2.47个百分点;毛利率为10.70%,下降2.00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3.3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15.5天。
3.化学工业效益下滑趋稳
利润下降较大,但降幅明显收窄。截至3月末,化工行业规上企业22794家,较上月末减少14家,累计利润总额329.1亿元,同比下降61.8%,降幅较前2月收窄10.3个百分点。其中,肥料制造实现扭亏为盈,利润总额为27.5亿元;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和专用化学品制造利润总额分别下降86.4%、80.8%和26.6%;涂(颜)料、和农药制造下降38.5%和16.6%;化学矿采选和橡胶制品降幅为46.9%和60.6%。煤化工产品制造继续亏损,亏损额为5.0亿元,较前2月增亏1.5亿元。
单位成本趋稳,行业亏损面缩小。1—3月,化工行业营业成本1.13万亿元,同比下降17.1%;每100元营业收入成本86.75元,较前2月回落0.05元。其中,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每100元营业收入成本为88.61元;合成材料制造90.12元;专用化学品制造84.06元;涂(颜)料制造79.78元;肥料制造86.84元;橡胶制品84.64;煤化工产品制造为94.98元。1—3月,化工行业亏损面为34.2%,较前2月缩小4.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93.4亿元,同比上升78.1%;资产总计7.74万亿元,增加3.2%,资产负债率55.79%,较前2月上升0.63个百分点。一季度,应收票据及账款7306.5亿元,同比增长4.3%;产成品资金3422.7亿元,增幅20.8%,增速明显加快。此外,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下降5.9%和9.7%。
1—3月,化工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52%,较前2月上升0.83个百分点;毛利率为13.25%,上升0.05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7.3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0.0天,均较前2月明显减少。
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新冠病毒肆虐加剧,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目前,全球新冠病毒确诊人数仍在大幅上升。为应对新冠疫情,大多欧美国家生产基本停止,全球许多国家生产活动急剧减少,经济衰退程度显著加深。全球贸易大幅下降。4月8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贸易统计及展望报告,称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将可能导致全球商品贸易在2020年跌落13%~32%。
全球贸易总量下跌有可能超过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贸易下滑幅度。由于生产和需求骤减,2020年全球经济可能出现衰退。
二是市场震荡不断加剧,价格持续低迷。一季度,新冠病毒影响持续加大,国内市场波动不断加剧,主要石化产品价格大幅走低。监测数据显示,3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厂价格环比跌幅达17.0%,较上月扩大6.0个百分点,为近些年来最大环比跌幅。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出厂价环比跌幅1.4%,较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价格再创新低。
三是单位成本走高;炼油业亏损加剧。1—3月,石油和化工行业每100元营业收入成本达到85.91元,创历史新高,同比上升3.55元。其中,炼油业每100元营业收入成本达89.30元,为8年来最高,同比大幅上升7.65元。由于油价骤跌,成本急剧上升,炼油业一季度亏损不断加剧,特别是3月份亏损更为严重。炼油业的持续亏损,应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是石化市场进口压力继续加大。一季度,我国石化产品进口持续高位运行。数据显示,1—3月,我国进口合成材料达到1249.1万吨,同比微跌1.1%;进口有机化学原料达1415.3万吨。在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骤减的大背景下,石化产品进口仍保持高位,对国内市场压力可想而知,价格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企业经营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