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TDI:库存或再降至低位
2020年14期 发行日期:2020-07-15
作者:■卓创资讯 吴燕妮

  2020年以来,TDI工厂端库存水平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受复工进度影响,3月份TDI工厂库存水平堆积至历史高位,给工厂带来了超高的出货和控价压力。随着4—5月份交易放量,各厂成功去库存,6月份几乎全部重回低位。在行情面影响下,虽然6月份TDI工厂库存短期内回到积累增高状态,但7月份有希望再度下降实现去库存。


2—3月份库存骤增,价格一路下跌


  通过近半年影响TDI行情发展的一些基础数据来看,2020年行业开工率和工厂库存在第一、二季度均有大幅波动,较往年有明显不同,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图中TDI库存指数为工厂端库存水平,不代表社会库存),近两年TDI装置开工率的相似之处在于5—6月份都处于较低水平,这与上海巴斯夫(TDI产能:16万吨/年)和上海科思创(TDI产能:31万吨/年)均在当年5月份例行停车检修有关。而2020年2—3月TDI行业综合开工率明显低于2019年同期,这主要是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短暂异动,2—3月份曾有部分装置积极降低负荷、减少产出。另外从库存维度上看,2019年全年TDI工厂端库存指数高时不过8000左右,仅在第四季度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而2020年TDI工厂端库存指数大幅飙升,除今年新增加新疆和山巨力工厂之外,更多是公共卫生事件的直接影响。
  TDI工厂库存水平的高低通常能够影响工厂的价格以及出货策略,一般情况下工厂会积极调控库存水平,以实现对价格的积极影响,尽量避免库存堆积及其对价格的冲击。今年春节前,TDI工厂库存一直处在增长状态,但年前整体积累并不多,厂方并无压力感。但2—3月受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TDI下游未能如期复工,TDI工厂装置却均处于持续运行状态,大量产出直接入库,无法流畅销售,因此库存指数快速上升, 3月初几乎所有TDI工厂都已面临满仓胀库的窘况。
  在2—3月库存高积的时段,许多工厂积通过多种手段积极化解风险,尽量寻求不逼停装置和存放并存的形态。期间部分拥有两条生产线的TDI工厂选择了单线生产,以降低产出;有的工厂甚至选择全部停车。部分工厂积极寻找外部存储场所,临时扩大库容。另外有工厂紧急寻求临时出口,向海外分流压力。实际上在3月初,部分TDI工厂的成品存量已经史无前例地超过了其最大库容。调研数据显示,2月份TDI行业综合开工率曾经快速下降至34.5%的周度水平。通过工厂的积极应对, 4月初TDI行业综合开工率恢复至73%的周度水平,修复速度良好。
  鉴于上述这种超高库存的形态,叠加其他利空因素,对价格面形成不利影响,3月份TDI价格一路快速下探,直到4月初才形成相对稳定的走势。以华东(上海产)为例,年前价格在11600元/吨,4月初跌至9500元/吨,下跌幅度为18%,如图2所示。

4—5月份持续去库存

  TDI价格跌至历史低位后,开始吸引大量买进,并且3月份国内复工复产进度良好,消耗需求大幅提升,对TDI采购恢复常态。在刚需和投机需求的双重刺激下,4月份TDI市场交易稳定放量,快速协助工厂端库存转移,工厂端压力骤减。行情在4月底止跌拉涨后,5月份工厂端继续去库存,但每一家工厂实现去库存的时间节点并不统一。最后一家实现去库存的工厂落在5月第二周,期间部分工厂的可售库存甚至降至负数,处于欠货的状态。
  因此在4—5月份期间,TDI工厂端总库存量处于持续降低状态。此后,得益于5月份行业的低开工率(5月份常开的TDI装置仅有万华化学烟台装置、甘肃银光和沧州大化单线,其他装置均有长时间的停车),以及长达两个月的成功去库存,6月初TDI工厂端库存总水平处于低位,几乎所有工厂都处于低库存、轻压力的状态。


6月份库存由降转增,开工率快速恢复


   6月份以来,市场开始交易失量,无论是一级市场的长约货物,还是贸易市场的现货交易,都有明显的萎缩表现。这主要是由于TDI工厂拉涨期间利好因素逐渐释放直至出尽,在没有更多利好条件的补充下,市场看涨情绪削弱,接货热情明显降温,买气萎缩严重。而另一个维度上,TDI行业综合开工率6月份正在提升,5月底及6月初上海两套TDI装置结束检修重启运行,部分此前长期停车的装置亦有启动操作,工厂端在6月前两周产出开始增量。在销售萎缩产出增量的背景下,厂方库存近期由降转增。TDI厂方库存水平变化见图3。

  6月底TDI行业开工率快速恢复至原来71%的水平,部分此前停车的TDI装置将重启运行,涉及产能据估计为15万吨/年。但7月份万华化学(烟台)30万吨/年TDI装置将正式停车进入检修,持续时间长达45日。而万华烟台停车后,预计仍有其他TDI装置尝试重启,涉及产能预估共计15万吨/年。而期间预计有15万吨/年左右的装置将处于不稳定状态,存在不可预测性。由此预计,TDI开工率经过6月份短暂的修复提升后,在7月中旬会短暂降至60%以下的较低水平,但7月下旬有望稳定在70%附近。
  而相应的库存水平在6月底可能形成相对稳定的数值, 7月份再度进入去库存阶段。去库存的基础除了开工率下降带来的产出萎缩之外,还有其他重要的市场因素。
  首先6月份市场存在大量的空单敞口,此前由于价格上行,空单不甘心亏损平仓,在6月第二周工厂拉涨力度减弱,市场冲高无力的背景下,尝试主动报低价拖曳市场。此后万华检修时间敲定(7月1日停车,持续45日,而市场最早于4月下旬开始关注其检修,虽然时间几经更改,但市场对该利好的消耗已经持续两月有余),最后一个利好落地,空头普遍降压,更加积极为跌价营造气氛。而在6月第三周空头的摇旗明显撼动市场实盘,持货商对后市预判转弱,纷纷加快出货节奏。部分长约货物既有出货意愿,又有压低结算的诉求,价格面止涨转跌,上海产现货封顶在11500元/吨,较4月低点上涨2000元/吨,涨幅为21%,几近刚触碰到年初水平而已。


预计价格将回落,再度实现去库存


  预计,后续若空头选择如期交货,则7月份空单必须在月底前平仓,有望形成批量需求。但该部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拖延交割甚至毁约的可能性和风险始终存在。另外,下游长约用户的连续采购,仍然能够保证工厂端部分固定的流通性。出口市场的分流,对于部分大型企业仍有效力,东南亚市场基本已经恢复常态化生产的70%~80%,消耗连续性正在好转。其他各国的复工进度不一,但公共卫生事件基本都已过拐点,需求正在启动修复,因此后续TDI出口有增量预期。最后,部分TDI企业5月份之后自用部分有因故暂停,据悉近期已经恢复正常自用量,其自身的固化剂和组合料等生产对TDI有一定分流消耗。
  最重要的是,预计经历6周的连续上涨后,TDI价格有回调需求,而价格的回落将再度引起部分中小用户的加仓热情。7月份对于TDI生产虽然不是旺季,但用户的储备操作多选在淡季低价时段进行。因此,预计后续TDI价格跌回万元附近时,市场将再度出现交易放量的情形。叠加上述几个因素,将有助于TDI工厂端在7月份再度实现去库存。
  预计7月份经过产出收紧和交易放量等,月底TDI工厂端库存水平将再度降至低位。表1为TDI工厂近期装置开工状态。

当前评论