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SSBR: 行业发展存壁垒 内供缺口短期难平
2020年12期 发行日期:2020-06-12
作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迟洪泉 翟健 韩雪岩

  2019年世界溶聚丁苯橡胶(SSBR)产能合计约258万吨/年,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我国是世界上消费潜力最大和增速较快的国家之一,规模以上生产企业仅有6家,产能合计23万吨,2019年产量为10.2万吨,实际进口量约有15万吨,出口量约4600吨。虽然由于生产技术与产品质量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我国溶聚丁苯橡胶在供应和下游应用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乳聚丁苯橡胶,但溶聚丁苯橡胶凭借其生产装置适应能力强、胶种多样化、单体转化率高、排污量小、聚合助剂品种少等优点,得到了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全球前十大供应商,中国仅占一席


  溶聚丁苯橡胶,是由丁二烯、苯乙烯单体在烃类溶剂中聚合而成,具有滚动阻力小、抗湿滑性和耐磨性能优异等优点,在绿色轮胎、防滑轮胎、超轻量轮胎等高性能轮胎中应用广泛。溶聚丁苯橡胶最大优势在于聚合过程中乙烯和苯乙烯含量非常容易控制,且结构及分子量也易于调节,进而生产出特定用途的产品。2019年世界溶聚丁苯橡胶产能合计约258万吨,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者产能合计占全球供应的九成以上。亚洲产能主要集中在日本、新加坡、中国、韩国,四者产能合计占比超过了亚洲总产能的80%。近几年全球溶聚丁苯橡胶的新增产能主要来自欧洲的匈牙利、亚洲的新加坡、韩国和印尼,我国溶聚丁苯橡胶产能保持稳定,但未来几年将有4.3%左右的增长,是世界上消费潜力最大和增速较快的国家之一。
  2019年世界前10的溶聚丁苯橡胶生产企业按产能排序分别为日本JSR、阿朗新科Arlanxeo、盛禧奥Trinseo、美国凡士通Firestone、日本瑞翁Zeon、米其林公司Michelin、固特异Goodyear、中石化、意大利维萨雷斯Versalis、美国Isp,其中除中石化外均为国外生产企业,这10大供应商的产能占全球总溶聚丁苯橡胶产能的56%。从战略布局、供应能力和技术水平上看,日本JSR、阿朗新科Arlanxeo、盛禧奥Trinseo这三家企业占据明显优势,其中JSR公司在日本、泰国、匈牙利的溶聚丁苯橡胶装置产能合计为22万吨/年,是全球最大的供应商。但从生产能力上看,除日本的JSR、Zeon两家公司外,溶聚丁苯橡胶产能超过10吨/年的装置均属于欧美企业。
  由于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加之国外高端生产技术专利垄断,我国溶聚丁苯橡胶行业的发展一直受到相当大的约束,规模以上生产企业仅有6家,产能合计23万吨。表1为我国溶聚丁苯橡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统计表,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规模以上生产企业仅有6家,除去2015年投产的辽宁北方戴纳索3万吨、镇江奇美4万吨、燕山石化3万吨的装置外,我国近几年均没有新增产能,2015—2019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总产能一直维持在23万吨。


  目前我国产能位居榜首的是中石油独山子石化,产能6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26.1%;其次是高桥石化和镇江奇美,分别各占总产能的17.4%;其余三家企业分别各占总产能的约13%。图1为2019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产能分布图,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厂家主要分布在华东、西北、华北、东北、华中,产能占比分别为35%、26%、13%、13%、13%。
  2015—2019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供应缺口平均在10万吨以上。预计2024年我国产能将达到33万吨,产量14.5万吨,需求量或将达到31.5万吨。


78%用于轮胎,内供缺口15.3万吨


  图2为2015—2019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产能产量变化对比图,由图可以看出,2015—2018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产量连续增长,2019年我国产量为10.2万吨,同比下滑5%。产量同比减少主要是独山子石化、镇江奇美、高桥石化、辽宁北方戴纳索等生产企业停车检修所致。由于我国溶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基数较低,产量的变化无法和市场实际需求的变化完全对应。
  图3为根据我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生产企业主要牌号、进口数据和下游用途方向而统计出的2019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消费结构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2019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78%用于轮胎行业,同比增加了六个百分点;用于塑改的溶聚丁苯橡胶占比在14%左右,下降约4个百分点;制鞋行业产业转移导致该行业对溶聚丁苯橡胶的消费量占比从2018年的10%萎缩至2019年的8%左右。
  图4为2019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主要消费区域图,由图可以看出,2019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主要消费区域集中在华东、华南、华北、西南等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占比高达88%,其次是华南地区占比5%,其余地区分别占2%至3%。下游半钢轮胎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占比77%,东北占比7%,华南占比约6%;制鞋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和华东,分别占比52%和31%;塑改行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分别占53%和32%。


  图5为2015—2019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实际需求量对比图,由图可以看出,在轮胎出口目的地标签法案的实施和我国轮胎标签制度的完善共同驱动下,2015—2019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实际需求量逐渐增加,但年均增幅略有回落。2019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实际需求量增加到25.5万吨,同比增幅约4.5%。
  图6为2015—2019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供需平衡对比图,由图可以看出,2015—2019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国市场实际需求量持续增加,近五年国产供应缺口平均在10万吨以上,国产溶聚丁苯橡胶产品质量品级低,自有技术生产的产品无法批量连续供应等问题越发凸显,我国消费严重依赖进口,进口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进口货源占我国总需求比例同比增加了5.4个百分点,高达58.8%,同期国产溶聚丁苯橡胶产量仅有10.2万吨,而我国市场需求总量约为25.5万吨,国产溶聚丁苯橡胶供应量仅能满足40%的国内市场需求,内供缺口高达15.3万吨,同比增加了21.6%。


进口量逐年递增,山东增速明显


  图7为2015—2019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进出口量统计图,由图可以看出,进口方面,2015—2019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进口量呈逐年递增态势。2019年我国实际进口量约有15万吨,同比增长15%;主要来自韩国、波兰、新加坡、德国、日本、法国、中国台湾、泰国等地,分别约占总进口量的32%、14%、12%、11%、11%、6%、6%、3%。进口省市主要包括:山东省占比约33%、江苏省约占27%、福建省约占14%、上海市约占12%、广东省约占4%、浙江省约占4%、安徽省约占2%,山东省的进口同比提升最为明显。进口贸易方式是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其中一般贸易占57%,进料加工贸易占30%。
  出口方面,2015—2019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出口总体维持增长趋势,但基数较低,五年间平均出口量不足2000吨。2015—2016年合计出口890吨,2018年出口量在3600吨左右,但同比增加515%,2019年的出口量约4600吨,同比增长28.6%。出口的主要省份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江苏省、辽宁省;主要出口的国家或地区为中国台湾、印度、越南、俄罗斯;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为主。


未来国产供应将有大幅提升

  表2为未来我国溶聚丁苯橡胶新装置计划投产一览表,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我国还有2~3套新上的溶聚丁苯橡胶装置。近期镇江奇美计划对其原溶聚丁苯橡胶装置进行扩能改造,预计投产时间是2020年,若该套装置如期建成投产,2020年底我国溶聚丁苯橡胶产能将达到27万吨,同比增长17.4%,产量或将达到12万吨,同比增长17.6%。

  图8为2020—2024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供需平衡预测图,由图可以看出,预计 2020—2024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产能和产量将进一步提升,随着镇江奇美、独山子石化扩建项目的投用,预计2024年我国溶聚丁苯橡胶产能将达到33万吨,产量将提高到14.5万吨,届时我国溶聚丁苯橡胶需求量或将达到31.5万吨。随着国产高端溶聚丁苯橡胶供应的提升和市场应用的推广,我国溶聚丁苯橡胶的进口增速将趋缓,国产供应将较2019年提升40%。


  未来几年,俄罗斯、韩国还有溶聚丁苯橡胶装置新建和扩能改造计划,预计我国市场进口产品的竞争将日趋激烈。据估算,2020—2024年我国溶聚丁苯橡总需求量年均增长率为3.6%左右,除去进出口因素,以我国生产基数来测算,未来几年我国供应缺口或将保持在15万~17万吨。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